可变户型住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0630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可变户型住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户型住宅,属于建筑住宅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类产品,一个单元基本是根据面积不同分为1-3种户型,不同楼层在相同位置,户型是一致的。客户如果看好某个小区某个位置的住宅,那他只能根据地产商提供的房间布局方式来居住或者是局部改造。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传统剪力墙结构对户内空间的限制,市面上高层住宅产品,房间的开间基本在3-5m之内,就是因为传统剪力墙结构对于墙与墙之间的间距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当剪力墙之间的间距为3~4m时,住户是没有办法改造出7m的空间的;二是传统卫生间、厨房由于受到上下水及排风系统的限制,位置固定,无法灵活调整。因此现有的住宅结构无法满足客户对功能空间可变的需求。

但是改善类客户对于户型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每个人对于住宅结构的需求总是不同的,很多客户往往在交房后,哪怕是精装房,还会对户内格局和装修细节进行调整甚至颠覆,由此造成大量重复装修的浪费,而且住户改造户内格局时如果破坏剪力墙会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户型住宅,用于解决现有住宅结构无法满足住户改变住宅功能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可变户型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界定住宅空间的住宅外墙和位于住宅空间内的核心柱,所述核心柱顶端与住宅外墙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结构梁,所述核心柱顶端与住宅外墙之间还连接有楼板,所述每根结构梁与楼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变户型住宅还包括位于住宅外墙的东侧墙内侧中间位置的第一套管井、位于住宅外墙的西侧墙内侧中间位置的第二套管井以及位于住宅外墙的北侧墙内侧中间位置的第三套管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客厅和次卧,所述客厅位于住宅空间南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主卧内北侧设置有主卫,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第三卧室、厨房和第四卧室,所述厨房位于住宅空间北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厨房与客厅之间设置有餐厅,所述主卧与第三卧室之间设置有次卫;所述主卫与次卫相邻,第二套管井用于为主卫和次卫供水,第三套管井设置在厨房的右侧墙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住宅空间的西部由南向北依次划分为主卧、主卫、衣帽间和书房,所述主卧、主卫、衣帽间和书房相互之间相通,住宅空间的东部由南向北依次划分为次卧、次卫和北次卧,住宅空间的中部由南向北依次划分为客厅、餐厅和厨房;所述第二套管井用于为主卫供水,第一套管井用于为次卫供水,第三套管井用于为厨房供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和客厅,所述主卧内北侧设置有主卫,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次卧、厨房和第三卧室,所述厨房位于住宅空间北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厨房与客厅之间设置有餐厅,所述主卧与次卧之间设置有次卫;所述主卫与次卫相邻,第二套管井用于为主卫和次卫供水,第三套管井用于为厨房供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客厅和次卧,所述客厅位于住宅空间南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主卧内北侧设置有主卫,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第三卧室、厨房和家政间,所述厨房位于住宅空间北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客厅与厨房之间设置有餐厅,所述主卧与第三卧室之间设置有次卫;所述主卫与次卫相邻,第二套管井用于为主卫和次卫供水,第三套管井用于为厨房供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客厅和次卧,所述客厅位于住宅空间南部的中间,所述主卧内北侧设置有主卫,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第三卧室和厨房,住宅空间的中部设置有餐厅,所述餐厅位于第三卧室与客厅之间,所述主卧与第三卧室之间设置有次卫;所述主卫与次卫相邻,第二套管井用于为主卫和次卫供水,第三套管井用于为厨房供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客厅和次卧,所述客厅位于住宅空间南部的中间,所述主卧内北侧设置有主卫,所述次卧内北侧设置有第三卫生间,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第三卧室、厨房和第四卧室,所述厨房位于住宅空间北部的中间,所述厨房与客厅之间设置有餐厅,所述主卧与第三卧室之间设置有次卫;所述主卫与次卫相邻,第二套管井用于为主卫和次卫供水,第一套管井用于为第三卫生间供水,第三套管井用于为厨房供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结构梁的数量为三根,分别为核心柱与住宅外墙的东侧墙之间的第一结构梁、核心柱与住宅外墙的南侧墙之间的第二结构梁以及核心柱与住宅外墙的北侧墙之间的第三结构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外观一致、内部空间多变且建筑与装修一体化的全新的住宅空间结构,满足了住户对住宅外形相同、功能空间可变的需求;

2、核心柱通过结构梁与住宅外墙及楼板连接抵抗水平力作用,核心柱代替了原有剪力墙形式,解放了传统剪力墙结构中的小格局空间,实现灵活、自由的空间可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震能力;

3、本实用新型在住宅结构内合理设置三套管井,可以满足每种户型对于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排烟等技术需求,进而彻底实现了户型空间的自由分隔与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可变户型住宅,包括界定住宅空间的住宅外墙1和位于住宅空间内的核心柱2,所述核心柱2顶端与住宅外墙1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结构梁,所述核心柱2顶端与住宅外墙1之间还连接有楼板,所述每根结构梁与楼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结构梁的数量为三根,分别为核心柱2与住宅外墙1的东侧墙之间的第一结构梁2-1、核心柱2与住宅外墙1的南侧墙之间的第二结构梁2-2以及核心柱2与住宅外墙1的北侧墙之间的第三结构梁2-3。

可变户型住宅还包括位于住宅外墙1的东侧墙内侧中间位置的第一套管井1-1、位于住宅外墙1的西侧墙内侧中间位置的第二套管井1-2以及位于住宅外墙1的北侧墙内侧中间位置的第三套管井1-3。可以满足每种户型对于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排烟等技术需求,进而彻底实现了户型空间的自由分隔与变化。

住宅外墙1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承构件的主体,同经过计算确定的核心柱2、结构梁、楼板一起成为整个住宅的结构体系,围合出一个内部空间灵活的居住空间。核心柱2巧妙的搭接住宅空间内的结构梁抵抗水平力作用,核心柱2代替了原有剪力墙形式,解放了传统剪力墙结构中的小格局空间,实现灵活、自由的空间可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震能力。通过中震弹性分析和有限元精细化分析等设计手段,实现了比传统结构形式更高的安全性。所述核心柱2由钢筋混凝土柱构成。

住宅空间外围尺寸相同,内部的居住空间可以根据住户需求产生多种不同的户型,从而满足不同业主的需求,实现业主在区位、楼层、户型三个维度的充分选择。房间之间的隔墙都是非承重墙体,可以升级为新型轻质隔墙。当业主家庭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户型内部空间的格局可以随之改变,无论是两口之家还是三代同堂,都可以根据家庭的需求来改造为适合家庭生活的格局空间。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户型结构,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8、客厅7和次卧6,所述客厅7位于住宅空间南部的中间,所述主卧8内北侧设置有主卫9,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第三卧室11、厨房3和第四卧室4,所述厨房3位于住宅空间北部的中间,所述厨房3与客厅7之间设置有餐厅5,所述主卧8与第三卧室11之间设置有次卫10。所述主卫9与次卫10相邻,共用第二套管井1-2,第三套管井1-3设备及烟气道设置在厨房3的右侧墙体内,第一套管井1-1作为预留管井,可以根据户型需求增设第三卫生间。

本实施例在四房的基础上使得各空间既保持舒适尺度,又保持舒适距离。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户型结构,住宅空间的西部由南向北依次划分为主卧18、衣帽间21和书房22,所述主卧18、衣帽间21和书房22之间相通,所述主卧18内北侧设置有主卫19,所述衣帽间21内西侧设置有梳妆台20,住宅空间的东部由南向北依次划分为次卧16、次卫15和北次卧13,住宅空间的中部由南向北依次划分为客厅17、餐厅14和厨房12。所述主卫19使用第二套管井1-2,次卫15使用第一套管井1-1,厨房12使用第三套管井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第三卧室11修改为书房22,将次卫10修改为衣帽间21,主卧室18与书房22打通,主卧18升级,书房22与休息空间之间仍然保持相对独立,互不打扰,衣帽间21独立,生活更加精细。而且使用住宅空间西部中间位置设置的管井提供一个新的次卫15,次卧16通过阳台包封,可以变成一个带有儿童独立游乐空间的舒适型儿童房。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户型结构,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27和客厅26,所述主卧27内北侧设置有主卫28,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次卧30、厨房23和第三卧室24,厨房23设置在住宅空间北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厨房23与客厅26之间设置有餐厅25,所述主卧27与次卧30之间设置有次卫29。所述主卫28与次卫29相邻,共用第二套管井1-2,厨房23使用第三套管井1-3,第一套管井1-1作为预留管井,可以根据户型需求增设第三卫生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了客厅7与南向次卧6之间的墙体,形成一个超级阔绰的大客厅26,可进行围合式客厅沙发布置,作为朋友相约、家人团聚的地点。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户型结构,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36、客厅35和次卧34,所述客厅35位于住宅空间南部的中间,所述主卧36内北侧设置有主卫37,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第三卧室39、厨房31和家政间32,所述厨房31位于住宅空间北部的中间,所述厨房31与客厅35之间设置有餐厅33,所述主卧36与第三卧室39之间设置有次卫38。所述主卫37与次卫38相邻,共用第二套管井1-2,所述厨房31使用第三套管井1-3,第一套管井1-1作为预留管井,可以根据住户需求增设卫生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厨房3与北向的第四卧室4修改为成一个大的厨房31和家政间32,使得厨房得到更大的延展,所述厨房31与家政间32相对设置,北向的家政间32可以实现洗衣、熨烫和收纳等多种功能,结合厨房31使用使得家政间32功能更加灵活,让家庭主妇的工作更加系统完善。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户型结构,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44、客厅43和次卧42,所述客厅43位于住宅空间南部的中间,所述主卧44内北侧设置有主卫45,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第三卧室47和厨房40,住宅空间的中部设置有餐厅41,所述餐厅41位于第三卧室47与客厅43之间,所述主卧44与第三卧室47之间设置有次卫46。所述主卫45与次卫46相邻,共用第二套管井1-2,厨房40使用第三套管井1-3,所述第一套管井1-1作为预留管井,可以根据住户的需求增设卫生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第四卧室4修改为厨房40,将原先的厨房3与第三卧室11合并成较大的北向次卧47,可以布置两个儿童床和学习桌,适用于两个孩子二胎家庭。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户型结构,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54、客厅53和次卧52,所述客厅53位于住宅空间南部的中间,所述主卧54内北侧设置有主卫55,所述次卧52内北侧设置有第三卫生间51,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第三卧室57、厨房48和第四卧室49,所述厨房48位于住宅空间北部的中间,所述厨房48与客厅53之间设置有餐厅50,所述主卧54与第三卧室57之间设置有次卫56。所述主卫55与次卫56相邻,共用第二套管井1-2,所述第三卫生间51使用第一套管井1-1,厨房48使用第三套管井1-3。

实施例七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户型结构,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63、客厅62和次卧61,所述客厅62位于住宅空间南部的中间,所述主卧63内北侧依次设置有衣帽间和主卫64,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第三卧室66、厨房58和多功能房59,所述厨房58位于住宅空间北部的中间,所述主卧63与第三卧室66之间设置有次卫65,所述主卫64与次卫65相邻。所述厨房58与客厅62之间设置有餐厅60。本实施例中设计有两套管井,一套设置在住宅外墙1的西侧墙内侧中间位置,用于为主卫64和次卫65供水,另一套位于住宅外墙1的北侧墙内侧中间位置,用于为厨房58供水。

实施例八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户型结构,住宅空间的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主卧71、客厅70和次卧69,所述客厅70位于住宅空间南部的中间,所述主卧71内北侧设置有主卫72,所述主卧71与第三卧室75之间设置有次卫74,所述主卫72与次卫74相邻。住宅空间的北部由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第三卧室75、餐厅67和厨房68,所述餐厅67位于住宅空间北部的中间,所述餐厅67与客厅70之间设置有衣帽间73,所述衣帽间73与主卧71相通。本实施例中设计有两套管井,一套设置在住宅外墙1的西侧墙内侧中间位置,用于为主卫72和次卫74供水,另一套位于住宅外墙1的北侧墙内侧中间位置,用于为厨房68供水。

以上八种户型结构中的卫生间采取两种排水模式:

模式一为在大多数户型都会有的两个卫生间,做下卧楼板的同层排水,保证上层卫生间设置检修均可在上层住户空间内完成。

模式二为在部分户型会增设的卫生间,采用墙排的排水方式,避免下卧楼板对下层业主的客厅空间产生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建筑的外围形态不是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唯一形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计算,可以有其他形态的建筑外围形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