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顶和包括该帐篷顶的酒店式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3028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帐篷顶和包括该帐篷顶的酒店式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行休闲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帐篷顶和包括该帐篷顶的酒店式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旅行成为人们生活中放松身心和拓宽视野的不二选择。旅行过程中,一个好的住宿环境能够为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一般的传统建筑酒店由于受其地理环境、景观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浪漫生活族多元化休闲度假品位的需求。并且,钢筋水泥式永久性建筑会破坏自然风景的和谐美丽,因此,国家提倡建设露营地,让人们在度假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授权公告号为CN206091554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04月12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酒店式帐篷,包括支撑骨架及设于支撑骨架上的帐篷布,其中,支撑骨架包括顶架、垂直支撑架及斜支撑架,顶架包括顶梁,设于顶梁两侧的侧梁及与顶梁平行且设于侧梁中部的中部梁,位置相对的侧梁在顶部与顶梁连接,各侧梁在中部与中部梁连接;垂直支撑架包括多个垂直设置的垂直支撑杆,各垂直支撑杆上部连接于中部梁与侧梁连接处;斜支撑架包括多个斜向设置的斜支撑杆,斜支撑杆底端连接于垂直支撑杆底端,斜支撑杆顶端连接于侧梁底部;多个侧梁均在底部末端设有位置对应的连通孔,连通孔内插入挂绳杆;帐篷布包括设于顶架上的屋顶帐篷布及设于相邻竖直支撑杆之间的垂直帐篷布;屋顶帐篷布两侧边缘均匀设有多个连接挂绳,连接挂绳连接于挂绳杆,屋顶帐篷布与垂直帐篷布均通过设有的连接带与顶架及垂直支撑架相连;垂直帐篷布下方设有支撑台座。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帐篷的支撑骨架包括顶架、垂直支撑架及斜支撑架均呈直线型,一旦受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易发生折损,支撑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帐篷顶,其解决了现有帐篷顶支撑强度不够,难以抵御恶劣天气的问题,具有提高支撑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帐篷顶,包括两根支撑骨架、设于支撑骨架间的帐篷布和用于固定支撑骨架的两个固定座,支撑骨架在两个固定座之间呈拱形设置,且两个支撑骨架向相反方向倾斜设置;两根支撑骨架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水平支撑架连接,第一水平支撑架上设有竖直支撑架,帐篷布固定于两个支撑骨架上且帐篷布的中部固定于竖直支撑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骨架呈拱形设置,不易发生弯折,有利于提高支撑强度,利于抵御大风等恶劣天气。两个支撑骨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倾斜,用于将帐篷布张紧,形成一定的遮蔽面积,第一水平支撑架的作用一方面是提高帐篷顶的强度,在两个支撑骨架的倾斜方向上之间提供拉力和支撑力,另一方面是为竖直支撑架提供承托力,帐篷布的中部固定于竖直支撑架上从而有利于将帐篷布张紧,形成稳定的结构,有利于抵御大风天气。同时,在帐篷顶的设计中融入了弧形的元素,克服了传统帐篷外形的单调,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一样的风情。

进一步优选为:两根支撑骨架之间还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水平支撑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水平支撑架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帐篷顶的强度。

进一步优选为:支撑骨架为钢筋笼结构,包括四根主筋和依次连接主筋的加强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支撑骨架的强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帐篷顶的强度,利于抵御大风等恶劣天气。

进一步优选为:第一水平支撑架包括三根主筋和依次连接主筋的加强筋;第二水平支撑架包括上下设置的两根主筋和依次连接主筋的加强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帐篷顶的强度,利于抵御大风等恶劣天气。

进一步优选为:竖直支撑架与第一水平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于增强竖直支撑架的斜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为竖直支撑架提供支撑力,减少其被大风吹折断的可能,提高了强度,提高抵御大风天气的能力。

进一步优选为:竖直支撑架中部设有用于固定帐篷布的圆盘,帐篷布上设有用于穿过竖直支撑架的通孔一,通孔一小于圆盘;竖直支撑架的顶端设有圆锥形的顶座,顶座上固定有尖顶布;尖顶布上设有通孔二,通孔二小于顶座的底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帐篷布不直接设于竖直支撑架的顶端,而是通过通孔一和圆盘的配合来进行固定,增大了帐篷布与竖直支撑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应力集中对帐篷布顶端造成的破坏,有利于提高帐篷布的强度,从而提高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尖顶布用于覆盖圆盘与帐篷布的连接处,并提供锥形尖顶,提高美观度。

进一步优选为:尖顶布采用和帐篷布相同的布料制成,尖顶布的周向上设有用于固定尖顶布的斜拉杆,至少两根斜拉杆的一端固定于同一支撑骨架上,且每个支撑骨架上至少设有两根斜拉杆;支撑骨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斜拉杆的固定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拉杆的作用在于将尖顶布向外张紧形成一个牢固的锥形尖顶,一方面提高了帐篷顶的美观度,另一方面斜拉杆、竖直支撑架和支撑骨架之间形成吊索结构,进一步提高帐篷顶的稳固性,从而提高帐篷顶的强度。

进一步优选为: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均与支撑骨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现场进行组装,方便移动和搬迁。

进一步优选为:帐篷布上设有两个用于包覆支撑骨架的第一布管,第一布管之间连接有用于包覆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的第二布管,第一布管和第二布管上通过魔术贴或拉链可开合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帐篷布与支撑骨架和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之间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酒店式帐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酒店式帐篷,包括目的一中提供的帐篷顶和设于该帐篷顶下方的帐篷房本体;两个固定座分别设于帐篷房本体的两侧,两个支撑骨架向帐篷房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了强度高又美观的帐篷顶,其解决了现有帐篷顶支撑强度不够,难以抵御恶劣天气的问题,具有提高帐篷顶支撑强度的效果,从而提高酒店式帐篷的整体强度和抵御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支撑骨架的拱形设置和骨架的形状设置,提高了帐篷顶的强度,从而提高其抵御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能力;2、在帐篷顶的设计中融入了弧形的元素,克服了传统帐篷外形的单调,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一样的风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截去部分第二布管);

图2是实施例1的插管与固定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竖直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固定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帐篷顶;200、帐篷房本体;11、支撑骨架;12、帐篷布;121、第一布管;122、第二布管;123、魔术贴;124、拉链;13、固定座;14、插管;15、第一水平支撑架;16、第二水平支撑架;18、竖直支撑架;181、圆盘;182、顶座;19、斜撑;20、尖顶布;21、斜拉杆;22、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帐篷顶100,如图1所示,包括两根支撑骨架11、设于支撑骨架11间的帐篷布12和用于固定支撑骨架11的两个固定座13。固定座13在安装之前先通过预埋或者其他方式与安装处的地面牢固固定。支撑骨架11在两个固定座13之间呈拱形设置,并且,以两个固定座13的连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基准面,两个支撑骨架11的顶部向基准面的两侧倾斜设置。

如图1所示,支撑骨架11为钢筋笼结构,包括四根主筋和依次连接主筋的加强筋。支撑骨架11上的加强筋与主筋垂直设置,加强筋以四根为一组在支撑骨架11上沿着主筋的方向均匀设置,用以提高支撑骨架11的支撑强度。如图2所示,支撑骨架11上的主筋在末端收拢并焊接在一起,形成插管14,插管14插设于固定座13上。

结合图1和图3,两根支撑骨架11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水平支撑架15连接,第一水平支撑架15包括三根主筋和依次连接主筋的加强筋,三根主筋呈上二下一的倒三角设置。第一水平支撑架15上设有竖直支撑架18,竖直支撑架18与第一水平支撑架15之间设有用于增强竖直支撑架18的斜撑19。帐篷布12固定于两个支撑骨架11上且帐篷布12的中部固定于竖直支撑架18上。

结合图1和图3,竖直支撑架18中部设有用于固定帐篷布12的圆盘181,帐篷布12上设有用于穿过竖直支撑架18的通孔一(图中未示出),通孔一小于圆盘181。当通孔一从竖直支撑架18顶部穿过并移动到圆盘181的位置时,被圆盘181卡住从而进行固定。竖直支撑架18的顶端设有圆锥形的顶座182,顶座182上固定有尖顶布20,尖顶布20上设有通孔二(图中未示出),通孔二小于顶座182的底面,当通孔二从顶座182上穿过并运动到顶座182下方时被卡住从而得以固定。尖顶布20采用和帐篷布12相同的布料制成。尖顶布20的周向上均匀设有六根用于固定尖顶布20的斜拉杆21,每三根根斜拉杆21的一端固定于同一支撑骨架11上,支撑骨架11上设有用于固定斜拉杆21的固定扣22(参见图5)。

结合图1和图4,两根支撑骨架11之间还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水平支撑架16,第二水平支撑架16设于第一水平支撑架15的两侧,第二水平支撑架16包括上下设置的两根主筋和依次连接主筋的加强筋。第一水平支撑架15和第二水平支撑架16均与支撑骨架11通过螺栓(为常规结构,图中未示出)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现场拆装。

结合图1和图4,帐篷布12上设有两个用于包覆支撑骨架11的第一布管121,第一布管121之间连接有用于包覆第一水平支撑架15和第二水平支撑架16的第二布管122,第一布管121通过魔术贴123可开合设置,第二布管122通过拉链124可开合设置,从而方便帐篷布12的套装。

组装方式:首先计算好位置和两个固定座13之间的距离,将两个固定座13与地面牢固连接。在现场依次组装支撑骨架11、第一水平支撑架15、第二水平支撑架16、竖直支撑架18、帐篷布12、尖顶布20和斜拉杆21,再将插管14插设于固定座13内,将帐篷顶100组装完毕。

实施例2:一种酒店式帐篷,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实施例1中的帐篷顶100和设于该帐篷顶100下方的帐篷房本体200。两个固定座13分别设于帐篷房本体200的两侧,两个支撑骨架11向帐篷房本体200的前侧和后侧倾斜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