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挂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397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卡挂吊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顶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挂吊顶。



背景技术:

铝装饰板简称铝板,铝板具有质量轻、不燃烧、耐久性好、施工方便、装饰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公共建筑室内外墙面和柱面的装饰。颜色有本色、金黄色、古铜色、茶色等,能够适应不同的装饰场合。

授权公告号为CN204299091U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组合式可调节挂钩铝板,通过安装骨架进行吊顶,该铝板的两侧长边分别成型为通长的外钩和内钩,单一铝板的外钩能够勾搭在相邻铝板的内钩上,且相互配合的外钩和内钩之间留有调整间隙;安装骨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吊杆、轻钢龙骨、第二吊杆和挂钩,第一吊杆固定在墙顶上,轻钢龙骨横向固定在第一吊杆的下方,第二吊杆吊设在轻钢龙骨下方并能沿轻钢龙骨的长度方向调移,挂钩固定在第二吊杆的下端,铝板通过其内钩或外钩钩挂在挂钩上。铝板外钩与内钩之间留置的调整间隙可消除铝板间的安装误差,同时采用挂钩代替龙骨进行安装铝板,虽然提高了铝板的安装操作性,方便在安装过程中对铝板进行调整,提高安装质量。

但是铝板依旧是传递式勾搭,在铝板安装完成后,铝板之间的间隙都会减到最小,这时只有最后安装的铝板以及预留的检修口才可以单独拆卸,其余的铝板由于相互顶紧拆卸困难。由于铝板的承重较差,仅通过检修口和最后安装的铝板不方便检修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挂吊顶,它具有铝板可单独拆装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卡挂吊顶,包括吊杆,若干所述吊杆的顶部间隔分布在天花板上,所述吊杆底端固定设置有截面为“M”形且开口朝向远离天花板的方向的挂接龙骨,所述挂接龙骨形成两个挂接槽,相邻所述挂接龙骨的下方卡接有“U”形铝板,所述铝板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相邻所述挂接龙骨的间距与铝板大小相适应,所述挂接铝板通过挂卡装置勾搭在龙骨上,所述挂卡装置包括卡接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竖直部垂直水平部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位置与卡接组件相对应,所述卡槽在竖直方向上为卡接组件留有让位空间,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挂接槽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确定位置并固定好吊杆和挂接龙骨后。在挂接龙骨的卡接组件和铝板上的卡槽位置分别做上标记,然后利用控制组件将卡接组件处于缩回状态,然后将铝板的两个竖直部分别卡接到相邻的两个挂接龙骨的挂接槽内,之后通过竖板部触发控制组件使卡接组件伸出并卡接到卡槽内,实现铝板的安装。在重力作用下铝板也不会再次触发控制组件。当需要拆卸铝板时只需通过铝板的竖直板再次触发控制组件实现卡接组件的缩回,在重力作用下使铝板落下。

较佳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开设于挂接槽内的侧壁的卡接槽、滑动连接于卡接槽的滑板、设置于滑板与卡接槽的槽底之间的弹簧一以及固定设置于滑板且远离卡接槽槽底的卡接凸台,所述卡接凸台的位置与卡槽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接凸台实现对铝板的卡接,同时在弹簧一的持续作用下不会出现卡接失效。

较佳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槽、套筒、下齿柱、推杆、上齿柱、挡片以及弹簧二,所述固定槽是圆柱形且开设于挂接槽槽底,所述套筒卡接在固定槽内,所述套筒靠近挂接槽槽底的内壁设置有环径分布的导向槽组,所述导向槽组是由一深一浅两种导向槽组成且顶部为三角形结构,所述下齿柱下方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上齿柱顶部设置有挡片,所述固定槽槽底与挡片之间设置有弹簧二,所述上下齿柱的啮合为不完全啮合,所述上下齿柱在同一个导向槽里面滑动,所述上齿柱的齿数是导向槽数量的一半,所述上齿柱在下齿柱推动下滑出导向槽后上齿柱的齿会沿着相啮合的下齿柱的齿的斜面滑动进入另一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手按动铝板,向竖直部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竖直部作用在推杆上,与推杆相连的下齿柱将会向上作用在与下齿柱不完全啮合的上齿柱上,当上齿柱在下齿柱推动下滑出导向槽后,由于弹簧的作用,上齿柱的齿会沿着相啮合的下齿柱的齿的斜面滑动,这样在斜面的作用下,下齿柱会转过一个角度,滑到另一组导向槽去,两组深浅不同导向槽使上齿柱处于不同的位置,再次对推杆施加作用力,上齿柱又会滑到另一组滑槽中,如此重复就可以实现了上齿柱高低调节的功能了。

较佳的:所述推杆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推杆的作用面积,是竖直部对推杆的作用力更加稳定可靠。

较佳的:所述弹簧一的弹力小于弹簧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控制组件对卡接组件的控制。

较佳的:所述卡接槽和固定槽的槽底均开设有贯穿挂接龙骨的穿孔,所述卡接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通过穿过穿孔的拉绳柔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绳的柔性连接,便捷的实现控制组件对卡接组件的控制。简单方便且便于更换。

较佳的: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在挡片上另一端设置在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绳的柔性将卡接组件和控制组件连接在一起。

较佳的:所述拉绳的转角处设置有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绳和挂接龙骨转角处的摩擦力对拉绳的破坏力最大。通过在转角处设置滑轮降低拉绳和挂接龙骨转角处的摩擦力。延长拉使用寿命。

较佳的:所述铝板与卡接凸台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斜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铝板的卡接,不论初始卡接组件是伸出还是缩回都就可以直接进行卡接,处于同一块铝板同一侧的卡接组件需要先将卡接组件状态调节成一致在进行卡接效果最佳。

较佳的:所述卡接凸台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槽底开设有贯穿卡接凸台和滑板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拉绳的更换和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时确定位置并固定好吊杆和挂接龙骨后。在挂接龙骨的卡接组件和铝板上的卡槽位置分别做上标记,然后利用控制组件将卡接组件处于缩回状态,然后将铝板的两个竖直部分别卡接到相邻的两个挂接龙骨的挂接槽内,之后通过竖板部触发控制组件使卡接组件伸出并卡接到卡槽内,实现铝板的安装。在重力作用下铝板也不会再次触发控制组件。当需要拆卸铝板时只需通过铝板的竖直板再次触发控制组件实现卡接组件的缩回,在重力作用下使铝板落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卡挂吊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卡挂吊顶的仰视图;

图4是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控制组件的爆炸图。

图中,1、吊杆;2、天花板;3、挂接龙骨;31、挂接槽;4、铝板;41、卡槽;42、斜槽;5、挂卡装置;51、卡接组件;511、卡接槽;512、滑板;513、弹簧一;514、卡接凸台;5141、让位槽;5142、连接孔;52、控制组件;521、固定槽;522、套筒;523、下齿柱;5231、推板;524、导向套;5241、导向槽;525、上齿柱;526、挡片;527、弹簧二;53、拉绳;54、滑轮;55、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卡挂吊顶,参见图1、图2,包括吊杆1、挂接龙骨3、铝板4以及挂卡装置5。

若干吊杆1的顶部间隔分布在天花板2上,吊杆1底端固定设置有截面为“M”形且开口朝向远离天花板2的方向的挂接龙骨3,挂接龙骨3形成两个挂接槽31,相邻挂接龙骨3的下方卡接有“U”形铝板4。

铝板4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相邻挂接龙骨3的间距与铝板4大小相适应,挂接铝板4通过挂卡装置5勾搭在龙骨上。

参见图3、图4,挂卡装置5包括卡接组件51和控制组件52,竖直部垂直水平部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41,卡槽41的位置与卡接组件51相对应,卡槽41在竖直方向上为卡接组件51留有让位空间,控制组件52设置在挂接槽31槽底,控制组件52通过竖直部的作用可以实现卡接组件51的伸缩。

参见图5,卡接组件51包括开设于挂接槽31内的侧壁的卡接槽511、滑动连接于卡接槽511的滑板512、设置于滑板512与卡接槽511的槽底之间的弹簧一513以及固定设置于滑板512且远离卡接槽511槽底的卡接凸台514,卡接凸台514的位置与卡槽41对应。

利用卡接凸台514实现对铝板4的卡接,同时在弹簧一513的持续作用下不会出现卡接失效。

结合图2,为了便于铝板4的卡接,不论初始卡接组件51是伸出还是缩回都就可以直接进行卡接,处于同一块铝板4同一侧的卡接组件51需要先将卡接组件51状态调节成一致在进行卡接效果最佳。铝板4与卡接凸台51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斜槽42。

参见图5、图6,控制组件52包括固定槽521、套筒522、下齿柱523、推杆、上齿柱525、挡片526以及弹簧二527,固定槽521是圆柱形且开设于挂接槽31槽底,套筒522卡接在固定槽521内,套筒522靠近挂接槽31槽底的内壁设置有环径分布的导向槽5241组,导向槽5241组是由一深一浅两种导向槽5241组成且顶部为三角形结构,下齿柱523下方固定连接有推杆,上齿柱525顶部设置有挡片526,固定槽521槽底与挡片526之间设置有弹簧二527,上下齿柱523的啮合为不完全啮合,上下齿柱523在同一个导向槽5241里面滑动,上齿柱525的齿数是导向槽5241数量的一半,上齿柱525在下齿柱523推动下滑出导向槽5241后上齿柱525的齿会沿着相啮合的下齿柱523的齿的斜面滑动进入另一组导向槽5241。

用手按动铝板4,向竖直部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竖直部作用在推杆上,与推杆相连的下齿柱523将会向上作用在与下齿柱523不完全啮合的上齿柱525上,当上齿柱525在下齿柱523推动下滑出导向槽5241后,由于弹簧的作用,上齿柱525的齿会沿着相啮合的下齿柱523的齿的斜面滑动,这样在斜面的作用下,下齿柱523会转过一个角度,滑到另一组导向槽5241去,两组深浅不同导向槽5241使上齿柱525处于不同的位置,再次对推杆施加作用力,上齿柱525又会滑到另一组滑槽中,如此重复就可以实现了上齿柱525高低调节的功能了。

为了增加推杆的作用面积,是竖直部对推杆的作用力更加稳定可靠。推杆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板5231。

为了实现控制组件52对卡接组件51的控制。弹簧一513的弹力小于弹簧二527。

卡接槽511和固定槽521的槽底均开设有贯穿挂接龙骨3的穿孔55,卡接组件51和控制组件52通过穿过穿孔55的拉绳53柔性连接。利用拉绳53的柔性连接,便捷的实现控制组件52对卡接组件51的控制。简单方便且便于更换。

拉绳53一端固定在挡片526上另一端设置在滑板512上。

拉绳53的转角处设置有滑轮54。拉绳53和挂接龙骨3转角处的摩擦力对拉绳53的破坏力最大。通过在转角处设置滑轮54降低拉绳53和挂接龙骨3转角处的摩擦力。延长拉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拉绳53的更换和调节。卡接凸台514上开设有让位槽5141,让位槽5141槽底开设有贯穿卡接凸台514和滑板512的连接孔5142。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方式为:安装时确定位置并固定好吊杆1和挂接龙骨3后。在挂接龙骨3的卡接组件51和铝板4上的卡槽41位置分别做上标记,然后利用控制组件52将卡接组件51处于缩回状态,然后将铝板4的两个竖直部分别卡接到相邻的两个挂接龙骨3的挂接槽31内,之后通过竖板部触发控制组件52使卡接组件51伸出并卡接到卡槽41内,实现铝板4的安装。在重力作用下铝板4也不会再次触发控制组件52。当需要拆卸铝板4时只需通过铝板4的竖直板再次触发控制组件52实现卡接组件51的缩回,在重力作用下使铝板4落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