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8537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建筑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板。



背景技术:

为了节省占地面积,建筑物通常搭建较为密集。为了降低安全隐患,建筑物内墙通常做防爆设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449198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防爆板材,该防爆板材的中间层为防火板,防火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至少一侧的钢板上设置多个通孔。钢板和防火板采用外压压合在一起,防爆板中的钢板与防火板之间依靠物理啮合的作用相连。当受到爆炸冲击时,钢板与防火板容易分离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板,镀锌钢板和纤维增强水泥层之间设置加强连接件,同时借助镀锌钢板和纤维增强水泥层的锚固作用力,增强镀锌钢板和纤维增强水泥层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爆板,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镀锌钢板、纤维增强水泥层和第二镀锌钢板,第一镀锌钢板和第二镀锌钢板相对的四个顶角处分别固定一对加强连接件,加强连接件包括固定在第一镀锌钢板或者第二镀锌钢板上的加强管,加强管包括固定端,以及穿过纤维增强水泥层的啮合端,啮合端沿加强管周向分为若干卡接片,纤维增强水泥层上设置与卡接片对应的嵌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防爆板的外层包覆镀锌钢板,一方面可以作为保护层设置在防爆板的外侧,以免受到外力冲击时防爆板碎裂;另一方面镀锌钢板表面镀锌,以免防爆板遭受腐蚀而影响镀锌钢板的强度。

防爆板的中间层为纤维增强水泥层,其作为防爆板的基体,具有较大的强度,并且其内部混合有纤维,进一步提高纤维增强水泥层的连接强度,以免防爆板受到外力冲击时,纤维增强水泥层碎裂。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镀锌钢板、第二镀锌钢板与纤维增强水泥层的连接,在第一镀锌钢板和第二镀锌钢板相对的位置处固定加强连接件。加强管的啮合端穿过纤维增强层,抵接在第一镀锌钢板或者第二镀锌钢板上,第一镀锌钢板、纤维增强水泥层和第二镀锌钢板受到外力压合时,啮合端受到外力挤压,卡接片向外张开,嵌入嵌槽内,增加第一镀锌钢板或者第二镀锌钢板与纤维增强水层的结合牢固度,进而提高第一镀锌钢板、纤维增强水泥层和第二镀锌钢板的连接牢固度。

进一步地,第一镀锌钢板或者第二镀锌钢板上与啮合端相对的位置处固定顶块,顶块与加强管的内径匹配。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第一镀锌钢板、纤维增强水泥层和第二镀锌钢板受到外压作用,卡接片在顶块的作用下更容易向外张开嵌入嵌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镀锌钢板和第二镀锌钢板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的一侧设置铜层,铜层的厚度为100-200微米。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防爆板受到外力冲击时,瞬间释放较大的热量,在第一镀锌钢板和第二镀锌钢板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的一侧设置铜层,能够快速将热量导出,避免热量集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镀锌钢板和第二镀锌钢板上均匀开设通孔,通孔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的一侧连接嵌入纤维增强水泥层内的翻边。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为了增加镀锌钢板和纤维增强水泥层的连接牢固度,通孔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的一侧连接翻边,翻边嵌入到纤维增强水泥层内,增加镀锌钢板和纤维增强水泥层的锚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通孔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或正多边形。

优选地,通孔为圆形时,通孔的直径为2mm;通孔为三角形或正多边形时,三角形或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2mm。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孔设置为圆孔、三角形或者正多边形时,自镀锌钢板外侧向纤维增强水泥层方向打孔时,镀锌钢板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的一侧自然形成翻边。镀锌钢板上均匀开设通孔,增加镀锌钢板的柔韧性。通孔的直径设置为2mm,既保证镀锌钢板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又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通孔间隔20mm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镀锌钢板和第二镀锌钢板上的通孔相错设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孔间隔20mm设置,并且第一镀锌钢板和第二镀锌钢板上的通孔交错设置,互相补强,确保防爆板的强度,同时又保证其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镀锌钢板和第二镀锌钢板相对侧面设置加强连接件,加强连接件提高第一镀锌钢板或者第二镀锌钢板与纤维增强水泥层的连接强度;镀锌钢板上设置通孔,通孔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的一侧设置翻边,翻边类似铆钉,进一步增强第一镀锌钢板、第二镀锌钢板和纤维增强水泥层的锚固作用。

2、第一镀锌钢板、第二镀锌钢板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的一侧均设置铜层,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加快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爆板的侧视图,以显示防爆板中各层之间的结构;

图2为防爆板的剖视图,以显示加强连接件;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防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防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镀锌钢板;2、加强连接件;21、加强管;211、固定端;212、啮合端;213、卡接片;22、顶块;3、纤维增强水泥层;31、嵌槽;4、第二镀锌钢板;5、铜层;6、通孔;61、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防爆板,如图1所示,包括厚度为9mm的纤维增强水泥层3,纤维增强水泥层3的两侧面分别压合与纤维增强水泥层3尺寸相同的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的厚度均为0.5mm。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3的一侧预先电镀或者喷涂一层厚度为100微米的铜层5,当受到外力冲击产生瞬间热量时,铜层5加快热量导出。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增加第一镀锌钢板1、第二镀锌钢板4和纤维增强水泥层3之间的连接牢固度,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的四个顶角处分别固定一对加强连接件2。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相对的侧面分别固定一个加强连接件2,以第一镀锌钢板1上的加强连接件2为例。结合图2和图3,第一镀锌钢板1与纤维增强水泥层3相对的侧面固定加强管21,加强管21穿过纤维增强水泥层3延伸至第二镀锌钢板4的表面。加强管21包括与第一镀锌钢板1焊接固定的固定端211,以及延伸至第二镀锌钢板4处的啮合端212。啮合端212的管口沿其周向分成若干卡接片213,第二镀锌钢板4处与啮合端212的管口相对的位置处固定顶块22,顶块22与啮合端212的管口内径匹配。纤维增强水泥层3在啮合端212的位置处开设嵌槽31,用于与卡接片213卡接。第二镀锌钢板4上的加强连接件2做同样设置。

第一镀锌钢板1、纤维增强水泥层3和第二镀锌钢板4在外力作用下压紧时,加强管21的啮合端212抵住顶块22,顶块22将啮合端212的卡接片213向四周分开,卡接片213随之嵌入嵌槽31内。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上的两个加强连接件2相对设置,增加了第一镀锌钢板1、纤维增强水泥层3和第二镀锌钢板4的连接牢固度。

结合图4,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上预先开设呈阵列分布的通孔6,使得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抵抗外力的冲击。通孔6为圆形,其直径为2mm,相邻的通孔6间隔20mm设置,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上的通孔6互相错开。在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上开设通孔6时,从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的一个侧面向另一个侧面打孔,其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3的一侧形成翻边61,翻边61的长度在0.5mm-0.8mm之间,若打孔形成的翻边61长度不够时,可以通过焊接镀锌金属片设置翻边61。第一镀锌钢板1、第二镀锌钢板4和纤维增强水泥层3依靠外力按压时,翻边61嵌入到纤维增强水泥层3内,此时,翻边61类似铆钉的作用,增加第一镀锌钢板1、第二镀锌钢板4与纤维增强水泥层3的连接牢固度。

选取由本实施例制备的宽1200mm、高2400mm的防爆板进行防爆测试。防爆板安装在试验框架上,将250gTNT裸药药块(密度1.55g/cm3-1.6g/cm3)放置在防爆板迎爆面法线方向上距其几何中心1m处,用8号电雷管引爆,爆破后防爆板完整,未出现倾倒现象,无碎片产生及零部件掉落。符合检测标准《GA871-2010防爆罐》中5.1.1、5.1.2、5.1.3条及《Q/QS05-2016防爆板》的要求。

实施例2:一种防爆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铜层5的厚度,以及通孔6和翻边61的设置。如图1和图5所示,防爆板包括厚度为9mm的纤维增强水泥层3,纤维增强水泥层3的两侧分别压合与纤维增强水泥层3尺寸相同的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的厚度均为0.5mm。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3的一侧预先电镀或者喷涂一层厚度为200微米的铜层5。

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上预先开设呈阵列分布的通孔6,使得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抵抗外力的冲击。通孔6为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或者其他正多边形,其外接圆的直径为2mm,相邻的通孔6间隔20mm设置,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上的通孔6互相错开。在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上开设通孔6时,从第一镀锌钢板1和第二镀锌钢板4的一个侧面向另一个侧面打孔,其靠近纤维增强水泥层3的一侧形成翻边61,翻边61的长度在0.5mm-0.8mm之间,若打孔形成的翻边61长度不够时,可以通过焊接镀锌金属片设置翻边61。

选取由本实施例制备的宽1200mm、高2400mm的防爆板进行防爆测试。防爆板安装在试验框架上,将250gTNT裸药药块(密度1.55g/cm3-1.6g/cm3)放置在防爆板迎爆面法线方向上距其几何中心1m处,用8号电雷管引爆,爆破后防爆板完整,未出现倾倒现象,无碎片产生及零部件掉落。符合检测标准《GA871-2010防爆罐》中5.1.1、5.1.2、5.1.3条及《Q/QS05-2016防爆板》的要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