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塔平台抗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267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塔平台抗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塔平台抗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通信铁塔,包括四角塔、三管塔、四管塔等落地塔型,均在铁塔上部安装2-3 层圆形操作平台,天线支撑固定在操作平台上,用于施工人员安装和调整天线。传统操作平 台直径为3-4米,大于铁塔上部直径1-2米,俗称“外平台”。外平台的重量与迎风面积大, 当风力较大时,会造成安全隐患,严重时可能造成铁塔的倾倒,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铁塔平台抗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塔平台抗风装置,包括塔杆、平台和抗风装置,所述平台设于塔杆上,并且塔杆贯穿平台,所述平台通过轴承与塔杆转动连接,所述平台的下方设有固定于塔杆的圆盘,所述圆盘的上表面设有滑槽,所述平台的底面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轨,所述抗风装置通过连接杆与平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平台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所述抗风装置由内侧板、外侧板和转轴构成,所述外侧板固定与转轴的端部,所述内侧板固定与转轴的中间位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于连接杆的内部,并且所述转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多个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相邻叶片间的角度为120°。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的两面都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叶片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与连接杆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平台与塔杆之间的摩擦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为椭圆形结构,并且所述抗风装置通过连接杆固定于平台一侧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为锥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平台设置为椭圆形结构,该平台与塔杆转动连接,并在椭圆形结构的一侧端部设置抗风装置,当强风吹动抗风装置时,抗风装置受到推力,会使得平台转动,直至椭圆形平台的端部与风力方向正对,此时的平台受到风力的影响最好,从而降低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抗风装置上设置叶片,当遭遇强风时,叶片会转动,可有效卸载一部分风力,避免造成平台的快速转动,从而造成塔杆的受力不均衡,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并且所述叶片的两面设有凹槽,该凹槽可提高叶片的转速,从而提高叶片的卸风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台安装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风装置示意图。

图中:1、塔杆;2、平台;3、抗风装置;4、连接杆;5、固定板;6、圆盘;7、滑槽;8、滑轨;9、轴承;31、内侧板;32、叶片;33、转轴;34、外侧板;3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铁塔平台抗风装置作详细的描述:一种铁塔平台抗风装置,包括塔杆1、平台2和抗风装置3,所述平台2设于塔杆1上,并且塔杆1贯穿平台2,所述平台2通过轴承9与塔杆1转动连接,所述平台2的下方设有固定于塔杆1的圆盘6,所述圆盘6的上表面设有滑槽7,所述平台2的底面设有与滑槽7相匹配的滑轨8,所述抗风装置3通过连接杆4与平台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与平台2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螺栓孔,所述抗风装置3由内侧板31、外侧板34和转轴33构成,所述外侧板34固定与转轴33的端部,所述内侧板31固定与转轴33的中间位于,所述转轴33的另一端设于连接杆4的内部,并且所述转轴33与连接杆4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3上固定有多个叶片32,所述叶片3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相邻叶片32间的角度为120°,所述叶片32的两面都设有多个凹槽35,所述凹槽35的深度小于叶片32的厚度,所述转轴33与连接杆4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平台2与塔杆1之间的摩擦系数,所述平台2为椭圆形结构,并且所述抗风装置3通过连接杆4固定于平台2一侧的端部,所述外侧板34的外表面为锥面结构。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遭遇强风时,强风吹动抗风装置3,抗风装置的叶片32转动,卸载一部风强风的风力,同时强风会通过抗风装置3推动平台2转动,使得平台2的端部与风力方向正对,从而使得平台2受风面积最小,从而使得平台2的抗风性增强,从而提高平台2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隐患,减少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