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载荷双层浮筑楼板隔音减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8337发布日期:2018-08-10 23:32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筑楼板隔音减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宽载荷双层浮筑楼板隔音减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精密的设备仪器出现在医院、实验室、车间甚至个人的居家生活当中,精密的设备仪器对于环境的振动相当敏感,这就要求隔振减振的有力支持。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办公场所等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隔声减振的效果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为了满足人们对个人隐私、安静随意的生活空间的正常需求,提供适应性广、隔声减振效果好、性价比高的现代化建筑,已成为用房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宽载荷双层浮筑楼板隔音减振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载荷双层浮筑楼板隔音减振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宽载荷双层浮筑楼板隔音减振结构,包括承重楼板层和浮筑楼板层,所述承重楼板层和所述浮筑楼板层之间设置有双层减振结构。

所述承重楼板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双层减振结构包括减震组件一和减震组件二,且所述减震组件一、减震组件二的高度不同。

所述减震组件二的高度设置为在所述减震组件一的载荷临界高度点之上。

所述减震组件一、减震组件二的排列方式为多个等边四边形交叉排列或等边三边形交叉排列。

所述减震组件一、减震组件二截面为等边多边形或圆形。

所述等边多边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

所述减震组件一、减震组件二为高度不同的柱状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浮筑楼板层及浮筑楼板层上物品质量总和可以有较大变化,随着浮筑楼板层及浮筑楼板层上物品质量总和的增大,一般的弹性材料就会产生超出弹性支撑的范围转为刚性支撑,则失去有效的减振隔声作用,双层减振结构是将减震组件二的高度设置在减震组件一将要达到载荷临界高度点之上,有效的阻止减震组件一超出弹性支撑的范围转为刚性支撑情况的发生,即保证了承载更大的载荷,载荷范围大,又有效的扩大了隔声减振有效频率范围,能更有效的降低楼板撞击声压传播,从而大大提高楼板的隔音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组件具体实施例一的排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组件具体实施例二的排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组件具体实施例三的排列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组件具体实施例四的排列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组件具体实施例五的排列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组件具体实施例六的排列示意图。

图中:1、承重楼板层,2、浮筑楼板层,3、双层减振结构,31、减震组件一,32、减震组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宽载荷双层浮筑楼板隔音减振结构,包括承重楼板层1和浮筑楼板层2,承重楼板层1和浮筑楼板层2之间设置有双层减振结构,浮筑楼板层2及浮筑楼板层2上所放的设备、物品、人等的质量总和构成质量模块与双层减振结构3组成类似弹簧,构成一个隔振系统,从而对浮筑楼板层上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消音,从而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具体而言,承重楼板层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足够坚固,对上层建筑结构进行支撑。

具体而言,如图1,双层减振结构3包括减震组件一31和减震组件二32,且减震组件一31、减震组件二32的高度不同,从而对不同的载荷范围进行减振。

具体而言,减震组件二32的高度设置为在减震组件一31的载荷临界高度点之上,从而减震组件一和减震组件二的减震范围相互补充,在减震组件一即将超出弹性支撑的范围转为刚性支撑的情况下,减震组件二继续承载,保证了承载更大的载荷,载荷范围大,又有效的扩大了隔声减振有效频率范围,能更有效的降低楼板撞击声压传播,从而大大提高楼板的隔音降噪效果。

具体而言,如图2-图7减震组件一31、减震组件二32的排列方式为多个等边四边形交叉排列或等边三边形交叉排列,从而均匀受力,减震效果更好。

具体而言,如图2-图7减震组件一31、减震组件二32截面为等边多边形或圆形,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并且支撑效果较好。

具体而言,等边多边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结构较为稳定,支撑效果好。

具体而言,减震组件一31、减震组件二32为高度不同的柱状体,从而可以较稳定的对浮筑楼板层支撑减震,并且减震范围相互补充,载荷范围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