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隔音墙壁贴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6927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缝隔音墙壁贴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缝隔音墙壁贴层。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尤其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噪音是一种令人不愉悦的声音,当人们经常接触噪音环境,会让人们产生压力、紧张、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和心血管毛病等,严重打扰人们的工作和休息。

想要有舒适安宁的生活品质,隔离建筑物外的噪音是必需的。但是传统的建筑墙体隔音材料的隔音效果不理想,隔音材料的厚度大、体积大而压缩室内空间,且后期保养和更换工序复杂、费用昂贵。

各种不同专利曾试图解决建筑物内对建筑物外噪音的降噪问题,其中以PVB夹胶玻璃的研究最为广泛且效果较好,如中国专利CN1708398、CN105693112和美国专利US5190826、US6132882等。但是熟知的临界频率传播损耗性能下降,对于玻璃的隔音能力特别有害,即振动的玻璃在达到或超过特定频率就变成了高效的声辐射体。结果,玻璃变得对声音透明,造成传递损失下垂,且增加玻璃厚度并不能有效解决传递损失下垂。而且,夹胶玻璃也只能适用于建筑物的窗体部分,对建筑物的其他墙体部分无法使用。

通过隔音墙纸或墙布来解决建筑物内噪音问题的研究也不少,但隔音墙纸在铺装至墙体时普遍存在拼缝,部分声音会直接通过拼缝无阻隔地传入室内,大大降低了隔音墙纸或墙布的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缝隔音墙壁贴层,解决建筑物内的降噪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缝隔音墙壁贴层,包括装饰层、隔音层和无纺布层,所述隔音层的一侧与所述装饰层通过第一粘胶层粘接,所述隔音层的另一侧与所述无纺布层通过第二粘胶层粘接;所述隔音层包括多片隔音片,多片所述隔音片的端头依次拼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且具有美观性,所述无纺布层对声音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外部无拼缝,且内部的拼接有效防止接缝造成漏声,提高隔音效果,削减了声音的传播,再结合所述隔音层,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隔音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相邻的两所述隔音片拼接处的拼缝沿厚度方向呈阶梯状结构,且相邻的两所述隔音片端头的所述阶梯状结构相适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的拼接能够阻隔声音的传播。

进一步,所述隔音片包括多片片体,多片所述片体通过压片贴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声音被层层吸收,声音还在各片所述片体之间的界面上进行反射以及各片体间的层叠约束作用,从而增加了对声音的吸收,更加有效地阻隔了声音的传播。

进一步,所述隔音层的厚度为0.01-5mm。

进一步,所述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01-2mm。

进一步,所述装饰层、所述隔音层和所述无纺布层的厚度之和为0.2-1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隔音效果佳。

进一步,所述阶梯状结构包括第一拼接面、第二拼接面和第三拼接面,且彼此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拼接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拼接面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拼接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拼接面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拼接面与所述装饰层平行;所述第二拼接面的长度d为所述隔音层长度b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十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阻隔声音的传播。

进一步,所述装饰层为坯纸或坯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建筑物室内墙体起装饰作用,使得建筑物室内墙体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在图1的基础上添加标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装饰层,2、隔音层,21、隔音片,3、无纺布层,4、第一拼接面,5、第二拼接面,6、第三拼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3所示,包括装饰层1、隔音层2和无纺布层3,隔音层2的一侧与装饰层1通过第一粘胶层粘接,隔音层2的另一侧与无纺布层3通过第二粘胶层粘接;隔音层2包括多片隔音片21,多片隔音片21的端头依次拼接,在本实施例中,隔音片21有两片。

装饰层1为坯纸或者坯布,用于建筑物室内墙体的装饰与美观,也可以为具有防水、吸潮等其他特性的建筑装饰坯纸或者坯布。

所述第一粘胶层和所述第二粘胶层可以是各种具有粘合能力的粘合剂材料,优选环氧树脂胶、丙烯酸酯树脂胶、聚氨酯胶或墙纸胶等,其中聚氨酯胶或墙纸胶为最优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粘胶层和所述第二粘胶层在本实用新型中过薄,没有在说明书附图中体现。

无纺布层3为无纺布材料,无纺布层3的原料优选丙纶、氨纶、涤纶、腈纶或锦纶等,更优选丙纶或锦纶。当声音通过所述无纺布层3时,因无纺布层3的材料为线性高分子材料,对声音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增加了隔音的效果。

相邻的两隔音片21拼接处的端头沿厚度方向呈阶梯状结构,且相邻的两隔音片21端头的所述阶梯状结构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一片隔音片21的一端与另一隔音片21的一端拼接,也就是说,一片隔音片21拼接端的阶梯状结构与另一隔音片21拼接端的阶梯状结构相适配,所述阶梯状结构能够有效阻隔声音的传播。

所述阶梯状结构包括第一拼接面4、第二拼接面5和第三拼接面6,且彼此依次连接,第二拼接面5的一端与第一拼接面4的一端垂直连接,第二拼接面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拼接6面的一端垂直连接,第二拼接面5与装饰层1平行;第二拼接面5的长度d为隔音层2长度b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十之间;第一拼接面4的长度e和第三拼接面6的长度相等,且均为隔音层2厚度a的一半;使得声音穿过建筑墙体后,遇到隔音层2的拼缝时,声音不会无阻隔地直接通过拼缝传入室内,而是需通过多片隔音片21的所述阶梯状结构,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声音在拼缝处的吸收,避免了声音无阻隔地直接通过拼缝传入室内,增强了隔音层2的隔音效果。

隔音层2的厚度为0.01-5mm,优选0.1-3mm,更优选0.2-2mm。

无纺布层3的厚度为0.01-2mm,优选0.01-1mm,更优选0.01-0.5mm。

装饰层1、隔音层2和无纺布层3的厚度之和为0.2-10mm,优选0.2-5mm,更优选0.5-2mm;本实用新型的宽度为3m,也就是需要超过普通室内墙体的高度,实现对墙体的整体铺装,不需要拼接,不会存在由于拼缝而降低隔音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音片21包括多片片体,多片所述片体通过压片贴合。

多片所述片体可以是采用种类均相同的隔音材料制成,或者分别采用不同种类的隔音材料制成。

当声音通过多片隔音片21的压片贴合的结构时,声音除了被多片所述片体的材料吸收外,声音还在各所述片体之间的界面上进行反射,以及各所述片体间的层叠约束作用,从而增加了对声音的吸收,更加有效地阻隔了声音的传播。

本实施例除了上述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外,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