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279阅读:1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中,铝合金型材已经被广泛应用,并用于搭建阳光房或者其他用于形成与外界隔离的箱体(例如,医院中实施外科手术的层流手术室)。转角铝型材作为两个平面衔接处必须使用型材既需要保证与相邻的板材或者铝合金框架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又需要解决防水、防尘等技术问题。

公开号为CN20421265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转角铝型材,其整体横截面为直角扇形,扇形三个角均设有向扇形内部凹陷的直角的扣槽。现有技术中的转角铝型材通常只能形成直角连接结构,这就导致采用上述结构的转角铝型材只能形成立方体结构,从而对构造特殊形状造成一定局限性。当然,可通过成型模具挤压出不同角度的转角铝型材,但是其存在制造成本高且通用性差的缺陷。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转角铝型材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用于实现与其拼装的板材实现多种角度的转角连接,提高适应性与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包括:

外转角型材,与其相互分离且扣合连接的转角型材;

所述外转角型材由第一外转角型材、第二外转角型材组成,所述第一外转角型材形成部分收容第二外转角型材的弧形腔体,所述外转角型材的侧边形成扣合槽;

所述转角型材包括转角合页柱,相对于转角合页柱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梁及与连接梁一体式连接的转角横梁,所述转角横梁的末端形成与扣合槽卡扣连接的扣持部,所述转角横梁垂直设置连接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角横梁面向外转角型材的一侧表面形成若干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加强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角横梁接近连接梁的一侧边缘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转角横梁共同形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嵌设呈条状的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件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密封件由硅胶或者橡胶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腔体所形成圆心角为9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示出的一种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通用性不强的缺陷,可形成90度至180度的连接夹角,从而实现了与该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拼装的板材的多种角度的转角连接,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标号为A处的放大图;

图3为与图1所示出的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装配的轻质隔墙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第一外转角型材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至图4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用于与轻质隔墙板40在转角处的拼接,以连接两块轻质隔墙板40。轻质隔墙板40的内部可填充保温材料。同时,轻质隔墙板40的侧面405采用彩钢板或者铝塑板包裹,并在与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相拼接的拼接边402采用铝合金板制成,以包裹轻质隔墙板40的断面(即,沿轻质隔墙板40的厚度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并在轻质隔墙板40与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相接触的断面上形成凹槽401,并在凹槽401中形成凸棱403,从而通过该凸棱403将凹槽401分割为两个相对于凸棱403对称设置并沿轻质隔墙板40的断面呈纵长延伸设置的装配槽310。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其具体包括:外转角型材10,与其相互分离且扣合连接的转角型材30。外转角型材10由第一外转角型材11、第二外转角型材13组成,所述第一外转角型材11形成部分收容第二外转角型材13的弧形腔体112,所述外转角型材10的侧边形成扣合槽110。

转角型材30包括转角合页柱301,相对于转角合页柱301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梁302及与连接梁302一体式连接的转角横梁303,所述转角横梁303的末端形成与扣合槽110卡扣连接的扣持部333,所述转角横梁303垂直设置连接肋板323。转角横梁303面向外转角型材10的一侧表面形成若干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加强槽313,从而提高了该转角横梁303的结构强度。

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转角横梁303接近连接梁302的一侧边缘形成折弯部312,所述折弯部312与转角横梁303共同形成密封槽3121,所述密封槽3121中嵌设呈条状的密封件32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转角横梁303能够以转角合页柱301为转动轴自由枢转。第一转角型材11的末端由两个弧形段111共同形成弧形腔体112,从而通过该弧形腔体112收容第二外转角型材13的末端与弧形腔体112横截面形状相互匹配的弧形段131。弧形腔体112所形成圆心角为90度,即两个转角横梁303所在的平面可形成90度至180度的夹角,从而对与该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的轻质隔墙板40之间所形成的装配角度实现了任意角度的调节。

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外转角型材11在远离两个弧形段111的另一端端部形成扣合槽110。具体的,第一外转角型材11的平直段的末端形成爪部114、分叉部115,分叉部115的末端形成向内弯曲的爪部116,以通过爪部114、分叉部115及第一外转角型材11的平直段共同形成纵长延伸设置的扣合槽110。转角横梁303末端所设置的扣持部333与扣合槽110实现卡扣连接。

结合图3所示,当轻质隔墙板40与该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装配时,两个连接肋板323垂直插入装配槽310中,并形成一定间隙,并可在间隙中填充结构胶,以将转角横梁303与轻质隔墙板40实现可靠地装配。同时,通过该密封件322与轻质隔墙板40的侧面405,以进一步提高该可调节角度转角铝型材与轻质隔墙板40之间的密封效果。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密封件322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密封件322由硅胶或者橡胶制成。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