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抗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582发布日期:2018-07-31 20:5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抗震结构,适用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普通建筑物,屋面在地震力作用下水平位移最大,因此水平应力相对也较大,故在地震区域屋面结构的破坏并不乏见。屋面节点部位是抗震薄弱环节,由于屋面节点部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在地震发生时大量地震应力会作用于这个部位,屋面是抗震结构中的薄弱部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屋面抗震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屋面抗震薄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建筑物的屋面结构设置抗震措施,通过混凝土环梁与混凝土边梁之间的钢拉索可以增加结构的延性,在地震发生时钢拉索起到了缓冲地震力的作用。混凝土环梁与承重圆柱之间的T形拉杆可以显著增强构件之间的联接性,有效地抵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建筑物中央设置承重圆柱,承重圆柱直径为0.7~1.1m,承重圆柱高出屋面板顶标高0.7~1m,顶部承重圆柱外围设置混凝土环梁,承重圆柱与混凝土环梁之间设置混凝土联系梁,混凝土联系梁高度为250~300mm,宽度为250mm;混凝土环梁高度为250~300mm,宽度为250mm;混凝土联系梁中部设置T形拉杆与混凝土环梁联接,混凝土联系梁和混凝土环梁留置T形拉杆预留孔,T形拉杆预留孔直径为40mm,T形拉杆采用圆弧段钢筋和直线段钢筋组合而成,圆弧段钢筋长度为450~500mm,直线段钢筋长度为500mm,圆弧段钢筋和直线段钢筋直径为32mm,T形拉杆和T形拉杆预留孔之间空隙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填塞,在地震力作用下,T形拉杆可以产生一定的滑移,混凝土环梁下面设置支撑柱,支撑柱位于混凝土环梁与混凝土联系梁交接部位,混凝土环梁和混凝土边梁之间设置钢拉索,钢拉索设置在混凝土柱与混凝土边梁交接处以及混凝土边梁的跨中位置。

本实用新型抗震性能好,承载力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屋面抗震结构平面示意图。

1、承重圆柱,2、混凝土联系梁,3、混凝土环梁,4、钢拉索,5、混凝土边梁,6、混凝土柱,7、T形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在建筑物中央设置承重圆柱1,承重圆柱1直径为1m,承重圆柱1高出屋面板顶标高0.8m,顶部承重圆柱1外围设置混凝土环梁3,承重圆柱1与混凝土环梁3之间设置混凝土联系梁2,混凝土联系梁2高度为250mm,宽度为250mm;混凝土环梁3高度为250mm,宽度为250mm;混凝土联系梁2中部设置T形拉杆7与混凝土环梁3联接,混凝土联系梁2和混凝土环梁3留置T形拉杆7预留孔,T形拉杆7预留孔直径为40mm,T形拉杆7采用圆弧段钢筋和直线段钢筋组合而成,圆弧段钢筋长度为500mm,直线段钢筋长度为500mm,圆弧段钢筋和直线段钢筋直径为32mm,T形拉杆7和T形拉杆7预留孔之间空隙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填塞,在地震力作用下,T形拉杆7可以产生一定的滑移,混凝土环梁3下面设置支撑柱,支撑柱位于混凝土环梁3与混凝土联系梁2交接部位,混凝土环梁3和混凝土边梁5之间设置钢拉索4,钢拉索4设置在混凝土柱6与混凝土边梁5交接处以及混凝土边梁5的跨中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