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竖框插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1294发布日期:2018-07-18 00:42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连接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竖框插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幕墙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幕墙铝型材的厂家越来越大,各个铝型材厂家都有成百上千的模具库,每一种系列的铝型材系统都会根据幕墙公司的要求开了很多模具,幕墙公司开模的时候考虑了材料的受力原因,在不同的项目中采用了不同尺寸的相同系统的模具,这就导致了即使是相同的幕墙系统也会采用不同截面大小的型材,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铝型材厂家在拿到幕墙公司的开幕时,一般不会自主的在自己的模具库寻找相同或是类似的模具替代,而是幕墙公司给什么,厂家就按什么开,反正是有幕墙公司买单。就对有些幕墙公司来说,不同的项目由于设计师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也会导致开了很多模具,有些模具就差了几毫米而导致不能通用,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确实给幕墙公司的成本带来了较大的负担,给幕墙公司内部的模具库的管理以及标准化的管理也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幕墙公司并不会针对同一种系统的竖框采用组合式设计插芯,导致模具型号种类很多、模具编号很多,相差几毫米的插芯规格很多,这给设计、生产都带来了较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竖框插芯连接结构,解决了不同尺寸竖框连接差异,以及尺寸难以调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竖框插芯连接结构,包括平板预埋件、转接件、竖框、插芯、保温板、副框和玻璃面板;所述竖框为中空的矩形型材;所述竖框的一端通过压板与副框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转接件固定在墙体上的平板预埋件上;所述竖框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保温板;所述副框上固定玻璃面板;所述插芯安装于副框的中空腔内;所述插芯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对接并固定;所述插芯上设有支撑至竖框内壁的多个凸起;每个凸起距离竖框内壁的间距为0.2mm。

优选的是,所述插芯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对接起来的框架结构;所述插芯的截面呈井字形。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上均设有两个对接端;第一单元的两个对接端套装于第二单元的两个对接端内侧;所述第二单元的对接端上设有长条孔;所述第一单元的对接端上的机制螺钉配合与所述长条孔内。

优选的是,所述长条孔的直径为4.5mm,其长度为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竖框插芯连接结构,能有效进行分解组合,插芯在满足不同竖框尺寸使用功能的同时,通过水平方向的机制螺钉进行锁紧,从而使得组合插芯能在水平方向上能满足抵抗风荷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竖框插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合式竖框插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平板预埋件;2、转接件;3、竖框;4、插芯;5、保温板;6、副框;7、玻璃面板;8、第一单元;9、第二单元;10、凸起;11、机制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组合式竖框插芯连接结构,包括平板预埋件1、转接件2、竖框3、插芯4、保温板5、副框6和玻璃面板7;所述竖框3为中空的矩形型材;所述竖框3的一端通过压板与副框6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转接件2固定在墙体上的平板预埋件1上;所述竖框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保温板5;所述副框3上固定玻璃面板7;所述插芯4安装于副框6的中空腔内;所述插芯4包括第一单元8和第二单元9;所述第一单元8与第二单元9对接并固定;所述插芯4上设有支撑至竖框内壁的多个凸起10;每个凸起10距离竖框内壁的间距为0.2mm。所述插芯4为第一单元8和第二单元9对接起来的框架结构;所述插芯4的截面呈井字形。所述第一单元8与第二单元9上均设有两个对接端;第一单元8的两个对接端套装于第二单元9的两个对接端内侧;所述第二单元9的对接端上设有长条孔;所述第一单元的对接端上的机制螺钉11配合与所述长条孔内,第一单元的每个对接端上都设有两个螺钉孔,螺钉孔内利用M4的机制螺钉进行锁定,由于4颗螺钉承受的是水平方向上的剪力,所以第一单元的型材壁厚可以小于螺钉的公称直径,降低了铝材的使用量。所述长条孔的直径为4.5mm,其长度为50mm,这样插芯的前后最大尺寸可以调整在-25毫米和+25毫米之间。一般的插芯与竖框之间的间隙一般都会留在0.25毫米,这样插芯才能顺利的通过竖框达到安装要求。组合式竖框插芯能完全按照这个要求进行设计,就是将凸起与竖框内壁之间的间距调整在0.2毫米,在两个插芯前后调整时能满足0.2毫米的整数倍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