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带梯子功能的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542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建筑用带梯子功能的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高处作业,需借助辅助登高工具,传统施工凳不仅体积较大,移动不便,而且高度不可调,功能单一,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带梯子功能的操作平台,不仅高度可调,而且可以放置和挂放工具,方便了施工人员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建筑用带梯子功能的操作平台,包括上小下大且顶点相对应的两个三角形框架,以及将两个三角形框架对应顶点固接的支腿外管,两个三角形框架相对应的边之间还设有弹性带,所述支腿外管的外表面涂设有荧光层且固设有挂钩,支腿外管内滑接有支腿内管,所述支腿内管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支腿内管的底部固设有防滑垫,支腿外管的管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可伸至所述调节孔内的调节螺栓。

本方案中支腿外管和支腿内管组成可伸缩的支腿,实现了高度可调,上方的三角形框架作为平台供施工人员放置工件或坐下休息,挂钩的设置方便了施工时工具的取放,荧光层的设置则使得本操作平台在光线较暗处放置时容易被发现;在运输或携带时,上下两三角架之间的空间可以存放体积较大的工具,弹性带可避免工具的滑落,防滑垫的设置既可稳定操作平台,又可防止破坏楼面混凝土。

作为优化,位于上方的三角形框架上包裹有胶条。通过设置胶条增加工具与框架支架的摩擦力,防止工具滑落。

作为优化,位于上方的三角形框架内部固设有若干横杆,所述横杆上包裹有胶条。通过设置横杆,使平台上可以放置体积较小的工具,使用范围更广,胶条的设置增加横杆表面与工具的摩擦力,防止工具掉落。

作为优化,位于下方的三角形框架底面设有承接盘。通过设置承接盘,使上下三角形框架之间的空间可以存放更多的工具或其他用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支腿高度可调,机动灵活,适合不同高度施工高度需求,通过设置挂钩方便了在高处施工时取放工具,上下三角形框架之间的空间可作为工具或工件的存放空间,功能更加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支腿外管,2、上方的三角形框架,3、横杆,4、挂钩,5、调节螺栓,6、调节孔,7、防滑垫,8、支腿内管,9、下方的三角形框架,10、承接盘,11、弹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用带梯子功能的操作平台,包括上小下大且顶点相对应的两个三角形框架,以及将两个三角形框架对应顶点固接的支腿外管1,位于上方的三角形框架2内部固设有若干横杆3,横杆3和上方的三角形框架2的各边上均包裹有胶条,下方的三角形框架9底面设有承接盘10,两个三角形框架相对应的边之间还设有弹性带11,相邻弹性带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用于施工人员站立,在承接盘内放置物品时,弹性带起到防护作用。

支腿外管1的外表面涂设有荧光层,因为工地上存放仓库条件较简陋,光线较暗,设置荧光层可方便被发现。在支腿外管1的外表面靠近上端处固设有挂钩4,用于挂放工具,避免了上下平台携带工具的麻烦。

在支腿外管内滑接有支腿内管8,所述支腿内管8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调节孔6,支腿内管的底部固设有防滑垫7,支腿外管的管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可伸至所述调节孔内的调节螺栓5。

使用时,先将该平台移动到指定位置,根据高度需要,松开调节螺栓,然后对准所需高度的调节孔,拧紧调节螺栓进行加固,然后施工人员根据需要选择站在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上施工作业,施工工具可以预先悬挂在挂钩上,方便施工人员使用,待操作平台使用完毕后,将支腿收起运输到下一指定位置使用,运输过程中可将工具放于承接盘内。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