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4543发布日期:2018-08-10 19:0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地板。



背景技术:

地板,即房屋地面或楼面的表面层。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地板的分类有很多,按结构分类有:实木地板、强化复合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竹木地板、软木地板以及目前最流行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等;按用途分类有:家用,商业用,防静电地板,户外地板,舞台舞蹈专用地板,运动馆场内专用地板,田径专用地板等;按环保等级分类有:E0级地板,JAS星级标准的F4星地板等等。

传统的地板不能发光,在夜晚等情况,若是人起床上厕所时,若是在路途中碰到一些物品,可能被绊倒,对人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地板,对人具有保护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地板,包括由PVC制成的基体,所述基体侧面设置有用于抵接墙面的防踢板,所述防踢板上方呈斜面设置,所述防踢板外涂有透明形防水膜,所述防踢板由亚克力透明板制成,所述防踢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LED模组,所述防踢板上设置有感应电路;所述感应电路包括:

检测电路,设置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

执行电路,根据检测信号控制LED模组是否得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角的地板的防踢板与墙面抵接,在灰尘落在防踢板上方时,灰尘沿着斜面滑下,透明形防水膜减小水分沿着防踢板进入地下。

在夜晚时,在使用者经过,LED模组发光,从而使夜晚的房间产生亮度,从而减小人被绊倒的概率,从而对人形成保护。

检测电路检测是否有人经过,执行电路控制LED模组得电亮起,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电路还包括:

控时电路,输入端耦接于检测电路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LED模组工作预设时长的控时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时电路控制LED模组亮起预设时长,在人经过时,LED模组亮起预设时长,从而避免了人走过,LED模组就关闭的情况,对人的保护效果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时电路包括:

信号延迟器,输入端耦接于检测电路以接收检测信号;

非门,输入端耦接于信号延迟器;

与门,一个输入端耦接于非门的输出端,另一个输入端耦接于检测电路与信号延迟器的输入端以接收检测信号,输出端输出控时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信号延迟器延迟信号,与门在非门与检测电路均发射高电平时,与门输出预设时长的高电平,从而使LED模组工作预设时长,预设时长为信号延迟器延迟信号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体下方设置有除潮层,所述除潮层包括电热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电热丝发热,从而减小基体潮湿的概率,从而减小基体受潮翘起的概率,从而形成对人体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踢板上开设有若干直径为0.1厘米的半圆形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气孔,使基体下方的潮气排出,从而减小基体受潮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体表层设置有透明形防水膜,所述透明形防水膜上方设置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上方设置有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形的防水膜起到防水的效果,装饰层起到装饰的效果,耐磨层具有耐磨的效果,从而减小因为磨损导致的装饰层损坏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槽口的周向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安装板周向固定设置有与密封槽配合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密封槽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安装槽内固设有螺母,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与螺母配合的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紧螺杆,使密封板与橡胶垫抵紧,从而使橡胶垫与密封槽内壁抵紧,从而使LED模组密封,减小LED模组受潮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防踢板对人体进行保护,在夜晚人行走时,LED模组亮起预设时长,照亮行走的路径,从而形成对人的保护;另外还具有防水、耐磨、美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基体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感应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控热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基体;2、防踢板;3、透明形防水膜;4、装饰层;5、耐磨层;6、安装槽;7、安装板;8、出线孔;9、LED模组;10、密封槽;11、密封板;12、橡胶垫;13、螺母;14、安装孔;15、螺杆;16、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7、除潮层;18、透气孔;19、电热丝;20、湿度传感器;100、感应电路;101、检测电路;102、控时电路;103、执行电路;200、控热电路;201、检湿电路;202、比较电路;203、控制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A、第一比较器;E、信号延迟器;F、非门;Y、与门;KM1、第一继电器;KM2;第二继电器;S1、第一常开触点开关;S2、第二常开触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多功能地板,如图1所示:包括由PVC制成的基体1,基体1侧面固定设置有用于抵接墙面的防踢板2,防踢板2上方呈斜面设置。防踢板2外涂有透明形防水膜3(如图3),减小灰尘落在防踢板2上方的概率。

如图2所示:基体1表层设置有透明形防水膜3,透明形防水膜3上方设置有装饰层4,装饰层4上方设置有耐磨层5。

如图2和3所示:防踢板2由亚克力透明板制成,防踢板2上开设有安装槽6,安装槽6内设置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上开设有出线孔8。安装板7上设置有LED模组9,安装槽6的槽口的周向开设有密封槽10,安装板7周向固定设置有与密封槽10配合的密封板11,密封板11与密封槽10之间设置有橡胶垫12,安装槽6内固设有螺母13,螺母13与亚克力板通过热熔安装,安装板7上开设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内穿设有与螺母13配合的螺杆15。通过旋紧螺杆15,使安装板7与橡胶垫12抵紧,减小LED模组9受潮的概率。

如图4所示:防踢板2上设置有感应电路100。感应电路100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人经过并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电路101、耦接于检测电路101的控时电路102、耦接于控时电路102的执行电路103。控时电路102输出控制LED模组9工作预设时长的控时信号。执行电路103控制LED模组9是否得电。

检测电路101设置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如图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设置在防踢板2上。

控时电路103控制LED模组9工作预设时间。控时电路103包括信号延迟器E、非门F、与门Y。信号延迟器E的输入端耦接于检测电路101以接收检测信号,信号延迟器E的输出端耦接于非门F的输入端,非门F的输出端耦接于与门Y的一个输入端,与门Y的另一个输入端耦接于检测电路101与信号延迟器E的输入端。信号延迟器E延迟信号的时间即为预设时间。

执行电路104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一继电器KM1,第一电阻R1一端耦接于与门Y的输出端,第一电阻R1另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三极管Q1基极耦接于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以接收控时信号,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阻R2与地的连接点,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第一继电器KM1耦接于直流电。第一二极管D1阳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的连接点,第一二极管D1阴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与直流电的连接点。第一继电器KM1具有第一常开触点开关S1,第一常开触点开关S1串接于LED模组9的供电回路上。

如图1和2所示:基体1下方设置有除潮层17,防踢板2上开设有若干直径为0.1厘米的半圆形的透气孔18。除潮层17包括电热丝19。

如图5所示:基体1上设置有根据基体1下方湿度来控制电热丝19是否得热的控热电路200。当地板下方潮湿时,控热电路200控制电热丝19发热,从而使潮湿的空气从透气孔18排出,达到除湿的效果。

控热电路200包括:检湿电路201、比较电路202、控制电路203。

检湿电路201设置为湿度传感器20(如图2),湿度传感器20设置在基体1下方。

比较电路102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比较器A,第三电阻R3一端耦接于直流电,第三电阻R3另一端耦接于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接地。比较器A的正相端耦接于湿度传感器20,比较器A的反相端耦接于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点以接收预设值,当基体1下方湿度高时,比较器A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控制电路103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二继电器KM2,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于比较器A的输出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继电器KM2,第二继电器KM2耦接于直流电。第二继电器KM2包括第二常开触点开关S2,第二常开触点开关S2串接于电热丝19的供电回路上。

工作原理:转动螺杆15,使安装板7固定在安装槽6内,LED模组9的线路通过出线孔8导出。

当在夜晚时,人体在基体1上行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将高电平发射至控时电路102,通过控时电路102发射让LED模组9工作预设时长的控时信号。从而通过执行电路103,使LED模组9工作预设时长,从而减小人在夜晚碰撞到物品的概率。

在基体1下方潮湿大时,湿度传感器20将基体1下方的湿度传递至比较器A,从而使比较器A发射高电平,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使第二继电器KM2得电。从而使电热丝19得电发热,从而减小地板的潮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