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隔音保温防震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2910发布日期:2018-06-12 22:4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隔音保温防震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隔音保温防震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噪声问题一直困扰着生活在喧嚣尘世中的人们,而且容易引起人们烦躁的情绪,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息。而且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人们还不能准确地预测预报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空间、强度等问题,随着人口居住密度越来越大,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刻不容缓。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6267340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音保温防震板,包括上板,下板,所述上板下端设置第一保温防震层。

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6267340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音保温防震板,其发明的建筑板材在建筑板材技术领域不够完善,其板材在强度和承重度上差强人意,且其隔音效果难以到达在城市中的建筑物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隔音保温防震板,解决了目前国内婴幼儿教育教学玩具、用具领域中,设备不先进、不具科技与展示性,且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隔音保温防震板,包括本体与扩张室;所述本体呈长方体形,且其包括顶板、底板与中间层,且顶板与中间层之间、底板与中间层之间分别通防水胶黏合固定,所述中间层包括扩张室、缓冲层与加固板,且扩张室卡接固定在缓冲层的上方,加固板胶黏固定在缓冲层的底部,所述扩张室的两侧与顶部填充有消音棉,且扩张室内水平安装有多条微孔板,所述扩张室的一侧设置有向外突起的共振腔,且共振腔设置在扩张室与消音棉之间。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侧板的表面设置有变形槽,且变形槽与顶板、侧板的侧边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表面喷涂有耐磨涂层,且本体通过其侧板一侧的突起卡接固定形成整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消音棉均匀分布在缓冲层的上方封板与扩张室之间。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顶板的大小与厚度相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隔音保温防震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竖向支撑建筑物的重量,而且能提供一定的水平刚度,不仅可以延长建筑物的基本周期,以避开地震动的卓越周期,降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还能提供较大的变形能力和自复位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消音棉微孔板内部形成多纤维结构降低声波传递时的震动幅度,降低了通过墙板传递的噪音音量;

3、本实用新型板材之间密封卡接,且装置内多层设计,且采用消音棉与扩张室等结构,具有保温、隔音、绝热、耐腐蚀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本体;2-顶板;3-变形槽;4-侧板;5-底板;6-耐磨涂层;7-中间层;8-扩张室;9-微孔板;10-共振腔;11-缓冲层;12-加固板;13-消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隔音保温防震板,包括本体1与扩张室8;所述本体1呈长方体形,且其包括顶板2、底板5与中间层7,且顶板2与中间层7之间、底板5与中间层7之间分别通防水胶黏合固定,且底板5内焊接有纵向的加强筋,所述中间层7包括扩张室8、缓冲层11与加固板12,且扩张室8卡接固定在缓冲层11的上方,加固板12胶黏固定在缓冲层11的底部,所述扩张室8的两侧与顶部填充有消音棉13,且扩张室8内水平安装有多条微孔板9,所述扩张室8的一侧设置有向外突起的共振腔10,且共振腔10设置在扩张室8与消音棉13之间,顶板2与侧板4的表面设置有变形槽3,且变形槽3与顶板2、侧板4的侧边平行设置,本体1的表面喷涂有耐磨涂层6,且本体1通过其侧板4一侧的突起卡接固定形成整体结构,消音棉13均匀分布在缓冲层11的上方封板与扩张室8之间,底板5与顶板2的大小与厚度相同。

工作原理:使用时,顶板2与底板5竖向支撑建筑物的重量,而变形槽3与中间层7提供较大的变形能力和自复位能力,而且噪音通过震动传递,震动产生声音,声波通过消音棉13和其微孔板12内部形成多纤维结构的反射、叠加、碰撞等使声波强度减弱甚至消失。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