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n形混凝土构件加固碳纤维布的张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6455发布日期:2018-07-04 16:1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n形混凝土构件加固碳纤维布的张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n形混凝土构件加固碳纤维布的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加固构件通常是单独的构件,根据混凝土构件的使用需求,特别是长期处在海水环境之中,混凝土构件饱受波浪的冲刷、海盐的侵蚀及海洋污损生物腐蚀等,通常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包覆上碳纤维布,利用树脂类胶粘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对构件补强加固以及防止海洋污损生物侵蚀的目的。例如,公告号为CN106120688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用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其只是对混凝土表面打磨出凹槽,然后将碳纤维布通过粘结剂贴到打磨的混凝土构件表面。此种通过碳纤维布直接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的方法,并没有对碳纤维布进行张拉,存在张贴时会比较蓬松,容易脱落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碳纤维布蓬松容易脱落的缺陷,通过拉紧使碳纤维布产生预应力之后紧贴于混凝土表面,粘贴效果较好的一种用于n形混凝土构件加固碳纤维布的张拉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n形混凝土构件加固碳纤维布的张拉装置,n形混凝土构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端梁柱和水平设于两根端梁柱之间的横跨梁,其特征在于:张拉装置,包括两个呈C形的张紧结构,所述张紧结构包括张拉板、调节螺杆和锚固板,所述张拉板竖直位于端梁柱外侧,其上水平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之间的内缘距离大于端梁柱的宽度,所述调节螺杆包括穿设于安装孔内的两根,两根调节螺杆之间形成夹持端梁柱的夹持区,所述调节螺杆位于张拉板外侧的一端设有与其匹配的锁紧螺母,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横跨梁下方,所述锚固板水平固定于两根调节螺杆的内端之间,两个锚固板之间固定有用于贴覆于横跨梁下端面的碳纤维布。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碳纤维布的两端通过粘接层与锚固板上表面粘接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锚固板的上表面刻有2mm×2mm的纹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手持式压实工具,所述手持式压实工具包括手柄和滚筒,所述滚筒通过连接头安装与手柄的一端,并与手柄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滚筒能够沿其轴线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头呈等边三角形的框架结构,其顶角一端与手柄固定,其底边活动穿设于滚筒的轴线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张拉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通过调节锁紧螺母来控制碳纤维布的位置及张力,拉紧产生预应力之后,粘贴至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实,使碳纤维布紧贴混凝土表面,预应力损失很小,粘贴效果较好,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张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张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持式压实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n形混凝土构件加固碳纤维布的张拉装置,n形混凝土构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端梁柱12和水平设于两根端梁柱12之间的横跨梁11,张拉装置,包括两个呈C形的张紧结构,所述张紧结构包括张拉板23、调节螺杆22和锚固板21,所述张拉板23竖直位于端梁柱12外侧,其上水平设有两个安装孔231,两个安装孔231之间的内缘距离大于端梁柱12的宽度,所述调节螺杆22包括穿设于安装孔231内的两根,两根调节螺杆22之间形成夹持端梁柱12的夹持区,所述调节螺杆22位于张拉板23外侧的一端设有与其匹配的锁紧螺母24,调节螺杆22的另一端延伸至横跨梁11下方,所述锚固板21水平固定于两根调节螺杆22的内端之间,两个锚固板21之间固定有用于贴覆于横跨梁11下端面的碳纤维布31。

该张拉装置具体操作步骤为:

(1)在待加固的横跨梁11底部用打磨机进行磨光,磨去1~2mm厚的浮浆层及油污等杂质,露出密实的混凝土表层,将混凝土表面粉尘清除;

(2)裁剪与横跨梁11底面尺寸匹配的碳纤维布31,将碳纤维布31的两端固定于锚固板21的上表面;

(3)在横跨梁11底部涂上强粘贴剂,在碳纤维布31的上表面同样涂上强粘贴剂,并保证涂刷厚度均匀;

(4)将张紧结构安装于端梁柱12上,锚固板21通过张拉板23和锁紧螺母24安装至端梁柱12上合适的位置,将锚固板21紧压在横跨梁11底部混凝土表面,并调整张拉板23,使碳纤维布31处于水平平铺状态,并紧贴在横跨梁11底面;

(5)继续旋紧锁紧螺母24,使调节螺杆22能够带动锚固板21向外移动,对碳纤维布31张拉直至达到张贴的张拉状态;

(6)碳纤维布31张拉完毕后旋紧锁紧螺母24,然后沿碳纤维布31方向挤压碳纤维布31,除去碳纤维布31下面的气泡,使碳纤维布31与横跨梁11下表面紧密结合;

(7)在强粘结剂凝固后,检查碳纤维布31的粘贴效果,若仍有孔隙,则用注射器注入强粘结剂,并再次压实;

(8)将整个横跨梁11上盖上薄膜,养护数天,然后剪去锚固板21端部的碳纤维布31,并将该张拉装置拆卸下来。

该张拉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通过调节锁紧螺母24来控制碳纤维布31的位置及张力,拉紧产生预应力之后,粘贴至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实,使碳纤维布31紧贴混凝土表面,预应力损失很小,粘贴效果较好,不易脱落。其中张拉板23不仅便于锁紧螺母24的安装,同时通过张拉板23的设置,更易观察和调整碳纤维布31的水平度,保证碳纤维布31的张力均匀。

碳纤维布31的两端通过粘接层32与锚固板21上表面粘接固定,并且为增大碳纤维布31与锚固板之21间的粘接力,锚固板21的上表面刻有2mm×2mm的纹路。将碳纤维布31的两端分别用强力粘结剂粘贴在刻有纹路的锚固板21板面上,锚固板21与两根调节螺杆2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两调节螺杆22的中心距与张拉板23的孔道中心距保持一致,两根调节螺杆22的长度相同,等到强力粘结剂凝固后将整套装置固定在梁端柱12上。

如图5所示,还包括手持式压实工具40,便于压实碳纤维布31,使得碳纤维布31与横跨梁11之间不存在鼓泡。所述手持式压实工具40包括手柄41和滚筒42,所述滚筒42通过连接头43安装与手柄41的一端,并与手柄41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滚筒42能够沿其轴线转动。具体的,连接头43呈等边三角形的框架结构,强度较高,其顶角一端与手柄41固定,其底边活动穿设于滚筒42的轴线处,在使用时滚筒42沿连接头43转动,滚动压实碳纤维布31。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