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1877发布日期:2018-10-16 19:2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顶整体承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工业化安装的认可,工业化和模块化的吊顶安装在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模块化吊顶通常包括平顶模块和立框模块,在安装整个吊顶时,需要通过在顶墙上打膨胀螺丝并固定通丝螺杆,将立框模块通过连接结构与通丝螺杆复合,最后再按顺序安装平顶板块,使得整个安装过程会因安装结构复杂而变得繁琐、困难,且增加了安装成本;另外,平顶板的安装以及调平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立框模块容易出现扭曲而影响安装质量。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提高安装标准化,降低安装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装成本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安装标准化,降低安装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装成本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吊顶整体承重装置,包括:

第一龙骨,所述第一龙骨水平设置;

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水平设置且位于第一龙骨下方,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

立框,所述立框竖直设置,所述立框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龙骨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在的平面均与所述第一面板平行,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下方,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侧边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二面板卡接于所述第一龙骨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立框的顶部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龙骨的第一侧边开设有连接孔;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龙骨的第一侧边的连接孔并将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一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自攻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垂直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件为垂直连接角码,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立框的底部垂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垂直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件为垂直连接角码,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开设有嵌缝槽,所述嵌缝槽内嵌设有嵌缝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龙骨,所述第二龙骨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龙骨与所述本体的中部连接且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二龙骨与所述第一龙骨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通过将立框的顶部与第一面板连接,并将第一面板与立框的顶部连接,可以在地面组装后进行整体吊装,不需要传统的打孔定位、调平安装等高空作业,且无需采用吊杆模式,解决了立框扭曲和最后一块平顶板安装困难的问题,安装快捷简单,且能降低劳动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结构简单,其第一面板、立框等结构均可以生产加工为标准件,实现在安装过程中的标准化,不需要过多使用装修工具,避免装修作业现场脏乱的情况,提高施工效率,且能降低安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高安装标准化,降低安装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I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优选安装效果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第一龙骨 101-第一侧边 102-第二侧边

2-第一面板 3-第二面板 4-立框

5-连接件 6-第一加强件 7-第一紧固件

8-第二加强件 9-第二紧固件 10-嵌缝条

11-第二龙骨 41-第一连接板 42-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请同时参阅1-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1中I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吊顶整体承重装置,包括:第一龙骨1、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和立框4。

具体地,所述第一龙骨1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面板2水平设置且位于第一龙骨1下方,所述第一面板2与所述第一龙骨1连接;所述立框4竖直设置,所述立框4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面板2连接。

所述第一龙骨1的第一侧边101和第二侧边102所在的平面均与所述第一面板2平行,所述第一侧边101位于所述第二侧边102的下方,所述第一面板2与所述第一侧边101连接。所述第二面板3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二面板3卡接于所述第一龙骨1的第一侧边101和第二侧边102之间,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面板3为木塑板。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加所述立框4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面板2的连接效果,本实施例的所述立框4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的顶部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1,所述第一连接板41与所述第一面板2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龙骨1的第一侧边101开设有连接孔,本实施例的所述吊顶整体承重装置优选地设置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穿过所述第一龙骨1的第一侧边101的连接孔并将所述第一面板2和第一连接板41连接。本实施例的所述连接件5为自攻螺钉,其规格为ST4.2*32,当然,还可以选择其他连接结构。

优选地,为了防止所述第一连接板41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发生开裂等现象而影响吊顶安装效果,本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连接板41的垂直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件6,所述第一加强件6通过第一紧固件7固定。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加强件6为垂直连接角码,所述第一紧固件7为螺丝,还可以将所述第一紧固件7设置为螺钉等结构。通过在所述第一连接板41的垂直连接处设置所述第一加强件6,可以实现局部加强,分担所述立框4承担的竖直方向的重力,防止所述第二连接板42的连接处出现开裂而影响吊顶安装效果。

本实施例的所述本体的底部垂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2,所述第二连接板42的垂直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件8,所述第二加强件8通过第二紧固件9固定。所述第二加强件8为垂直连接角码,所述第二紧固件9为螺丝,还可以将所述第二紧固件9设置为螺钉等结构。通过在所述第二连接板42的垂直连接处设置所述第二加强件8,可以实现局部加强,分担所述第二连接板42的承重,防止所述第二连接板42的连接处出现开裂而影响吊顶安装效果。

所述第二连接板42开设有嵌缝槽,所述嵌缝槽内嵌设有嵌缝条10。通过在所述第二连接板42上开设嵌缝槽,并利用嵌缝条10将所述第二连接板42与其他吊装结构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利用所述第二连接板42对其他吊装结构的快速连接固定,简化了安装过程,且具有很好的连接效果。

再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将所述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这样可以增加对吊顶的收边效果,避免占用过多的外部空间。

本实施例的所述吊顶整体承重装置还优选地设置了第二龙骨11,所述第二龙骨11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龙骨11与所述本体的中部连接且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二龙骨11与所述第一龙骨1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组装过程为:

将所述第一面板2与所述第一龙骨1的第一侧边101紧贴,将所述第一连接板41与所述第一面板2紧贴。

将所述连接件5穿过所述第一龙骨1的第一侧边101的连接孔,并穿过所述第一面板2和第一连接板41以将所述第一侧边101、第一面板2和第一连接板41连接固定。

将所述第二面板3卡接于所述第一龙骨1的第一侧边101和第二侧边102之间。

将所述第二龙骨11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所在的一侧的中部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组装过程的顺序可以有所调整,不限于上述次序。

本实用新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安装方法为:

请进一步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优选安装效果图。将组装好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吊起,将所述第一龙骨1挂接到已经固定在墙面上的方钢上,完成对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安装过程简单快捷,不需要传统的打孔定位、调平安装等高空作业,且无需采用吊杆模式,对组装完成的吊顶承重装置进行整体吊装,解决了立框扭曲和最后一块平顶板安装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通过将立框的顶部与第一面板连接,并将第一面板与立框的顶部连接,可以在地面组装后进行整体吊装,不需要传统的打孔定位、调平安装等高空作业,且无需采用吊杆模式,解决了立框扭曲和最后一块平顶板安装困难的问题,安装快捷简单,且能降低劳动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的结构简单,其第一面板、立框等结构均可以生产加工为标准件,实现在安装过程中的标准化,不需要过多使用装修工具,避免装修作业现场脏乱的情况,提高施工效率,且能降低安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顶整体承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高安装标准化,降低安装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