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的无机复合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314发布日期:2018-08-14 17:2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的无机复合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保温主要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同时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建筑保温不但要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同时还要从房间朝向、单体建筑的平面和体型设计,以及建筑群的总体布置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建筑用保温材料有很多,其中有机材料因保温性能优质而被广泛使用,例如酚醛泡沫素有“保温材料之王”的美称,是新一代保温防火隔音材料。在发达国家酚醛发泡材料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国防、外贸、贮存、能源等领域。美国建设行业所用的隔音保温泡沫塑料中,酚醛材料已占40%;日本也已成立酚醛泡沫普及协会以推广这种新材料。但酚醛材料易老化、分层,导致保温层脱落。此外酚醛泡沫虽为难燃材料,但燃烧性能分级很难达到A级,导致墙体耐火性能差,此外长期使用过程易破碎、分层导致耐久性能差,至今未有保温、耐火和耐用性能兼备且价廉的结构替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无机复合保温系统,以解决现有建筑墙体因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变形差异大易导致保温层翘曲,同时整体结构防火性能差、耐久性能差且易开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建筑的无机复合保温系统,它包括内保温砂浆层、砖基墙、外保温砂浆层、第一抗裂砂浆层、网格布层和第二抗裂砂浆层,所述砖基墙由多个砖本体通过保温砌筑砂浆砌筑形成,每个砖本体上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多个长孔,所述内保温砂浆层设置在砖基墙朝向室内的一侧,外保温砂浆层设置在砖基墙朝向室外的一侧,外保温砂浆层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抗裂砂浆层,第一抗裂砂浆层的外壁上设置有网格布层,网格布层外设置有第二抗裂砂浆层,每个砖本体的四个端角处各加工有一个斜面,每个斜面所在平面与其相邻的砖本体长边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每个斜面所在平面与其相邻的砖本体短边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θ,夹角α和夹角θ均为钝角,当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砖本体之间排列形成第一长方形支撑砖体时,该四个共面设置的砖本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十字形砂浆填充带;当处于同一平面的三个砖本体之间排列形成第二长方形支撑砖体时,该三个共面设置的砖本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为T形砂浆填充带。

一种用于建筑的无机复合保温系统,作为优选方案:靠近内保温砂浆层的多个砖本体中每两个相邻的砖本体之间通过两个相对的斜面形成有内侧砂浆容纳通道;靠近外保温砂浆层的多个砖本体中每两个相邻的砖本体之间通过两个相对的斜面形成有外侧砂浆容纳通道。

一种用于建筑的无机复合保温系统,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十字形砂浆填充带分别与内侧砂浆容纳通道和外侧砂浆容纳通道相连通,十字形砂浆填充带包括第一砂浆容纳主通道、两条第一砂浆用长通道和两条第一砂浆用短通道,第一长方形支撑砖体中两个相邻砖本体的两条长边之间形成有第一砂浆用长通道,长方形支撑砖体中两个相邻砖本体的两条短边之间形成有第一砂浆用短通道,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砖本体中相对的四个斜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一砂浆容纳主通道,第一砂浆容纳主通道分别与两条第一砂浆用长通道和两条第一砂浆用短通道相连通。

一种用于建筑的无机复合保温系统,作为优选方案:所述T形砂浆填充带与内侧砂浆容纳通道或外侧砂浆容纳通道相连通,所述T形砂浆填充带包括第二砂浆容纳主通道、第二砂浆用长通道和两条第二砂浆用短通道,第二长方形支撑砖体包括基准砖体和两个侧部砖体,两个侧部砖体沿基准砖体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在基准砖体的一侧,每个侧部砖体的短边靠近基准砖体的长边设置,每个侧部砖体的短边与基准砖体的长边之间形成有第二砂浆用短通道,两个侧部砖体的两个长边之间形成有第二砂浆用长通道,基准砖体的长边与其靠近的两个侧部砖体的两个斜面之间形成有第二砂浆容纳主通道,第二砂浆容纳主通道分别与第二砂浆用长通道和两条第二砂浆用短通道相连通。

一种用于建筑的无机复合保温系统,作为优选方案:内保温砂浆层为保温型抹面砂浆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通过内保温砂浆层、砖基墙、外保温砂浆层、保温砌筑砂浆、抗裂砂浆层和网格布层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整体无机结构的墙体,耐火性强。

二、本实用新型中各个砖本体之间形成有十字形砂浆填充带或T形砂浆填充带,十字形砂浆填充带和T形砂浆填充带的设置是为了给保温砌筑砂浆提供更大的填充空间,十字形砂浆填充带分别与内侧砂浆容纳通道和外侧砂浆容纳通道相配合是为了确保保温砌筑砂浆分别与内保温砂浆层和外保温砂浆层相连接,从而形成保温型砂浆固定系统,有效保证灰缝饱满,阻隔传热,从而防止热桥的产生,此外还能够直接提高各个砖本体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同理于T形砂浆填充带的设置目的。

三、内保温砂浆层为保温型抹面砂浆层,有效提高内表面的舒适感,降低了冷辐射。

四、外保温砂浆层、第一抗裂砂浆层、网格布层和第二抗裂砂浆层之间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防止温度和干湿裂缝的产生,确保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耐用性。

五、本实用新型根据多次样品试验得出,保温砌筑砂浆采用陶沙、火山灰渣、玻化微珠的无机轻集料与水泥相配置,强度分别为MU5、MU7.5、MU10,根据楼层及设计选用强度等级,砂浆满足承重墙中砌筑砂浆施工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要求,保温砌筑砂浆的导热系数设置在0.15~0.40W/m.K之间,保证砂浆的导热系数不大于烧结材料,消除了传统砌筑砂浆导热系数大,砖缝形成的热桥的弊病,增强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六、本实用新型的耐火性能优质,整个系统为无机材料组成,根据样品检测得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分级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中的A级。

七、本实用新型不受季节性限制,无机复合结构满足不同气候区对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要求。

八、砖基墙的墙厚根据具体施工图纸要求设定,厚度可调,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砖基墙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砖本体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保温砂浆层1、砖基墙2和外保温砂浆层3之间连接关系的第一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砖本体6之间围合形成有十字形砂浆填充带;

图5是内保温砂浆层1、砖基墙2和外保温砂浆层3之间连接关系的第二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处于同一平面的三个砖本体6之间围合形成有T形砂浆填充带。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内保温砂浆层1、砖基墙2、外保温砂浆层3、第一抗裂砂浆层4-1、网格布层5和第二抗裂砂浆层4-2,所述砖基墙2由多个砖本体6通过保温砌筑砂浆15砌筑形成,每个砖本体6上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多个长孔7,所述内保温砂浆层1设置在砖基墙2朝向室内的一侧,外保温砂浆层3设置在砖基墙2朝向室外的一侧,外保温砂浆层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抗裂砂浆层4-1,第一抗裂砂浆层4-1的外壁上设置有网格布层5,网格布层5外设置有第二抗裂砂浆层4-2,每个砖本体6的四个端角处各加工有一个斜面8,每个斜面8所在平面与其相邻的砖本体6长边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每个斜面8所在平面与其相邻的砖本体6短边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θ,夹角α和夹角θ均为钝角,当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砖本体6之间排列形成第一长方形支撑砖体14时,该四个共面设置的砖本体6之间围合形成有十字形砂浆填充带;当处于同一平面的三个砖本体6之间排列形成第二长方形支撑砖体16时,该三个共面设置的砖本体6之间围合形成有T形砂浆填充带。

本实施方式中每四个相邻的砖本体6中的四个斜面8之间形成有砂浆容纳主通道9。砂浆容纳主通道9用于设置保温砌筑砂浆15。

本实施方式中的砖基墙2由多个砖本体6通过保温砌筑砂浆15砌筑形成,多个砖本体6与保温砌筑砂浆15相配合的砌筑方式与现有砌筑方式相同。当多个砖本体6通过保温砌筑砂浆15进行砌筑,每四个相邻的砖本体6中的四个斜面8之间形成有砂浆容纳主通道9。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砖本体6的排列方式与现有砌筑墙体过程中各个砖块的排列方式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内保温砂浆层1和外保温砂浆层3均采用现有的保温砂浆制成。外保温砂浆层3为现有的外墙立面用保温砂浆。

本实施方式中的内保温砂浆层1和外保温砂浆层3采用玻化微珠无机轻集料与水泥、其他掺合料配置,内保温砂浆层1采用强度大于MU2.5,外保温砂浆层3为采用强度大于0.4MPa。

本实施方式中保温砌筑砂浆15采用陶沙、火山灰渣和玻化微珠无机轻集料与水泥、其他掺合料配置,强度分别为MU5、MU7.5和MU10。

本实施方式中砖本体6为烧结多孔砖。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抗裂砂浆层4-1和第二抗裂砂浆层4-2之间设置有网格布层5。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夹角α的取值为135°,夹角θ的取值为135°。角度设置是根据样品试验得出的最佳值,夹角α和夹角θ数值能够有效提高容纳砂浆量,有利于增强整体结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靠近内保温砂浆层1的多个砖本体6中每两个相邻的砖本体6之间的两个相对的斜面8形成有内侧砂浆容纳通道10;靠近外保温砂浆层3的多个砖本体6中每两个相邻的砖本体之间的两个相对的斜面8形成有外侧砂浆容纳通道11。

本实施方式中内保温砂浆层1由内保温砂浆涂抹形成,外保温砂浆层3由外保温砂浆涂抹形成。内侧砂浆容纳通道10内设置的砂浆为与保温砂浆层1材质相同的内保温砂浆,外侧砂浆容纳通道11内设置的砂浆为与外保温砂浆层3材质相同的外保温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的进一步限定,外保温砂浆层3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2~5cm。根据样品试验得出,不同季节气候对外保温砂浆层3的厚度要求不同,当外保温砂浆层3的厚度设定为2~5cm时,能够满足四季温差大的外界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四的进一步限定,内保温砂浆层1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4cm。根据样品试验得出,室内温差小,当内保温砂浆层1的厚度设定为1~4cm时,能够有效满足温差小的室内环境,有效避免开裂的现象发生,确保内保温砂浆层1的完整性。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三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十字形砂浆填充带分别与内侧砂浆容纳通道10和外侧砂浆容纳通道11相连通,十字形砂浆填充带包括第一砂浆容纳主通道9、两条第一砂浆用长通道12和两条第一砂浆用短通道13,第一长方形支撑砖体14中两个相邻砖本体6的两条长边之间形成有第一砂浆用长通道12,长方形支撑砖体14中两个相邻砖本体6的两条短边之间形成有第一砂浆用短通道13,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砖本体6中相对的四个斜面8之间围合形成第一砂浆容纳主通道9,第一砂浆容纳主通道9分别与两条第一砂浆用长通道12和两条第一砂浆用短通道13相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的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砖本体6的布置关系为沿砖本体6的长度方向两两并列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砂浆容纳主通道9是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砖本体6中相对的四个斜面8之间围合形成,第一砂浆容纳主通道9的形状为四边形。

本实施方式中十字形砂浆填充带分别与内侧砂浆容纳通道10和外侧砂浆容纳通道11相互配合形成墙体内部的保温型砂浆用固定系统。十字形砂浆填充带、内侧砂浆容纳通道10和外侧砂浆容纳通道11之间分别用于容纳保温砌筑砂浆15、内保温砂浆和外保温砂浆,有助于砖基墙2、内保温砂浆层1和外保温砂浆层3之间形成无机保温系统,无机保温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变形接近,有效防止开裂。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三的进一步限定,所述T形砂浆填充带与内侧砂浆容纳通道10或外侧砂浆容纳通道11相连通,所述T形砂浆填充带包括第二砂浆容纳主通道19、第二砂浆用长通道18和两条第二砂浆用短通道17,第二长方形支撑砖体16中两个相邻砖本体6的两条长边之间形成有第二砂浆用长通道18,长方形支撑砖体14中一个砖本体6长边与该砖本体6相邻的另一个砖本体6短边之间形成有第二砂浆用短通道17,三个共面设置的砖本体6中,两个相邻砖本体6中的相邻两个斜面8与另一个砖本体6长边之间围合形成第二砂浆容纳主通道19,第二砂浆容纳主通道19分别与第二砂浆用长通道18和两条第二砂浆用短通道17相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砂浆容纳主通道19是处于同一平面的三个砖本体6中相邻的两个斜面8和另一个砖本体6长边之间围合形成,第二砂浆容纳主通道19的形状为三角形。

本实施方式中T形砂浆填充带是通过处于同一平面的三个砖本体6形成,三个砖本体6中一个竖直设置的砖本体6作为基准砖体16-1,另外两个砖本体6为侧部砖体16-2,两个侧部砖体16-2沿基准砖体16-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在基准砖体16-1的一侧,两个侧部砖体16-2的短边靠近基准砖体16-1的长边设置。当T形砂浆填充带与内侧砂浆容纳通道10相连通时,T形砂浆填充带与外侧砂浆容纳通道11不直接连通,当T形砂浆填充带与外侧砂浆容纳通道11相连通时,T形砂浆填充带与内侧砂浆容纳通道10不直接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T形砂浆填充带用于填充保温砌筑砂浆15,T形砂浆填充带与内侧砂浆容纳通道10或外侧砂浆容纳通道11相互配合形成墙体内部的保温型砂浆用固定系统。从而有效辅助砖基墙2、内保温砂浆层1和外保温砂浆层3之间形成无机保温系统,无机保温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变形接近,有效防止开裂。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多个长孔7包括多个第一长方形孔7-1、多个第二长方形孔7-2和多个辅助孔7-3,所述多个第一长方形孔7-1沿砖本体6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每两个相邻的第一长方形孔7-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长方形孔7-2,两个第二长方形孔7-2之间并列设置,每个第一长方形孔7-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辅助孔7-3。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长方形孔7-1、多个第二长方形孔7-2和多个辅助孔7-3之间相互配合既能够实现足够的孔洞率,还不影响砖本体6的承重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每个砖本体6为钻井泥浆制成的砖体。钻井泥浆为钻井过程中的废弃剩余物,利用废弃剩余物制成的砖本体6既能够达到对烧结多孔砖的基本使用要求,还节能环保,对废弃物进行再次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内保温砂浆层1为保温型抹面砂浆层。

本实施方式中砖基墙2的内侧和外侧均采用不同强度的保温砂浆代替普通砂浆抹面找平,外保温砂浆层3采用保温砂浆薄抹面系统,外保温砂浆层3的厚度根据不同气候带的要求在2~5cm范围内变化,密度小于350kg/m3,导热系数小于0.07W/m.K,外保温砂浆层3的外侧采用抗裂砂浆和网格布,防止温度和干湿裂缝的产生。内保温砂浆层1采用强度大于2.5MPa,导热系数小于0.12W/m.K的保温型抹面砂浆,有效提高内表面的舒适感,降低了冷辐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