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8420发布日期:2018-10-23 23:59阅读:1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汗蒸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



背景技术:

汗蒸起源于韩国,历史悠久,深受民众喜爱,是韩国的一大特点。传统的韩式汗蒸是将黄泥和各种石头加温,人或坐或趟,用于祛风、驱寒、暖体活血、温肤靓颜,古代只是贵族或皇室的特权享受,文化渊源深厚。随着韩国文化的流行,汗蒸也是紧随韩剧、服装、化妆以及美容技术一起进入中国并且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地被中国人所认可和接受,逐渐成为一种人们随热衷和追捧的休闲保健方式。

由于目前人们工作以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对于上班族,能够抽出时间去汗蒸房汗蒸可能存在困难,因此产生了移动汗蒸房,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汗蒸,免去了去汗蒸馆浪费的时间。移动汗蒸房是利用特殊材料及远红外反射远离,加温使人流汗而形成的一种高热的物理疗法。通过吸收加热后产生的特殊材料,例如红外线、负离子、亚梨子、矿物元素,代谢皮肤有害物质,提高肌肤弹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美容、美体和治疗慢性病的作用。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目前的移动汗蒸房仅仅是利用加热膜或者加热丝对电气石进行加热,使其产生远红外线或者负离子,因此对于移动汗蒸房,达到预定的温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另外,采用电气石进行汗蒸,其仅仅是能够产生特殊材料,使用人员无法进行按摩等其他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汗蒸房加热到预定的温度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所述汗蒸房的墙面至少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热气循环通道以及保护层,其中,所属保护层具有将所述热气循环通道与所述汗蒸房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保护层的远离所述热气循环通道的一侧内嵌有由多个砭石组成的砭石层,砭石层的多个砭石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内设置有由石墨烯导线形成的石墨烯网。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汗蒸房的墙面还包括外层、保温层和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的外表面,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层的外表面,所述外层设置在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汗蒸房包括设置在汗蒸房墙体外并与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电连接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装置内设置有无线接收器和单片机,其中,所述单片机用于控制对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的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智能温控模块,所述智能温控模块与单片机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汗蒸房还包括顶层、四周墙面以及地板,其中,所述顶层、所述四周墙面和所述地板围成封闭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四周墙面和所述地板的材质均相同,在所述顶层上设置有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汗蒸房的顶层上还设置有顶灯,所述顶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所述汗蒸房的墙面至少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热气循环通道以及保护层,其中,所述保护层具有将所述热气循环通道与所述汗蒸房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通道。因此,本发明的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在采用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加热产生的热气能够通过热气循环通道快速的分散出去,而且采用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作为加热层,由于石墨烯具有超高导热系数和超强导电性,其能够在几秒内迅速升温,产生的热量通过热气循环通道快速地分布在整个汗蒸房空间内,使汗蒸房的温度得到迅速的升温。另外,石墨烯层在加热升温的同时,能够产生远红外光波,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了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从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的墙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汗蒸房;2-控制装置;10-外层;11-保温层;12-反射层;13-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14-热气循环通道;15-保护层;151-砭石层;152-第一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1,汗蒸房1的墙面至少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13、热气循环通道14以及保护层15,其中,保护层15具有将热气循环通道14与汗蒸房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通道152。因此,本发明的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一方面通过使用石墨烯膜作为加热膜层,利用石墨烯能够快速升温的特点,使汗蒸房的温度得以快速升高;另一方面,通过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产生的热气利用热气循环通道使其快速分布于汗蒸房的内部空间,进一步起到加快汗蒸房内温度的升高;再次,由于本发明利用了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通过在保护层与热气循环通道之间设置第一通道,能够使得由于石墨烯膜加热产生的远红外光波通过第一通道发散至汗蒸房的内部空间,从而起到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人体血液循环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保护层15的远离热气循环通道14的一侧内嵌有由多个砭石组成的砭石层151。即,多个砭石的底部是设置在保护层15内部,其外侧突出于保护层15的表面,并朝向汗蒸房空间内部延伸。从而在汗蒸房的空间内部,人体能够接触到表面上形成了砭石层。砭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称为“微晶灰岩”的矿物质,其含有超过40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因此,本发明的汗蒸房在保护层的与人体接触的面上设置了砭石层,能够进一步增加汗蒸房的多功能性。例如,可以通过背部摩擦砭石,可以加速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动,而且通过摩擦砭石,砭石能够产生远红外射线和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超声波,一方面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改善人体组织微循环状态。另外,由于神经系统具有对超声波敏感的特性,小剂量的超声波对神经有抑制作用,可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从而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进一步的,砭石层151的多个砭石之间设置第一通道152。即,由石墨烯膜加热产生的远红外线和热量均能够通过第一通道152进入汗蒸房形成的密闭空间。增加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理疗效果。

进一步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13内设置有由石墨烯导线形成的石墨烯网。

进一步的,所述汗蒸房的墙面还包括外层10、保温层11和反射层12。其中,反射层12设置在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13的外表面,能够将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13产生的热量和远红外线光波再次反射至密闭空间内。优选的,该反射层12可以是铝膜。进一步的,保温层11设置在反射层12的外表面。外层10设置在保温层11的外表面。优选的,外层10主要对墙面的内层其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进一步的,汗蒸房包括设置在汗蒸房墙体外并与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13电连接的控制装置2。该控制装置2包括电源,能够通过控制装置内部的单机片控制电源的开关,以便对石墨烯层内的导线进行加热,使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发热。优选的,控制装置2内设置有无线接收器和单片机。本发明的汗蒸房可以通过手机与无线接收器连接进行无线控制,手机可以通过蓝牙或无线通讯发送信号至无线接收器上,无线接收器将信号传送至单机片进行处理,并通过单机片控制电源的开关以便打开或关闭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的加热状态;也可以控制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加热至不同的温度。其中,所述单片机用于控制对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13的供电。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2还包括智能温控模块,所述智能温控模块与单片机连接。智能温控模块能够时刻监控汗蒸室内的温度在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内。优选的,本发明的汗蒸房设置有双面智能温控器,该双面智能温控器把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汗蒸房还包括顶层、四周墙面以及地板,其中,所述顶层、所述四周墙面和所述地板围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四周墙面和所述地板的材质均相同,在所述顶层上设置有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口。因此,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可以躺下也可以坐着均可以通过砭石进行按摩,也可以感受密闭汗蒸房所产生的全方位的远红外光波。

优选的,在所述汗蒸房的顶层上还设置有顶灯,所述顶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优选的,汗蒸房的墙面外层可以采用木头或不锈钢材质准备而成。优选的,在汗蒸房墙面内部还可增加CD机或收音机或负氧离子机等设备,从而使得使用该汗蒸房的人在汗蒸的同时增加娱乐性。

本发明的石墨烯远红外光波理疗汗蒸房通过采用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层作为加热膜层,能够使汗蒸房内的温度得以快速升温,而且设置了热气循环通道,使得石墨烯膜产生的热气快速充满整个空间,提高热量的传递速率;另外,本发明的汗蒸房还增加了能够与人体直接接触按摩的砭石,通过砭石对人体产生的有益超声波和远红外线,在石墨烯远红外理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人体的血液循环,减少身体疼痛。本发明的汗蒸房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