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式车位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7143发布日期:2018-11-07 11:11阅读:17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角式车位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保设施,具体的说是一种三角式车位锁。



背景技术:

现在在城市生活中,为了保证人民居住小区的优美环境和小区内部的交通合理性,通常小区物业都会给小区的业主进行停车位划分,即一人一车位。而每次业主在驾驶车辆离开停车位时,则需要将车位进行锁住,以防止其他人占位,但传统车位锁均需要人工手动去锁,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现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角式车位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三角式车位锁,包括底边架,所述底边架的左部、右部均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每个转轴上均安装有支板;两个支板上下相抵合;位于左侧的转轴连接有电机。

两个支板中,位于左侧的支板上端设有凸块,位于右侧的支板上开有将凸块滑动安装的滑槽;位于右侧的支板上部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卡动装置。

所述电机固装在底边架上。

所述卡动装置包括固装在右侧的支板上的卡位架;所述卡位架上分别以前后滑动方式、固定方式对应安装有阻挡块、弹簧;阻挡块与弹簧相连;阻挡块、凸块上均设有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使用方便,在控制两个支板以旋转的方式进行耸立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自动对凸块的限位,驱使整个三角形的架构件处于稳定的状态,达到自锁的效果,使用起来比较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三角式车位锁,包括底边架1,所述底边架1的左部、右部均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2;每个转轴2上均安装有支板4;两个支板4上下相抵合;位于左侧的转轴2连接有电机5。

两个支板4中,位于左侧的支板4上端设有凸块4a,位于右侧的支板4上开有将凸块4a滑动安装的滑槽4b;位于右侧的支板4上部设有与凸块4a相适配的卡动装置。

所述电机5固装在底边架1上。

所述卡动装置包括固装在右侧的支板4上的卡位架6;所述卡位架6上分别以前后滑动方式、固定方式对应安装有阻挡块7、弹簧8;阻挡块7与弹簧8相连;阻挡块7、凸块4a上均设有斜面。

本发明在使用前,需将底边架1底面固定安装在车位入口处地面上。

实际在使用时,只需通过电机5带动左侧的转轴2以及对应的支板4逆时针旋转,并在左侧的支板4的推动下,右侧的支板4顺时针旋转,在该过程中,凸块4a沿着滑槽4b轨迹向左侧滑动,并通过斜面配合作用,使得凸块4a能够将阻挡块7向后侧推挤并压缩弹簧8;当凸块4a滑动至滑槽4b内左极限位置时,阻挡块7自动向前滑动复位,实现对凸块4a进行限位,通过对凸块4a的限位,即使得两个支板4与底边架1所形成的一个三角形的架构件处于稳定的状态,达到对车位进行封锁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式车位锁,包括底边架,所述底边架的左部、右部均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每个转轴上均安装有支板;两个支板上下相抵合;位于左侧的转轴连接有电机。两个支板中,位于左侧的支板上端设有凸块,位于右侧的支板上开有将凸块滑动安装的滑槽;位于右侧的支板上部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卡动装置。本发明使用方便,在控制两个支板以旋转的方式进行耸立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自动对凸块的限位,驱使整个三角形的架构件处于稳定的状态,达到自锁的效果,使用起来比较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叶泽民;许玲萍;方建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信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3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