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转载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6608发布日期:2019-01-02 22:4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平转载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倾斜式可便捷停车的平转载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停车状况的尴尬。如今停车难的问题几乎困扰着每个有车人士,而且对于许多的车主在一字型的路边进行侧方停车时经常都会遇到前面的车停的过于靠后,而后面的车又特别的靠前这种尴尬的局面。对于有经验的司机可能都需要方向倒好几把,而年轻司机只能是束手无策,要么开不出去要么开不进去。

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停车库的改造成为必然,停车库慢慢趋于自动化、智能化。目前大多数停车库仍为地下停车库和路外公共停车库;占地面积大、利用率低、不便于出入。因此停车库仍需要进一步的实施和完善,其发展方向如下:

(1)利用率高

高利用率是停车库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基础,所谓高利用率就是在合理的空间内实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为了实现车主有位停车、减少停车所消耗的时间,停车库应向高的空间利用的方向发展。

(2)适用范围广

为了满足更多需求,停车库应适用于不同的场所。一般在一些商场等人员密集区会出现车位紧张,供不应求的状况,车主会花费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的时间去寻找一个车位,甚至可能乱停车;在一些老型的小区中也会出现车位过少,或者无车位的情况;路侧占道停车没有明确的车位划分,会出现阻碍车辆通行的问题;

(3)安装方便

一般装在路边或者小区的停车库都会存在占用公路,堵塞交通以及扰民等问题,所以安装方便快捷也是停车装置的一大需求。可以减少安装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4)人机交互性能强

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任务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人机交互性能强可以减少操作时间以及人力成本。在短时间内实现车辆的停放,提高运行效率。

目前,国内的停车装置大都是自走式,且大多结构比较复杂,安装不太方便,成本费用较高,存取车效率不高,普遍都不太适合像小区这种小型场所使用,远不能满足汽车的增长对车位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大、停车容量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平转载车装置,其是一种倾斜式便捷停车装置。

本发明的平转载车装置,包括装于地面的两根平行的滑轨、及若干载车单元;

每个载车单元包括载车板、驱动机构及两组连杆抬升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的电机及两组丝杠滑块单元,底板装于滑轨上可自由滑动且底板上设有两条平行滑道,电机设于两组丝杠滑块单元之间,丝杠与滑块螺纹配合,电机输出轴与两组丝杠滑块单元中的丝杠间均通过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连接使滑块可沿滑道滑动,每组连杆抬升机构包括三根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载车板侧边中部铰接,另一端与地面铰接,第二连杆一端与滑块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上端铰接,第三连杆一端与滑块铰接,另一端与载车板侧边下部铰接;

各载车单元沿滑轨依次设置,且在相邻载车单元之间设置有曲杆,曲杆一端与其中一载车单元的载车板下部铰接,另一端与另一载车单元的载车板上部铰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丝杠可以为梯形丝杠。

所述的电机通常采用步进电机。

所述的载车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锁止车轮的地锁装置。

所述的载车板上还设有旋转板,二者之间设有大齿轮、小齿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小齿轮固定,大齿轮与旋转板固定,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

本发明的平转载车装置通过倾斜停车位来减少停车位的面积,有效的利用了空间,提高了相同面积下停车位的数量,且调车速度快,停车容量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空间利用率大,此设计减少了车辆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停车效率,而且避免了现有的各种停车装置的弊端,尤其适用于路边、小区等各种场所,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是各大城市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不二选择,在城市有限的空间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的连杆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平转载车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包括装于地面的两根平行的滑轨1、及若干载车单元2;

每个载车单元2包括载车板3、驱动机构4及两组连杆抬升机构5,驱动机构包括底板7、底板上设置的电机10及两组丝杠滑块单元,底板装于滑轨上可自由滑动且底板上设有两条平行滑道,电机10设于两组丝杠滑块单元之间,丝杠8与滑块9螺纹配合,电机输出轴与两组丝杠滑块单元中的丝杠间均通过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11连接使滑块可沿滑道滑动,每组连杆抬升机构包括三根连杆,第一连杆14一端与载车板侧边中部铰接,另一端与地面铰接,第二连杆12一端与滑块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上端铰接,第三连杆13一端与滑块铰接,另一端与载车板侧边下部铰接;

各载车单元沿滑轨依次设置,且在相邻载车单元之间设置有曲杆6,曲杆6一端与其中一载车单元的载车板下部铰接,另一端与另一载车单元的载车板上部铰接。

所述的丝杠为梯形丝杠。

所述的电机采用步进电机。

所述的载车板上设置有用于锁止车轮的地锁装置。

所述的载车板上设有旋转板,二者之间设有大齿轮、小齿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小齿轮固定,大齿轮与旋转板固定,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

滑轨为载车单元的水平运动提供方向,让载车单元可以顺畅的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

下面以5块载车板为例对该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当要将车停入左二载车板时,左二载车单元驱动机构的电机正转,通过齿轮组传动带动一对丝杠转动,丝杠转动将推动丝杆滑块向右水平移动,使连杆抬升机构从抬升状态下降到水平位置,带动载车板从倾斜30°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同时,通过曲杆的连接使工作中的左二载车单元与左一单元拉开水平距离,并使右侧三个载车单元保持倾斜状态向右侧退开,左二载车板平放后,平转载车板上的旋转板可以将其水平逆时针旋转45°,等待车辆停入,待停车入位后,可将车轮用地锁锁止,使驱动电机反转将旋转板收回,控制驱动机构中的电机反转,载车板向上抬升,由曲杆带动载车单元向前收缩,回到原位,完成停车。

该设计将车停在载车板上,巧妙利用连杆机构和丝杆滑块的组合,实现了载车板的单独倾斜和放平动作,通过将车体倾斜排列,可以再在相同的空间内放置更多的车位,有效缓解车位少的问题,以侧方停车车位为例,现有标准侧方停车位长6.5m,本发明设计的车位长5.2m,按10辆车分析:当以30度角度倾斜停放时,10个车位总长42.74米,地面利用率提高了56.1%。通过将车位向外旋转45°,使车主可以轻易的将车倒入车位,这样一来,即使车主是新手,停车也不再困难。

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加设自动控制系统,当车主要停车时,只需要按下停车按钮,停车系统会自动将一个空余的车位放平并转出,待车主把车停好后离开后,载车板会带着车体缓慢转回并抬升达到规定的位置将车停放好。实现全自动运行,当需要取车时,只需要按下自己车所在位置的数字编号,停车系统会自动调整各个车位的位置,将该车的载车板放平。这时车主就可以将自己的车开走,车开走之后载车板再自动移动抬升。

本发明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停车解决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1.用倾斜停车位的方式有效减少了停车位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2.采用连杆传动机构,能够让一台较小功率的电机就足以驱动车辆的抬升,让载车板实现自动调整水平以及倾斜。

3.采用丝杠传动机构,能够提高输出的升力,同时梯形丝杠的自锁能力使载车板可以安全稳定的停在工作范围内的任意角度。

4.通过旋转停车位的方式,在降低停车难度的同时也减少了停车位的占地面积。

5.每套载车单元都是独立的,使整个系统可以调整载车板数量来尽可能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6.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可以通过改进实现完全智能控制,由系统智能的完成了车位的选择与载物板的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