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6122发布日期:2018-11-07 11:0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



背景技术: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对于建筑的承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直接生产长度较大的直条形钢筋,但是混凝土的浇注形状往往复杂多变,此时就需要对长条形的钢筋进行截断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这会增加操作工序,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由于钢筋本身的长度较大,给搬运输送均造成一定的难度,且长度较大的钢筋生产难度也较大,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结构简单,连接迅速,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相邻的两个筋材单体分别为第一筋材和第二筋材,所述第一筋材与第二筋材的结构相同,在所述筋材单体的主体上设有螺纹,在所述筋材单体的左、右两侧端部分别设有一个连接部,所述第一筋材右端与所述第二筋材左端的所述连接部通过卡合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部上等距离间隔设有数圈凸棱,所述卡合装置由上下两块卡合板组成,所述卡合板包括中部的弧形板和设在所述弧形板的前、后两端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沿所述弧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弧形板的内侧与所述凸棱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棱可匹配拼接,在所述延伸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纵向的螺纹孔,螺栓组件可对应穿过上下两块所述卡合板上的所述螺纹孔紧固螺接所述卡合装置,上下两个所述卡合板的对应一侧的所述延伸板在所述卡合装置紧固状态下不闭合。

进一步地于,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有一圈定位挡环。

进一步地,在所述筋材单体内部的上、下端间隔设有数道导流柱,所述导流柱向同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柱的出口端设在所述螺纹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筋材单体的截面为圆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通过卡合装置对连接部的对应卡合和螺栓组件的紧固实现相邻筋材单体的紧固螺接,结构简单,无需繁复的定位,连接迅速;在筋材本体内设有数道倾斜的导流柱利于混凝土向筋材内部的灌注,可实现钢筋与混凝土更为紧固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的连接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的卡合装置与连接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的第一筋材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1-第一筋材,2-第二筋材,3-螺纹,4-连接部,5-卡合装置,6-凸棱,7-卡合板,8-弧形板,9-延伸板,10-凹槽,11-螺纹孔,12-螺栓组件,13-定位挡环,14-导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地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为了本对发明的技术特征进行有效的说明,所述的左侧、右侧、上端、下端等定位词仅是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好的描述,不能看作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相邻的两个筋材单体分别为第一筋材1和第二筋材2,所述第一筋材1与第二筋材2的结构相同,所述筋材单体的截面为圆形,在所述筋材单体的主体上设有螺纹3,在所述筋材单体的左、右两侧端部分别设有一个连接部4,所述第一筋材1右端与所述第二筋材2左端的所述连接部4通过卡合装置5固定连接。

在所述连接部4上等距离间隔设有数圈凸棱6,所述卡合装置5由上下两块卡合板7组成,所述卡合板7包括中部的弧形板8和设在所述弧形板8的前、后两端的延伸板9,所述延伸板9沿所述弧形板8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弧形板8的内侧与所述凸棱6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与所述凸棱6可卡合拼接,在所述延伸板9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纵向的螺纹孔11,螺栓组件12可对应穿过上下两块所述卡合板7上的所述螺纹孔11将所述卡合装置5紧固螺接,上下两个所述卡合板7的对应一侧的所述延伸板9在所述卡合装置5紧固的状态下不闭合。在连接时首先将相邻两个所述筋材单体的端部的所述连接部4相紧靠,将所述卡合装置5内侧的所述凹槽10与所述连接部4上的所述凸棱6对应卡合,之后将所述螺栓组件12对应螺接即可完成相邻筋材单体的紧固连接,设置所述凸棱6可防止相邻筋材单体在用所述卡合装置5连接后由于震动或者抽拉等外界因素与所述卡合板7相脱离,连接更为紧密,上下两块所述卡合板7间之所以不完全合拢是为了在浇注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能从连接间隙中流入所述卡合装置5与所述筋材单体连接的间隙内,结合强度更大。

在所述连接部4的内侧设有一圈定位挡环13可实现所述卡合装置5的预定位,也能防止所述卡合装置5从侧部脱离所述筋材单体。

在所述筋材单体内部的上、下端间隔设有数道导流柱14,所述导流柱14向同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柱14的出口端设在所述螺纹3之间,在连接筋材单体时保证每一个筋材单体上的所述导流柱14的倾斜方向一致,同时保证所述导流柱14向所述混凝土浇注进去的方向倾斜,便于混凝土从所述筋材单体表面上的所述导流柱14的出口端流入所述导流柱14内,实现所述筋材单体与混凝土更加牢固紧密的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筋,相邻的两个筋材单体分别为第一筋材和第二筋材,所述第一筋材与第二筋材的结构相同,在所述筋材单体的主体上设有螺纹,在所述筋材单体的左、右两侧端部分别设有一个连接部,所述第一筋材右端与所述第二筋材左端的所述连接部通过卡合装置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卡合装置对连接部的对应卡合和螺栓组件的紧固实现相邻筋材的紧固螺接,结构简单,无需繁复的定位,连接迅速;在筋材本体内设有数道倾斜的导流柱利于混凝土向筋材内部的灌注,可实现钢筋与混凝土的更为紧固的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吴辉生;何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8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