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磨机基础施工中的吊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6186发布日期:2019-01-18 23:17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棒磨机基础施工中的吊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棒磨机基础施工中的吊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为使盥洗室、卫生间等有水潮湿房间的楼板地面比同层其他楼板地面高,需要进行降板。由于降板的设计,在降板四周的梁侧模需进行吊模,降板四周的吊模由于空间小等一系列的限制,往往不容易加固,从而在后续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吊模偏移,从而导致降板四周梁截面尺寸发生变化或导致降板四周梁侧模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最终影响建筑结构并带来施工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棒磨机基础施工中的吊模支撑装置,可将降板四周的吊模牢固固定,大大提高了吊模的施工质量,避免了后续施工隐患。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棒磨机基础施工中的吊模支撑装置,吊模下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向内凹陷有偶数个第一凹槽,吊模沿其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偶数个与第一凹槽个数相同的贯通吊模上下表面的竖直通道,所述通道相较于第一凹槽的位置设置为远离降板,吊模支撑装置为多个,每个吊模支撑装置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和两个竖直通道,所述吊模支撑装置包括:

横支撑板,其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对第二凹槽,其沿横支撑板长度方向的同一侧面中部均向内朝着第二凹槽槽底倾斜凹陷形成第三凹槽,与第三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另一侧面中部均向内凹陷形成方形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恰好配合有卡合件,其由一体成型的上部方形柱和下部半球形柱构成,所述第四凹槽中设置有配合件,其由一体成型的直角三棱柱和方形块构成竖直剖面为直角梯形的结构,所述方形块上表面向下凹槽形成半球形卡槽,其中一配合件朝向其对应的第三凹槽的侧面底端连接拉绳一端、拉绳另一端水平穿出横支撑板外并可自由拉动,其中一配合件远离其对应的第三凹槽的侧面与其相邻的另一配合件也通过水平拉绳固定连接,当通过拉绳拉动两个配合件使其移动到第三凹槽和第二凹槽时,所述直角三棱柱恰好配合于第三凹槽中,半球形柱恰好配合于方形块的卡槽中,方形柱上部恰好卡合配合于第一凹槽中,所述横支撑板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对滑槽,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竖直通道一一对应且沿横支撑板的宽度方向设置;

定位机构,其恰好位于所述横支撑板内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对移动块、螺杆、一对棘轮和一对齿条,一对移动块分别固定于配合件与直角三棱柱相对的另一侧面且移动块在横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凸出于配合件远离降板的一侧外,所述移动块凸出的部分具有水平通孔,所述通孔具有内螺纹,所述螺杆沿横支撑板长度方向水平穿过一对移动块的通孔内并与通孔的内螺纹相配合,一对棘轮固定套设于一对移动块之间的螺杆上,一对齿条竖直穿过吊模相邻的两个竖直通道内且齿条的下部分别与一对棘轮啮合,齿条的上端凸出于吊模上表面且远离降板的一侧面具有向内凹槽的水平卡合槽;

一对竖支撑板,其设置为下端分别可竖直固定沿一对滑槽滑动、上端凸出于吊模上表面,所述滑槽靠近降板的一端与竖支撑板的下端连接有弹簧,所述竖支撑板的上端靠近降板的一侧面上部上下滑动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板,其朝外的端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卡合槽相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板下底面固定有可压缩的耐磨弹性体。

优选的是,所述横支撑板正下方还设置有辅助板,其固定于降板底模上且内部铰接有一对铰接板,所述铰接板长度方向与横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一致,一对齿条的下端向下延伸穿过横支撑板并穿进辅助板再对应铰接于一对铰接板的一端,一对铰接板的另一端铰接有竖直的一对顶柱下端,所述顶柱上端竖直向上固定于横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铰接板中部铰接于辅助板内。

优选的是,所述铰接板靠近齿条侧的端部还铰接有辅助杆一端,辅助杆另一端竖直铰接有辅助柱下端,辅助柱上端竖直穿出辅助板外并固定于横支撑板下表面,所述辅助杆沿横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中部铰接于辅助板内,一对铰接板对应的一对辅助杆相对设置且位于一对铰接板之间,所述辅助杆设置的位置相对于顶柱的位置远离降板。

优选的是,所述顶柱和辅助柱均由下部的柱体和上部的一对支撑板构成,一对支撑板相对于下部的柱体对称成v型结构,所述支撑板上端均固定有水平的固定板并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横支撑板下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拉绳凸出于横支撑板外的端部固定连接一挡板。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吊模支撑装置通过横支撑板和一对竖支撑板的配合可将吊模的位置牢固固定,还通过辅助板的配合进一步将吊模固定定位,对后续的施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降板及其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横支撑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横支撑板的部分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竖支撑板与齿条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横支撑板与辅助板宽度方向的竖直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横支撑板与辅助板长度方向的竖直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降板,2、吊模,3、降板底模,4、横支撑板,5、卡合件,6、配合件,7、拉绳,8、移动块,9、螺杆,10、棘轮,11、齿条,12、滑槽,13、第三凹槽,14、竖支撑板,15、连接板,16、弹性体,17、辅助板,18、铰接板,19、顶柱,20、辅助杆,21、辅助柱,22、支撑板,2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棒磨机基础施工中的吊模支撑装置,吊模2下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向内凹陷有偶数个第一凹槽,吊模2沿其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偶数个与第一凹槽个数相同的贯通吊模2上下表面的竖直通道,所述通道相较于第一凹槽的位置设置为远离降板1,吊模支撑装置为多个,每个吊模支撑装置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和两个竖直通道,所述吊模支撑装置包括:

横支撑板4,其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对第二凹槽,其沿横支撑板4长度方向的同一侧面中部均向内朝着第二凹槽槽底倾斜凹陷形成第三凹槽13,与第三凹槽13相对的第二凹槽另一侧面中部均向内凹陷形成方形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恰好配合有卡合件5,其由一体成型的上部方形柱和下部半球形柱构成,所述第四凹槽中设置有配合件6,其由一体成型的直角三棱柱和方形块构成竖直剖面为直角梯形的结构,所述方形块上表面向下凹槽形成半球形卡槽,其中一配合件6朝向其对应的第三凹槽13的侧面底端连接拉绳7一端、拉绳7另一端水平穿出横支撑板4外并可自由拉动,其中一配合件6远离其对应的第三凹槽13的侧面与其相邻的另一配合件6也通过水平拉绳7固定连接,当通过拉绳7拉动两个配合件6使其移动到第三凹槽13和第二凹槽时,所述直角三棱柱恰好配合于第三凹槽13中,半球形柱恰好配合于方形块的卡槽中,方形柱上部恰好卡合配合于第一凹槽中,所述横支撑板4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对滑槽12,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竖直通道一一对应且沿横支撑板4的宽度方向设置;

定位机构,其恰好位于所述横支撑板4内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对移动块8、螺杆9、一对棘轮10和一对齿条11,一对移动块8分别固定于配合件6与直角三棱柱相对的另一侧面且移动块8在横支撑板4的宽度方向凸出于配合件6远离降板1的一侧外,所述移动块8凸出的部分具有水平通孔,所述通孔具有内螺纹,所述螺杆9沿横支撑板4长度方向水平穿过一对移动块8的通孔内并与通孔的内螺纹相配合,一对棘轮10固定套设于一对移动块8之间的螺杆9上,一对齿条11竖直穿过吊模2相邻的两个竖直通道内且齿条11的下部分别与一对棘轮10啮合,齿条11的上端凸出于吊模2上表面且远离降板1的一侧面具有向内凹槽的水平卡合槽;

一对竖支撑板14,其设置为下端分别可竖直固定沿一对滑槽12滑动、上端凸出于吊模2上表面,所述滑槽12靠近降板1的一端与竖支撑板14的下端连接有弹簧,所述竖支撑板14的上端靠近降板1的一侧面上部上下滑动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板15,其朝外的端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卡合槽相配合。所述连接板15下底面固定有可压缩的耐磨弹性体16。所述拉绳7凸出于横支撑板4外的端部固定连接一挡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吊模支撑装置是支撑于吊模2下底面与降板底模3之间的,在每一侧的吊模2根据具体情况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吊模支撑装置,每个吊模支撑装置的结构如图2至4所示。初始状态时,根据图2所示的位置,拉绳7的左端位于横支撑板4外并通过连接挡板使其不会进入到横支撑板4内,横支撑板4内仅有供拉绳7自由拉动的通道,直径略大于拉绳7直径即可,两个配合件6之间的拉绳7长度恰好等于配合件6之间的间距,以使得拉动拉绳7时可将两个配合件6一起拉动,同步移动;此时横支撑板4的一对第二凹槽恰好与一对第一凹槽上下相对应且紧贴,一对齿条11恰好竖直位于竖直通道内,且上端凸出于吊模2上方;在横支撑板4位于吊模2下方时,一对竖支撑板14通过拉伸弹簧使其紧抵吊模2的外侧面,竖支撑板14继续拉伸弹簧远离吊模2可使得连接板15向下滑动从而使得连接板15上的凸起卡合进入到齿条11的卡合槽中,且耐磨弹性体16设置为当齿条11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板15向下移动时,可使得连接板15与吊模2上表面之间贴合更紧密;此时卡合件5上端恰好设置为不凸出于第二凹槽外,配合件6位于第四凹槽中,如图3所示,而整个定位机构位于横支撑板4内部,横支撑板4内部设置有供定位机构移动的空腔。当需要将吊模2定位固定时,向左拉动拉绳7,配合件6均向左移动经过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13,由于直角三棱柱斜面的作用,可将卡合件5向上顶出卡合于第一凹槽内,使得吊模2与横支撑板4的位置相对固定,继续向左移动,使得卡合件5下部全部位于卡槽内,而直角三棱柱恰好配合位于第三凹槽13内;在拉绳7拉动的过程中,一对移动块8也跟随一起向左移动,此时穿设于一对移动块8内的螺杆9会发生相对转动,而固定套设于螺杆9上的一对棘轮10也发生转动,棘轮10的转动设置为带动齿条11向下移动,齿条11向下移动从而连接板15结合其上的弹性体16向下紧抵吊模2上表面,而横支撑板4设置为位于降板底模3上表面而不会向下移动,从而吊模2即可牢固固定在其设定的位置上。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横支撑板4正下方还设置有辅助板17,其固定于降板底模3上且内部铰接有一对铰接板18,所述铰接板18长度方向与横支撑板4的宽度方向一致,一对齿条11的下端向下延伸穿过横支撑板4并穿进辅助板17再对应铰接于一对铰接板18的一端,一对铰接板18的另一端铰接有竖直的一对顶柱19下端,所述顶柱19上端竖直向上固定于横支撑板4的下表面,所述铰接板18中部铰接于辅助板17内。

所述铰接板18靠近齿条11侧的端部还铰接有辅助杆20一端,辅助杆20另一端竖直铰接有辅助柱21下端,辅助柱21上端竖直穿出辅助板17外并固定于横支撑板4下表面,所述辅助杆20沿横支撑板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中部铰接于辅助板17内,一对铰接板18对应的一对辅助杆20相对设置且位于一对铰接板18之间,所述辅助杆20设置的位置相对于顶柱19的位置远离降板1。

所述顶柱19和辅助柱21均由下部的柱体和上部的一对支撑板22构成,一对支撑板22相对于下部的柱体对称成v型结构,所述支撑板22上端均固定有水平的固定板23并通过固定板23固定于横支撑板4下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5和图6所示,设置了辅助板17可对横支撑板4施加向上的顶力,结合竖支撑板14上的连接板15有向下的顶力,两者的共同作用可进一步稳定固定定位吊模2。在上述拉绳7的拉动作用下,齿条11向下移动,从而推动铰接板18右侧向下转动,从而将顶柱19向上顶出,对横支撑板4施加向上的顶力,顶柱19设置有一对且位于横支撑板4靠近降板1的一侧边,对横支撑板4的顶力不均等,因此还设置有辅助杆20和辅助柱21,四个点的顶力更为稳定;铰接板18右侧向下转动时,可将辅助柱21向上顶出,为了使得辅助柱21和顶柱19对横支撑板4的顶出面积较大,受力更均匀,辅助柱21和顶柱19上部设置支撑板22和固定板23,与横支撑板4的接触面积更大。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