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试块培养的智能养护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8306发布日期:2019-02-19 17:4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试块培养的智能养护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试块培养的智能养护室。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标准养护的主要装置是试块标准养护室,标养室面积的大小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为准,其构造是由温湿度测控装置、加温器、加温器、显示仪表和外围护装置组成,通过温湿度测控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温度和温度,自动控制加湿器或加温器来调整养护箱内的温度和湿度,来制造出各类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但最新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对原标准中标准养护室的温度和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的温度20±3℃,湿度为90%以上,修订为与iso试验方法一致的温度20±2℃,湿度为95%以上。由于对标准养护室环境要求的提高,原有的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可能无法实时满足养护室的温度要求。同时,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试块管理的技术暂未出现,影响试块管理员的工作效率。综上所述,目前标准养护室局限于以下几点:

1、虽然目前市面上用于标准养护室的状态监测设备屡见不鲜,但由于养护室内湿度过大,标准养护室的中控设备必须为全封闭式结构,这样给信号的传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管理人员只能进入养护室内部查看数据,智能标准养护室环境数据的现场监测未实现温湿度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测以及超限报警功能。

2、试块信息仅以标签的形式区分,数据不全且易丢失,试块养护完成后无法形成全套的数据记录。

3、目前未有一整套用于施工现场智能标准养护室综合管理的完整技术,天数计算、600度温度累积、异常报警、成套信息收集整理、表单自动生成等一整套标准养护室相关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适应建筑施工领域的实际需求,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试块培养的智能养护室,实现标准养护室环境数据的无线远程监测以及对试块全生命周期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试块培养的智能养护室,所述养护室包括内室和外室,所述外室内设置有恒温恒湿设备、控制面板、无线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内室内设置有待养护试块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内室顶板下方距地面2.2~2.4m位置,并根据养护面积,按每6~10平方米设置一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探测数据,以及用于将本地数据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上位机;所述控制面板还用于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探测数据判断养护室内室温湿度是否偏离正常范围,并在偏离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物联网通信模块和4g通信模块,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探测数据,并将数据通过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发送到物联网系统,或通过所述4g通信模块发送至互联网。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软件报警模块和硬件报警模块,所述控制面板用于在养护室内室温湿度偏离正常范围时,控制所述软件报警模块通过短信向指定人员报警,以及控制所述硬件报警模块闪烁报警。

所述控制面板内设置有试块管理模块,所述试块管理模块包括:

养护室信息模块:用于显示养护室实时温度信息,以及进行温湿度查询和报警信息查询;

试块添加模块:用于添加新试块的信息,并根据新试块的试块类型将其保存在对应的试块类型目录下;

试块管理模块:用于分类型查询各种试块的信息;

表格导出模块:用于根据查询结果,通过报表的形式导出查询对应试块的信息。

所述养护室信息模块包括:

实时温湿度模块:用于显示养护室的实时温湿度;

温湿度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检索历史温湿度,形成历史温度统计数据;

报警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查询历史报警信息,形成报警统计数据。

所述智能养护室内还设置有蒸汽快速抽取装置和振动台,所述蒸汽快速抽取装置包括抽风管道和与抽风管道连通的管道风机,所述管道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室内,所述抽风管道的进风口与内室相通,排风口设置在智能养护室外;所述恒温恒湿设备包括:空调机和加湿器,所述空调机的出风口和加湿器的喷雾口分别与所述内室相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一种标准养护室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养护室温温湿度的远程监控,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了养护室环境在正常范围内,对混凝土试件破坏度降到最低,此系统还实现了混凝土试块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自动提醒,报表一键生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试块养护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试块培养的智能养护室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试块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试块培养的智能养护室,所述养护室包括内室1和外室2,所述外室2内设置有恒温恒湿设备、控制面板4、无线通信模块5和报警模块6,所述内室1内设置有待养护试块和温湿度传感器8,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设置在内室1顶板下方距地面2.2~2.4m位置,并根据养护面积,按每6~10平方米设置一组温湿度传感器。

如图2所示,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面板4连接,所述控制面板4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发送的探测数据,以及用于将本地数据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发送至上位机9;控制面板还具有调节数据读取及发送周期功能;所述控制面板4还用于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的探测数据判断养护室内室1的温湿度是否偏离正常范围,并在偏离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6进行报警。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包括物联网通信模块10和4g通信模块11,所述控制面板4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发送的探测数据,并将数据通过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10发送到物联网系统12,或通过所述4g通信模块发送至互联网13。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报警模块6包括软件报警模块14和硬件报警模块15,所述控制面板4用于在养护室内室温湿度偏离正常范围时,控制所述软件报警模块14通过短信向指定人员报警,以及控制所述硬件报警模块15闪烁报警。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内设置有试块管理模块,试块质量管理不仅要保证试块的标准养护环境还有试块的分类和养护时间,本发明还涉及一套试块管理模块,充分减轻项目试块管理员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于录入试块信息、生成试块二维码、试块节点提醒、表格导出功能,试块管理员通过平台录入试块状态信息,上级单位就可以全掌握试块信息。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试块管理模块包括:

养护室信息模块:用于显示养护室实时温度信息,以及进行温湿度查询和报警信息查询;

试块添加模块:用于添加新试块的信息,并根据新试块的试块类型将其保存在对应的试块类型目录下;将试块分成混凝土标准试块列表、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列表、砂浆试块列表、其他类试块列表,试块添加时根据类型录入信息,即可在相应版块查询到试块信息。

试块管理模块:用于分类型查询各种试块的信息;

表格导出模块:用于根据查询结果,通过报表的形式导出查询对应试块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养护室信息模块包括:

实时温湿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监测值,显示养护室的实时温湿度,以保证试块环境规范;

温湿度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检索历史温湿度,形成历史温度统计数据;

报警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查询历史报警信息,形成报警统计数据。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养护室内还设置有蒸汽快速抽取装置16和振动台17,振动台用于振捣试块,所述蒸汽快速抽取装置16包括抽风管道18、和设置在抽风管道上的管道风机19和电动阀24,所述管道风机19设置在所述外室2内,所述抽风管道18的进风口与内室1相通,排风口设置在智能养护室外;通过设置蒸汽快速抽取装置,当进行试块存取时,可以打开电动阀24,通过管道风机19对内室进行抽气,以减少室内蒸汽,保证视野,方便进行试块存取。此外,抽风管道的进风口还可以与外室2相通,以对外室进行抽气,减少外室湿度,而且,外室2和内室1均设置有位于顶部的风口25,抽风管道的进风口设置在外室和内室的风口下方。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恒温恒湿设备包括:空调机20和加湿器21,所述空调机20的出风口22和加湿器21的喷雾口23分别与所述内室1相通。此外,以6000×3000的养护室尺寸为例,恒温恒湿设备选用规格如下:管道式排气扇dpt15-45h,风量:550m3/h;风压:255pa;功率:107w;噪音:29db.电源电压:380v3相4线,制冷输入:1.5kw;制冷量:3700w;加热输入:2kw;加热量:4500w;风机风量:950m3;加湿器功率:0.3kw。

本发明通过设置于上位机无线连接的控制面板,可以实时监测养护室内温湿度,依托系统的开放式架构,为项目其他管理系统或政府监测机构提供实时数据,方便查询和管理。温湿度的实时监测报警,有效保证养护室的环境在正常范围之内,保证养护室运行正常和试块质量。建立后台数据库存储历史数据,方便后期对环境数据的反查,为质量问题回溯提供依据。按照权限为项目各方提供报警和查询权限,提供实时准确的环境数据,实现试块管理的协同监督,方便项目管理。本发明仅在检测及试块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不涉及养护室温湿度控制设备的控制原理。当养护室数据发生异常时,管理人员通过收到的信息及时到现场处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