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式黏滞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5375发布日期:2019-01-18 23:1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墙式黏滞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减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墙式黏滞阻尼器。



背景技术:

墙型黏滞阻尼器在国际上尤其是日本研究较为深入,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开展较晚,市面已有一些墙型黏滞阻尼器,但是多数仍然存在问题:1.目前已有的墙型黏滞阻尼器大多是开口式,开口式大多数出力较小,若需要大吨位的阻尼器,往往尺寸过大,能效比较差。2.已有的墙型黏滞阻尼器当地震或风荷载方向与内钢板走向不一致时,内钢板易于发生横向弯折变形,轻则导致阻尼墙耗能能力降低,重则导致阻尼墙完全破坏,失去耗能能力。3.开口式的墙型黏滞阻尼器在加载过程中,黏滞材料受到挤压往往会产生气泡,使阻尼器出力不稳定,影响阻尼力的大小。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出力较大且稳定,防止变形损坏的墙型黏滞阻尼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墙式黏滞阻尼器,该阻尼器强度大,工作稳定可靠,设置的储液体可以减小剪切钢板在运动时产生的气泡,使阻尼器出力更加稳定。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墙式黏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沿宽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储液体,储液体与箱体内腔连通,所述箱体内设置阻尼粘滞液体,箱体内置的隔板将箱体分为相互连通的两个腔室;上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设置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剪切钢板,两块剪切钢板伸入箱体内,并通过隔板相间隔,两块剪切钢板相对的板面分别设有限位块,限位块抵靠接触于相应的隔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块所述剪切钢板沿宽度方向两端均设有挡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块剪切钢板与上连接板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一加劲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表面设有第二加劲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体呈侧面开口的矩形柱状,且储液体的开口部分与箱体两端的开口部一体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可靠,在使用时,箱体内部设置的剪切钢板可以增大出力,相同条件下减小设计的剪切尺寸;挡板在做剪切运动时可以增大出力方式,同时与限位块起到限平衡剪切钢板的作用;第二加劲肋防止墙型阻尼器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平面外变形;第一加劲肋使剪切板在运动时发生弯曲,防止阻尼器变形损坏;储液体可以减小剪切钢板在运动时产生的气泡,使阻尼器出力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产品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4中,包括上连接板1、第一加劲肋2、箱体3、挡板4、限位块5、阻尼粘滞液体6、第二加劲肋7、储液体8、剪切钢板9、隔板10等。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墙式黏滞阻尼器,包括箱体3,箱体3沿宽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储液体8,储液体8与箱体3内腔连通,所述箱体3内设置阻尼粘滞液体6,箱体3内置的隔板10将箱体分为相互连通的两个腔室;上连接板1的底面固定设置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剪切钢板9,两块剪切钢板9伸入箱体3内,并通过隔板10相间隔,两块剪切钢板9相对的板面分别设有限位块5,限位块5抵靠接触于相应的隔板10上。

每块所述剪切钢板9沿宽度方向两端均设有挡板4。

每块剪切钢板9与上连接板1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一加劲肋2。

箱体3表面设有第二加劲肋7。

储液体8呈侧面开口的矩形柱状,且储液体8的开口部分与箱体3两端的开口部一体连接。

本发明产品中隔板10与限位装置可以防止剪切钢板9平面内弯曲,同时在两端部增加了储液体8,可以有效防止剪切钢板9在运动时产生多余气泡,使得阻尼器出力稳定。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改变剪切钢板9的厚度,剪切钢板9的尺寸以及内部隔板10的数量改变阻尼器的吨位和性能,具有简单易改造的性能可适应不同的需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建筑减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墙式黏滞阻尼器,包括箱体,箱体沿宽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储液体,储液体与箱体内腔连通,所述箱体内设置阻尼粘滞液体,箱体内置的隔板将箱体分为相互连通的两个腔室;上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设置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剪切钢板,两块剪切钢板伸入箱体内,并通过隔板相间隔,两块剪切钢板相对的板面分别设有限位块,限位块抵靠接触于相应的隔板上。该阻尼器强度大,工作稳定可靠,设置的储液体可以减小剪切钢板在运动时产生的气泡,使阻尼器出力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权;王山山;安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泰了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06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