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粘滞阻尼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9477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U型粘滞阻尼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阻尼墙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耗能减震的粘滞阻尼墙。



背景技术:

耗能减震技术是把结构的某些非承重构件设计成耗能构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设置消能部件;在风或者小震时,结构处于弹性状态,消能部件或者消能构件能增大结构的刚度;大震时,能部件或者消能构件能产生较大的阻尼,消耗地震的能量,从而减小主体结构的动力反应,避免主体结构产生大的塑性变形而遭受破坏;目前已经开发运用的耗能装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位移型,位移型主要有防屈曲支撑、软钢剪切钢板阻尼墙等,另一类是速度型的,速度型的主要有粘滞阻尼器、粘滞钢板墙等。

粘滞阻尼墙是一种速度型阻尼器,由内钢板固定在上层楼面,两块外板固定在下层楼面。当结构受到地震或风作用时,上下楼面的运动速度不同,导致内钢板和外钢板产生相对速度。内外钢板之间的速度梯度使粘滞材料产生阻尼,从而使结构的阻尼增大,降低结构的动力反应;它的优点有很多,对小位移或者大位移都有效,循环性能好,地震后复位性能好,对风震和地震作用都有效,可满足高层风载荷舒适度和抗震的要求,无需保养,可用于抗震加固和震后修复。

粘滞阻尼墙属于速度相关型阻尼器,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在小震作用下有很好的加速度及楼层剪力控制效果,而位移相关型阻尼器在大震作用下有很好的位移控制效果,为实现稳定良好的楼层加速度、层间位移以及楼层剪力的减震效果,组合速度相关型和位移相关型效果会更好。

因此,基于上述难题,需要设计一种U型粘滞阻尼墙,实现速度型和位移型的组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难题,提出一种U型粘滞阻尼墙,用于实现速度型和位移型的组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型粘滞阻尼墙,包括上部连接钢板、U型连接板、内部钢板、外部钢板、底部连接板,所述上部连接钢板固定于上层建筑的底部,所述底部连接板固定于下层建筑的底部,所述底部连接板上安装外部钢板形成箱体,所述上部连接钢板与外部钢板之间通过两侧的U型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部连接钢板的中部固定连接内部钢板,所述外部钢板和底部连接板形成的箱体内充满粘滞材料。

所述内部钢板采用阶梯形折弯板。

当结构受到地震或风作用,内部钢板和外部钢板产生相对速度时,所述内部钢板与外部钢板之间的速度梯度使粘滞材料产生阻尼,从而使结构的阻尼增大,降低结构的动力反应。

当大地震时,所述内部钢板与外部钢板之间由U型连接板的刚度来控制位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U型板连接上部连接钢板和外部钢板,在大震作用下,能很好的控制位移,U型板加工安装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U型粘滞阻尼墙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沿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U型粘滞阻尼器,包括上部连接钢板1、U型连接板2、内部钢板3、粘滞材料4、外部钢板5、底部连接板6。上部连接钢板1固定于上层建筑的底部,U型连接板2固定在上部连接钢板1和外部钢板3间,内部钢板3固定在上部连接钢板1的中部,粘滞材料4充满于外部钢板5和底部连接板6形成的箱体内,外部钢板5安装在底部连接板6上,底部连接板6固定于下层建筑的底部。

内部钢板3采用阶梯形折弯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内部钢板固定在上层楼面,两块外部钢板固定在下层楼面。当结构受到地震或风作用时,上下楼面的运动速度不同,导致内部钢板和外部钢板产生相对速度。内、外钢板之间的速度梯度使粘滞材料产生阻尼,从而使结构的阻尼增大,降低结构的动力反应,当大震时,U型板就能有一定刚度,就能很好的控制位移。

本发明的阻尼器的使用过程:

U型粘滞阻尼墙(UVFD)是当小震时,粘滞阻尼墙中的粘滞材料产生阻尼,使结构的阻尼增大,降低结构的动力反应,当大震时,开始时粘滞材料产生阻尼,当U型板上的腰孔到极限位置是,U型板提供刚度,控制好位移。

UVFD是速度相关型和位移相关型的组合阻尼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