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砌块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8390发布日期:2019-02-19 17:4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型砌块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预制砌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强型砌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预制砌块一般是整体利用模框浇筑形成,浇筑后拆卸模框,但整体强度偏低,为了加固导致砂浆量较大,同时还会在中部增加肋条以加固,导致内部保温层较小,达不到很好的保温效果,且由于砂浆自身特征,导致极易脆裂,砌筑后的墙体稳定性较差。

现有申请号为201710467178.0,名称为“一种带钢骨架结构的加强型砌块及其制作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提供了一种带钢骨架结构的加强型砌块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预制砌块强度偏低的问题。该砌块在传统砌块内部增加钢骨架,且钢骨架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加强座,且加强座上形成砂浆盒能稳定固定砂浆,以提高整体强度,但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钢骨架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加强座,因此连接部位过多,整体结构复杂以及稳定性差;

2、钢骨架中部强度偏低,容易受挤压导致砂浆脆裂,因此横向抗冲击力较差;

3、加强座包括依次连接的工字钢,竖向结构不稳定,因此竖向承载力较差。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制作方便、结构简单、整体强度更高,且抗冲击力和承载力更强的加强型砌块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强型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的本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矩形筒状结构,且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壁板,以及相互平行的两块肋板,且两块壁板和两块肋板合围形成矩形孔状保温孔,所述的本体内设有钢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骨架包括矩形筒状结构的外钢筒和内钢筒,外钢筒包括四块依次连接的外钢板,内钢筒包括四块依次连接的内钢板,外钢筒位于内钢筒外侧,且四块外钢板分别与四块内钢板平行设置,所述的外钢板和内钢板上具有若干“工”字形切割线,切割线包括一道竖线和两道相互平行的横线,且竖线两端分别与两道横线中部垂直连接,且竖线与四块外钢板和四块内钢板平行设置,所述的外钢筒四角位置各具有一个所述的切割线,且外钢筒四角位置的切割线上的竖线位于相邻两块外钢板连接处,所述的外钢板沿对应的切割线切割,且对应位置的外钢板内翻并形成两块相互平行的外挡板,切割线位置对应的外钢板上形成外砂浆口,所述的内钢板沿对应的切割线切割,且对应位置的内钢板外翻并形成两块相互平行的内挡板,切割线位置对应的内钢板上形成内砂浆口,外挡板内侧边和内挡板内侧边分别与外钢板和内钢板连接,外挡板外侧边和内挡板外侧边分别抵在内钢板外侧面和外钢板内侧面上,所述的外砂浆口与内砂浆口依次错位设置,且若干外挡板一侧分别与若干内挡板一侧贴合固定,还包括位于外钢筒和内钢筒之间,并为矩形框架结构的上钢板和下钢板,上钢板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内侧面相抵,上钢板底面分别与若干外挡板上侧边和内挡板上侧边相抵,下钢板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内侧面相抵,下钢板顶面分别与若干外挡板下侧边和内挡板下侧边相抵,还包括若干长度方向与竖线平行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钢板和下钢板固定,所述的内钢板、上钢板、下钢板和相邻的两块外挡板合围形成外砂浆盒,外砂浆盒开口处为所述的外砂浆口,所述的外钢板、上钢板、下钢板和相邻的两块内挡板合围形成内砂浆盒,内砂浆盒开口处为所述的内砂浆口,所述的外砂浆盒和内砂浆盒内均一体浇筑有连接砂浆,且前侧和后侧的外钢板和内钢板外侧覆盖连接砂浆并形成所述的两块壁板,左侧和右侧的外钢板和内钢板外侧覆盖连接砂浆并形成所述的两块肋板。

由于钢骨架包括矩形筒状结构的外钢筒和内钢筒,且外钢筒和内钢筒均为一体结构,相对对比文件的钢骨架来说,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性和强度更高,制作十分方便;且利用外钢筒和内钢筒依次切割并弯折,以形成外挡板和内挡板,并配合上钢板和下钢板,以分别形成错位分布的外砂浆盒和内砂浆盒,浇筑连接砂浆后,能牢固固定砂浆在钢骨架内,以提高砌块稳定性;由于外挡板和内挡板在竖向形成筋板结构,因此能显著提高竖向承载力;且保温孔内能浇筑更多的保温层,使得保温层厚度更大,保温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加强型砌块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若干杆状拉杆和若干杆状推杆,拉杆分别垂直穿过相互平行的两块外钢板,并螺接螺帽固定,并相互拉紧相互平行的两块外钢板,推杆分别垂直穿过相互平行的两块内钢板,并螺接螺帽固定,且推杆上还螺接有两块推块,且两块推块分别抵在相互平行的两块内钢板相对一侧。

设置拉杆拉紧两块外钢板,设置推杆抵住两块内钢板,以提高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横向抗冲击力,且保温层能与拉杆和推杆稳定连接,以提高保温层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加强型砌块中,所述的支撑架还包括若干位于保温孔内的杆状套杆,套杆长度方向分别与拉杆和推杆垂直,并与外钢板和内钢板平行,套杆上设有一道长度方向与套杆长度方向平行的筋孔,以及若干道开孔方向相互平行的横孔和若干道开孔方向相互平行的纵孔,所述的筋孔开孔方向、横孔开孔方向和纵孔开孔方向依次垂直设置,且横向设置的若干根拉杆或若干根推杆分别穿入若干道横孔,纵向设置的若干根拉杆或若干根推杆分别穿入若干道纵孔。

设置杆套能稳定连接拉杆和推杆,同时筋孔能配合穿入钢筋,以提高砌筑形成的墙体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加强型砌块中,所述的钢骨架上下两侧各设有两根条形槽钢,槽钢垂直弯折形成首段、中段和末段,首段和末段相互平行,并位于两块壁板内,中段分别与首段和末段垂直,并位于肋板内,且槽钢包括底板和两块分别与底板两侧垂直连接的侧板,两块侧板相反的一侧分别与外钢板内侧面和内钢板外侧面贴合固定,位于钢骨架上侧的槽钢的底板与上钢板平行间隔设置,且槽钢和上钢板合围形成方管状结构,位于钢骨架下侧的槽钢的底板与下钢板平行间隔设置,且槽钢和下钢板合围形成方管状结构,且位于钢骨架上侧的两根槽钢端部间隔设置,并形成两个位于两块壁板上侧中部的过浆口,且位于钢骨架下侧的两根槽钢端部间隔设置,并形成两个位于两块壁板下侧中部的过浆口。

设置槽钢能进一步提高转角位置强度,同时利用过浆口能使连接砂浆充满整个钢骨架。

在上述的一种加强型砌块中,所述的连接杆具有四根,且四根连接杆分别位于外钢筒和内钢筒合围空间的四角位置上。

因此整体稳定性更高。

在上述的一种加强型砌块中,所述的外挡板外侧边与内钢板外侧面焊接固定,内挡板外侧边与外钢板内侧面焊接固定,上钢板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内侧面焊接固定,下钢板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内侧面焊接固定。

因此整体强度更高。

一种用于加强型砌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外钢板沿对应的切割线切割,且对应位置的外钢板内翻并形成两块相互平行的外挡板,将内钢板沿对应的切割线切割,且对应位置的内钢板外翻并形成两块相互平行的内挡板;

步骤二,将外钢筒套在内钢筒外侧,使外挡板外侧边和内挡板外侧边分别抵在内钢板外侧面和外钢板内侧面上,使若干外挡板一侧分别与若干内挡板一侧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步骤三,将拉杆分别垂直穿过相互平行的两块外钢板,并螺接螺帽固定,并相互拉紧相互平行的两块外钢板,将推杆分别垂直穿过相互平行的两块内钢板,并螺接螺帽固定,旋转推块,使两块推块分别抵在相互平行的两块内钢板相对一侧,且横向设置的若干根拉杆或若干根推杆分别穿入若干道横孔,纵向设置的若干根拉杆或若干根推杆分别穿入若干道纵孔,以使拉杆和推杆与套杆固定;

步骤四,将外挡板外侧边与内钢板外侧面焊接固定,内挡板外侧边与外钢板内侧面焊接固定;

步骤五,将上钢板置于外钢筒和内钢筒之间,下钢板置于外钢筒和内钢筒之间,使上钢板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内侧面相抵,上钢板底面分别与若干外挡板上侧边和内挡板上侧边相抵,下钢板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内侧面相抵,下钢板顶面分别与若干外挡板下侧边和内挡板下侧边相抵,将连接杆分别穿过上钢板和下钢板,并螺接螺帽固定,使连接杆顶端和底端分别拉紧上钢板和下钢板;

步骤六,将上钢板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内侧面焊接固定,下钢板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内侧面焊接固定;

步骤七,将两根槽钢置于钢骨架上侧,另外两根槽钢置于钢骨架下侧,使槽钢的首段和末段位于两块壁板内,中段位于肋板内,且两块侧板相反的一侧分别与外钢板内侧面和内钢板外侧面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使槽钢和上钢板合围形成方管状结构,使槽钢和下钢板合围形成方管状结构,且两根槽钢端部间隔设置,并形成两个过浆口;

步骤八,将钢骨架放置在槽状模框内,并朝模框内一体浇筑连接砂浆,使连接砂浆通过外砂浆口进入外砂浆盒,通过内砂浆口进入内砂浆盒,且连接砂浆通过过浆口充满槽钢和上钢板合围的空间内,以及槽钢和下钢板合围的空间内,且前侧和后侧的外钢板和内钢板外侧覆盖连接砂浆并形成两块壁板,左侧和右侧的外钢板和内钢板外侧覆盖连接砂浆并形成两块肋板。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方便制作本砌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钢骨架包括矩形筒状结构的外钢筒和内钢筒,且外钢筒和内钢筒均为一体结构,相对对比文件的钢骨架来说,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性和强度更高,制作十分方便;

2、且利用外钢筒和内钢筒依次切割并弯折,以形成外挡板和内挡板,并配合上钢板和下钢板,以分别形成错位分布的外砂浆盒和内砂浆盒,浇筑连接砂浆后,能牢固固定砂浆在钢骨架内,以提高砌块稳定性;

3、由于外挡板和内挡板在竖向形成筋板结构,因此能显著提高竖向承载力;

4、且保温孔内能浇筑更多的保温层,使得保温层厚度更大,保温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砌块俯视图。

图2是钢骨架俯视剖视图。

图3是钢骨架拆卸槽钢后的俯视图。

图4是钢骨架俯视图。

图5是槽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外钢筒未切割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中,

1、本体;11、壁板;12、肋板;13、保温孔;

2、外钢筒;21、外钢板;22、外挡板;23、外砂浆口;24、外砂浆盒;

3、内钢筒;31、内钢板;32、内挡板;33、内砂浆口;34、内砂浆盒;

4、切割线;41、竖线;42、横线;

5、上钢板;51、下钢板;52、连接杆;

6、拉杆;61、螺帽;62、推杆;63、推块;

7、套杆;71、筋孔;72、横孔;73、纵孔;

8、槽钢;81、首段;82、中段;83、末段;84、底板;85、侧板;86、过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发明一种加强型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本体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矩形筒状结构,且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壁板11,以及相互平行的两块肋板12,且两块壁板11和两块肋板12合围形成矩形孔状保温孔13,本体1内设有钢骨架,钢骨架包括矩形筒状结构的外钢筒2和内钢筒3,外钢筒2包括四块依次连接的外钢板21,内钢筒3包括四块依次连接的内钢板31,外钢筒2位于内钢筒3外侧,且四块外钢板21分别与四块内钢板31平行设置,外钢板21和内钢板31上具有若干“工”字形切割线4,切割线4包括一道竖线41和两道相互平行的横线42,且竖线41两端分别与两道横线42中部垂直连接,且竖线41与四块外钢板21和四块内钢板31平行设置,外钢筒2四角位置各具有一个切割线4,且外钢筒2四角位置的切割线4上的竖线41位于相邻两块外钢板21连接处,外钢板21沿对应的切割线4切割,且对应位置的外钢板21内翻并形成两块相互平行的外挡板22,切割线4位置对应的外钢板21上形成外砂浆口23,内钢板31沿对应的切割线4切割,且对应位置的内钢板31外翻并形成两块相互平行的内挡板32,切割线4位置对应的内钢板31上形成内砂浆口33,外挡板22内侧边和内挡板32内侧边分别与外钢板21和内钢板31连接,外挡板22外侧边和内挡板32外侧边分别抵在内钢板31外侧面和外钢板21内侧面上,外砂浆口23与内砂浆口33依次错位设置,且若干外挡板22一侧分别与若干内挡板32一侧贴合固定,还包括位于外钢筒2和内钢筒3之间,并为矩形框架结构的上钢板5和下钢板51,上钢板5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31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21内侧面相抵,上钢板5底面分别与若干外挡板22上侧边和内挡板32上侧边相抵,下钢板51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31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21内侧面相抵,下钢板51顶面分别与若干外挡板22下侧边和内挡板32下侧边相抵,还包括若干长度方向与竖线41平行的连接杆52,连接杆52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钢板5和下钢板51固定,内钢板31、上钢板5、下钢板51和相邻的两块外挡板22合围形成外砂浆盒24,外砂浆盒24开口处为外砂浆口23,外钢板21、上钢板5、下钢板51和相邻的两块内挡板32合围形成内砂浆盒34,内砂浆盒34开口处为内砂浆口33,外砂浆盒24和内砂浆盒34内均一体浇筑有连接砂浆,且前侧和后侧的外钢板21和内钢板31外侧覆盖连接砂浆并形成两块壁板11,左侧和右侧的外钢板21和内钢板31外侧覆盖连接砂浆并形成两块肋板12。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若干杆状拉杆6和若干杆状推杆62,拉杆6分别垂直穿过相互平行的两块外钢板21,并螺接螺帽61固定,并相互拉紧相互平行的两块外钢板21,推杆62分别垂直穿过相互平行的两块内钢板31,并螺接螺帽61固定,且推杆62上还螺接有两块推块63,且两块推块63分别抵在相互平行的两块内钢板31相对一侧。支撑架还包括若干位于保温孔13内的杆状套杆7,套杆7长度方向分别与拉杆6和推杆62垂直,并与外钢板21和内钢板31平行,套杆7上设有一道长度方向与套杆7长度方向平行的筋孔71,以及若干道开孔方向相互平行的横孔72和若干道开孔方向相互平行的纵孔73,筋孔71开孔方向、横孔72开孔方向和纵孔73开孔方向依次垂直设置,且横向设置的若干根拉杆6或若干根推杆62分别穿入若干道横孔72,纵向设置的若干根拉杆6或若干根推杆62分别穿入若干道纵孔73。钢骨架上下两侧各设有两根条形槽钢8,槽钢8垂直弯折形成首段81、中段82和末段83,首段81和末段83相互平行,并位于两块壁板11内,中段82分别与首段81和末段83垂直,并位于肋板12内,且槽钢8包括底板84和两块分别与底板84两侧垂直连接的侧板85,两块侧板85相反的一侧分别与外钢板21内侧面和内钢板31外侧面贴合固定,位于钢骨架上侧的槽钢8的底板84与上钢板5平行间隔设置,且槽钢8和上钢板5合围形成方管状结构,位于钢骨架下侧的槽钢8的底板84与下钢板51平行间隔设置,且槽钢8和下钢板51合围形成方管状结构,且位于钢骨架上侧的两根槽钢8端部间隔设置,并形成两个位于两块壁板11上侧中部的过浆口86,且位于钢骨架下侧的两根槽钢8端部间隔设置,并形成两个位于两块壁板11下侧中部的过浆口86。连接杆52具有四根,且四根连接杆52分别位于外钢筒2和内钢筒3合围空间的四角位置上。外挡板22外侧边与内钢板31外侧面焊接固定,内挡板32外侧边与外钢板21内侧面焊接固定,上钢板5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31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21内侧面焊接固定,下钢板51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31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21内侧面焊接固定。

由于钢骨架包括矩形筒状结构的外钢筒2和内钢筒3,且外钢筒2和内钢筒3均为一体结构,相对对比文件的钢骨架来说,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性和强度更高,制作十分方便;且利用外钢筒2和内钢筒3依次切割并弯折,以形成外挡板22和内挡板32,并配合上钢板5和下钢板51,以分别形成错位分布的外砂浆盒24和内砂浆盒34,浇筑连接砂浆后,能牢固固定砂浆在钢骨架内,以提高砌块稳定性;由于外挡板22和内挡板32在竖向形成筋板结构,因此能显著提高竖向承载力;且保温孔13内能浇筑更多的保温层,使得保温层厚度更大,保温效果更好。

一种用于加强型砌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外钢板21沿对应的切割线4切割,且对应位置的外钢板21内翻并形成两块相互平行的外挡板22,将内钢板31沿对应的切割线4切割,且对应位置的内钢板31外翻并形成两块相互平行的内挡板32;

步骤二,将外钢筒2套在内钢筒3外侧,使外挡板22外侧边和内挡板32外侧边分别抵在内钢板31外侧面和外钢板21内侧面上,使若干外挡板22一侧分别与若干内挡板32一侧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步骤三,将拉杆6分别垂直穿过相互平行的两块外钢板21,并螺接螺帽61固定,并相互拉紧相互平行的两块外钢板21,将推杆62分别垂直穿过相互平行的两块内钢板31,并螺接螺帽61固定,旋转推块63,使两块推块63分别抵在相互平行的两块内钢板31相对一侧,且横向设置的若干根拉杆6或若干根推杆62分别穿入若干道横孔72,纵向设置的若干根拉杆6或若干根推杆62分别穿入若干道纵孔73,以使拉杆6和推杆62与套杆7固定;

步骤四,将外挡板22外侧边与内钢板31外侧面焊接固定,内挡板32外侧边与外钢板21内侧面焊接固定;

步骤五,将上钢板5置于外钢筒2和内钢筒3之间,下钢板51置于外钢筒2和内钢筒3之间,使上钢板5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31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21内侧面相抵,上钢板5底面分别与若干外挡板22上侧边和内挡板32上侧边相抵,下钢板51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31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21内侧面相抵,下钢板51顶面分别与若干外挡板22下侧边和内挡板32下侧边相抵,将连接杆52分别穿过上钢板5和下钢板51,并螺接螺帽61固定,使连接杆52顶端和底端分别拉紧上钢板5和下钢板51;

步骤六,将上钢板5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31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21内侧面焊接固定,下钢板51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与四块内钢板31外侧面和四块外钢板21内侧面焊接固定;

步骤七,将两根槽钢8置于钢骨架上侧,另外两根槽钢8置于钢骨架下侧,使槽钢8的首段81和末段83位于两块壁板11内,中段82位于肋板12内,且两块侧板85相反的一侧分别与外钢板21内侧面和内钢板31外侧面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使槽钢8和上钢板5合围形成方管状结构,使槽钢8和下钢板51合围形成方管状结构,且两根槽钢8端部间隔设置,并形成两个过浆口86;

步骤八,将钢骨架放置在槽状模框内,并朝模框内一体浇筑连接砂浆,使连接砂浆通过外砂浆口23进入外砂浆盒24,通过内砂浆口33进入内砂浆盒34,且连接砂浆通过过浆口86充满槽钢8和上钢板5合围的空间内,以及槽钢8和下钢板51合围的空间内,且前侧和后侧的外钢板21和内钢板31外侧覆盖连接砂浆并形成两块壁板11,左侧和右侧的外钢板21和内钢板31外侧覆盖连接砂浆并形成两块肋板1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壁板11、肋板12、保温孔13、外钢筒2、外钢板21、外挡板22、外砂浆口23、外砂浆盒24、内钢筒3、内钢板31、内挡板32、内砂浆口33、内砂浆盒34、切割线4、竖线41、横线42、上钢板5、下钢板51、连接杆52、拉杆6、螺帽61、推杆62、推块63、套杆7、筋孔71、横孔72、纵孔73、槽钢8、首段81、中段82、末段83、底板84、侧板85、过浆口8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