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1328发布日期:2019-04-29 14:3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填充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墙体按照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非承重墙之分,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凡分隔内部空间、且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为隔墙,主要悬挂于外部骨架间的轻质墙称幕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则称框架填充墙,也就是所说的填充墙,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重量由梁柱承担,填充墙不承重,填充墙的砌体可采用加气砼砌块、多孔砖、灰砂砖、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在建筑体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属于房屋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类墙体结构。

现代的填充墙及填充墙的施工工艺一般只针对于单层墙而言,单层墙隔音效果有限,很多时候,如果有住户需要建造双层墙时,往往需要在原墙的基础上,再砌筑一道,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容易碰触到原墙,继而非常影响原墙的完整度,也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而同时建筑内外双墙的施工方式尚处于不完善的状态,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所述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的工序为:(1)测量放线;(2)施工准备;(3)排砖撂底和砌筑墙体;(4)上模;(5)砼浇筑;(6)补砌;(7)验收,所述测量放线包括底层墙体放线、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以及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所述施工准备包括选砖、基础面处理、确定内外双墙砌筑位置及搅拌砂浆,所述排砖撂底具体为基底排砖及基底砖样加固,所述砌筑墙体为交叠步砖和植筋,所述上模为制备模样、装模、固模和拆模,所述砼浇筑具体为混凝土浇筑入模至塑化,所述补砌具体为墙面填缝、补缝处理。

优选的,所述测量放线的具体步骤如下:

a、底层墙体放线:根据基础轴线控制点对墙体轴线施测,确定施测的轴线与基础墙的轴线为吻合状态,施测次数为重复三到五次,避免误差;

b、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根据施工现场设置的基准控制点和结构施工预留的放线洞口,使用专用垂准仪对各楼层预留的基准点和轴线位置进行校核,再用激光经纬仪进行楼层内的细部控制线的引测;

c、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采用50米钢卷尺竖向传递,每层必须经交圈闭合检查,误差不超过5mm,交叉利用水准仪测放出每个楼层的建筑50cm线或1米线,做好油漆标记,并弹好黑线;

d、自控制轴线引测出外墙、隔墙及内墙等位置控制线,门窗洞口、水电设备预留洞口的位置线,在砼墙柱上做1米标高线。

优选的,所述施工准备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a、选砖。

b、基础面处理,施工前,对基础面进行最后洒水,洒水程度为基础面呈潮湿、不积水状态;

c、确定内外双墙砌筑位置:对内外双墙的位置进行划线确定,并钉预埋钢钉;

d、搅拌以制备水泥砂浆a和水泥砂浆b。

优选的,所述施工准备中的选砖部分,选用以下三种砖:规格为390×190×190mm的空心砖a、规格为190×190×80mm的空心砖b和规格为50×115×220mm的水泥实心砖c。

优选的,所述施工准备中的基础面处理具体为:在工程前一到两天,去除基础面杂屑,并采用砂纸平整基础面,早晚两次浇水湿润,水为洁净水。

优选的,所述搅拌砂浆具体实施步骤为:

a、所选水泥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砂过2-3mm筛,并剔除杂屑,选用砂浆外加剂为掺合料;

b、按重量比计,水泥砂浆a中,水泥:砂:砂浆外加剂=2:2:1,水泥砂浆b中,水泥:砂:砂浆外加剂=2:3:1;

c、将砂投入搅拌机,搅拌机以3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环向均匀加入水泥,搅拌10min后,加入砂浆外加剂,搅拌5-8min后加水,搅拌机转速提升到400-450r/min,搅拌时长为半个小时;

d、所得水泥砂浆a和水泥砂浆b在拌合后,3-4h用完,若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所得水泥砂浆a和水泥砂浆b需在拌合后2-3h内用完。

优选的,所述排砖撂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a、基底排砖:内外墙均选用水泥实心砖c堆砌基底,基底高度均为1m,水泥实心砖c之间为交叠布置,且相互之间采用水泥砂浆a填实,并保证砖外水泥砂浆a所形成的砂浆层均匀平整,内外墙基底之间留1-1.2cm间隙;

b、基底砖样加固:基底零水平线上0.5m高度范围内,外部用水泥砂浆b砌层,厚度为1cm,内外墙基底之间缝隙砌层采用振捣的方式充填水泥砂浆b,基底完工后,5-7天后进行后续施工工作。

优选的,所述砌筑墙体的具体施工步骤为:

(1)外墙选用空心砖a砌筑,内墙选用空心砖b砌筑,砌筑时要对孔、错缝反砌,交叠步砖,砌筑操作时要采用“三一”砌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压”,内外墙砌筑层之间留5-8cm间隙;

(2)在砌筑的过程中,在内外墙砌筑层之间的间隙中,采用水泥砂浆a同步加固木板,板材厚度为5-7cm;

(3)水平灰缝挖制在7-12mm范围内,立灰缝小于13-15mm,采用水泥砂浆a填实,主缝采用水泥砂浆b填实;

(4)内墙、外墙均架设圈梁、过梁钢筋,并在所留门洞超过2.1m时,加设构造柱,该过程具体如下:

a、构造柱必须与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成一个整体,以形成一个水平封闭的框架;

b、墙体砌到圈梁底标高,对墙顶进行稀浆刮浆,以封闭墙边灰缝,减少漏浆;

c、在墙顶上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沿受力钢筋错开;

d、圈梁钢筋置于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应相互交圈,转角处均加45°角筋加强,圈梁钢筋绑扎完后,在圈梁钢筋的下方及侧边均绑扎水泥砂浆b所铸垫块;

e、过梁钢筋绑扎,在门洞口边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墙柱时,采取预制过梁,而门洞口边一侧有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墙柱时,采用现浇过梁;

(5)内外墙砌筑时,每隔30cm,需要在内外墙之间的上平面横向且平行架设钢筋,并用水泥砂浆b砌筑加固。

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具体实施工序为:

a、制备模样:选用2-3cm板厚的轻木板材为模板;

b、装模:在构造柱或边框两侧面与墙体连接处竖向粘贴双面胶条,并粘连模板加固;

c、固模:每间隔60cm设置对拉杆,预留对拉杆洞,模板外侧加设2-3根木枋,对拉杆处用一横木枋加膨胀螺栓拧紧,模板边框采用卡具固定;

d、圈梁、压顶位置处的模板采用15mm厚夹板,每侧均设置2-3根木枋,由铁卡具卡牢;

e、拆模:上模后10-15天拆模。

优选的,所述砼浇筑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在浇捣时用锤敲击柱模外侧,圈梁及压顶和过梁浇筑时,用小型震动棒震捣,上平口搓板搓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通过将传统的单一层填充墙建造方式调整为新式的内外层(三层)填充墙建造方式,摆脱了在原墙基础上进行补充隔音墙的施工麻烦和施工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原墙不慎倒塌或原墙不慎刮伤),能够保证填充墙本身具有非常高的三层墙体强度,且内外墙之间间隙通过加固木板,来达到高水平的隔音目的,使得在原本三层墙体的隔音前提下,进一步地提高了整面填充墙的隔音效果,且内外墙之间具有充分且分布密集的关联性结构,即通过水泥砂浆对内外墙基底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实,通过钢筋对内外墙砌筑层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充分保证了内外墙的整体结构强度,选用模板工具来协助填充墙凝固成型而不漏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所述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的工序为:(1)测量放线;(2)施工准备;(3)排砖撂底和砌筑墙体;(4)上模;(5)砼浇筑;(6)补砌;(7)验收,所述测量放线包括底层墙体放线、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以及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所述施工准备包括选砖、基础面处理、确定内外双墙砌筑位置及搅拌砂浆,所述排砖撂底具体为基底排砖及基底砖样加固,所述砌筑墙体为交叠步砖和植筋,所述上模为制备模样、装模、固模和拆模,所述砼浇筑具体为混凝土浇筑入模至塑化,所述补砌具体为墙面填缝、补缝处理。

所述测量放线的具体步骤如下:

a、底层墙体放线:根据基础轴线控制点对墙体轴线施测,确定施测的轴线与基础墙的轴线为吻合状态,施测次数为重复三到五次,避免误差;

b、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根据施工现场设置的基准控制点和结构施工预留的放线洞口,使用专用垂准仪对各楼层预留的基准点和轴线位置进行校核,再用激光经纬仪进行楼层内的细部控制线的引测;

c、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采用50米钢卷尺竖向传递,每层必须经交圈闭合检查,误差不超过5mm,交叉利用水准仪测放出每个楼层的建筑50cm线或1米线,做好油漆标记,并弹好黑线;

d、自控制轴线引测出外墙、隔墙及内墙等位置控制线,门窗洞口、水电设备预留洞口的位置线,在砼墙柱上做1米标高线。

所述施工准备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a、选砖。

b、基础面处理,施工前,对基础面进行最后洒水,洒水程度为基础面呈潮湿、不积水状态;

c、确定内外双墙砌筑位置:对内外双墙的位置进行划线确定,并钉预埋钢钉;

d、搅拌以制备水泥砂浆a和水泥砂浆b。

所述施工准备中的选砖部分,选用以下三种砖:规格为390×190×190mm的空心砖a、规格为190×190×80mm的空心砖b和规格为50×115×220mm的水泥实心砖c。

所述施工准备中的基础面处理具体为:在工程前一到两天,去除基础面杂屑,并采用砂纸平整基础面,早晚两次浇水湿润,水为洁净水。

所述搅拌砂浆具体实施步骤为:

a、所选水泥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砂过2-3mm筛,并剔除杂屑,选用砂浆外加剂为掺合料;

b、按重量比计,水泥砂浆a中,水泥:砂:砂浆外加剂=2:2:1,水泥砂浆b中,水泥:砂:砂浆外加剂=2:3:1;

c、将砂投入搅拌机,搅拌机以3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环向均匀加入水泥,搅拌10min后,加入砂浆外加剂,搅拌5-8min后加水,搅拌机转速提升到400-450r/min,搅拌时长为半个小时;

d、所得水泥砂浆a和水泥砂浆b在拌合后,3-4h用完,若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所得水泥砂浆a和水泥砂浆b需在拌合后2-3h内用完。

所述排砖撂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a、基底排砖:内外墙均选用水泥实心砖c堆砌基底,基底高度均为1m,水泥实心砖c之间为交叠布置,且相互之间采用水泥砂浆a填实,并保证砖外水泥砂浆a所形成的砂浆层均匀平整,内外墙基底之间留1-1.2cm间隙;

b、基底砖样加固:基底零水平线上0.5m高度范围内,外部用水泥砂浆b砌层,厚度为1cm,内外墙基底之间缝隙砌层采用振捣的方式充填水泥砂浆b,基底完工后,5-7天后进行后续施工工作。

所述砌筑墙体的具体施工步骤为:

(1)外墙选用空心砖a砌筑,内墙选用空心砖b砌筑,砌筑时要对孔、错缝反砌,交叠步砖,砌筑操作时要采用“三一”砌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压”,内外墙砌筑层之间留5-8cm间隙;

(2)在砌筑的过程中,在内外墙砌筑层之间的间隙中,采用水泥砂浆a同步加固木板,板材厚度为5-7cm;

(3)水平灰缝挖制在7-12mm范围内,立灰缝小于13-15mm,采用水泥砂浆a填实,主缝采用水泥砂浆b填实;

(4)内墙、外墙均架设圈梁、过梁钢筋,并在所留门洞超过2.1m时,加设构造柱,该过程具体如下:

a、构造柱必须与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成一个整体,以形成一个水平封闭的框架;

b、墙体砌到圈梁底标高,对墙顶进行稀浆刮浆,以封闭墙边灰缝,减少漏浆;

c、在墙顶上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沿受力钢筋错开;

d、圈梁钢筋置于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应相互交圈,转角处均加45°角筋加强,圈梁钢筋绑扎完后,在圈梁钢筋的下方及侧边均绑扎水泥砂浆b所铸垫块;

e、过梁钢筋绑扎,在门洞口边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墙柱时,采取预制过梁,而门洞口边一侧有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墙柱时,采用现浇过梁;

(5)内外墙砌筑时,每隔30cm,需要在内外墙之间的上平面横向且平行架设钢筋,并用水泥砂浆b砌筑加固。

所述上模的具体实施工序为:

a、制备模样:选用2-3cm板厚的轻木板材为模板;

b、装模:在构造柱或边框两侧面与墙体连接处竖向粘贴双面胶条,并粘连模板加固;

c、固模:每间隔60cm设置对拉杆,预留对拉杆洞,模板外侧加设2-3根木枋,对拉杆处用一横木枋加膨胀螺栓拧紧,模板边框采用卡具固定;

d、圈梁、压顶位置处的模板采用15mm厚夹板,每侧均设置2-3根木枋,由铁卡具卡牢;

e、拆模:上模后10-15天拆模。

所述砼浇筑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在浇捣时用锤敲击柱模外侧,圈梁及压顶和过梁浇筑时,用小型震动棒震捣,上平口搓板搓平。

本发明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通过将传统的单一层填充墙建造方式调整为新式的内外层(三层)填充墙建造方式,摆脱了在原墙基础上进行补充隔音墙的施工麻烦和施工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原墙不慎倒塌或原墙不慎刮伤),能够保证填充墙本身具有非常高的三层墙体强度,且内外墙之间间隙通过加固木板,来达到高水平的隔音目的,使得在原本三层墙体的隔音前提下,进一步地提高了整面填充墙的隔音效果,且内外墙之间具有充分且分布密集的关联性结构,即通过水泥砂浆对内外墙基底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实,通过钢筋对内外墙砌筑层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充分保证了内外墙的整体结构强度,选用模板工具来协助填充墙凝固成型而不漏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