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7920发布日期:2018-09-21 23:25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轴行星式搅拌机。



背景技术:

立轴行星式搅拌机是用于将各种骨料进行搅拌混合的设备,主要包括机壳、至少一个旋转搅拌轴以及驱动装置,为了方便对机壳内部进行检修,在机壳上往往开设有检修门。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6027478U的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行星式轮碾搅拌机,检修门设置在机壳的顶部,上述设置使得当机壳内部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到内部加以修理维护,并且可以在搅拌机工作的时候对机壳内部的搅拌状况加以观察。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上述搅拌机的结构设置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检修门设置在机壳的顶部,检修人员需要从顶部进入到机壳内,十分的不便,其次,由于行星式搅拌机往往是架设在安装架上使用,检修门所在的高度通常是大于工作人员的可视高度,工作人员需要爬到行星式搅拌机的顶部才能够看到搅拌机内部的情况,而这样是十分危险的。

针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况,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743111Y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建筑用安全型搅拌机,其主要方案在于将检修门设置在机壳的侧面上,由此方便工作人员进出机壳以对机壳内部进行检修。但是,上述做法也舍弃了搅拌机检修门的另一个潜在功能,即通过检修门对机壳内部的运行情况加以观察,不利于对搅拌机的实时状态进行跟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立轴行星式搅拌机不易观察物料情况、检修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轴行星式搅拌机,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立轴行星式搅拌机,包括筒状的机壳、至少一个旋转轴、搅拌系统、驱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机壳上的检修门,所述检修门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侧壁上,所述检修门上嵌设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可视窗口,所述检修门朝向机壳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清洁所述可视窗口的清洁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检修门设置在机壳的侧壁上,当机壳内部需要维护保养时,工作人员无需爬上机壳的顶部再进入到机壳内部,可以直接由机壳的侧壁进入到机壳内部,十分方便。在搅拌机工作时,可以利用可视窗口观察机壳内部的工作情况,及时地了解物料的搅拌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搅拌更加地均匀,通过设置清洁机构,可以避免搅拌后物料,如灰浆等在可视窗口上聚集,保证可视窗口能够长久方便地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门的至少一侧边缘设置有连续圆弧形凸起,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可视窗口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穿设于检修门内部的管路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的多个喷水管;

所述管路装置的一端与多个所述喷水管连通,另一端穿出所述检修门与外部水源以及水泵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机工作结束后,可以通过上述喷水管喷水对可视窗口加以清洁,避免灰浆在可视窗口上聚集影响可视窗口的观测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管端部转动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实心圆锥形喷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从喷头喷出的水具有细密均匀的雾化效果,覆盖面积大,能够更加方便地将可视窗口上的灰浆去除。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门位于机壳外部的边缘设置有遮板,所述检修门垂直于其边缘延伸方向的截面呈“L”形设置;

所述检修门朝向所述机壳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喷水口,多个所述喷水口与所述检修门内部的管路装置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遮板能够遮蔽检修门与机壳之间的缝隙,避免机壳内部的灰浆从上述缝隙中流出,同时,设置多个喷水口可以在不打开上述检修门的情况下,对检修门与机壳之间的灰浆加以清理,保证检修门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喷水口沿所述检修门侧壁的延伸方向呈线性排布,所述检修门朝向所述机壳开口的侧壁上且位于多个所述喷水口的两侧设置有密封橡胶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橡胶条,能够减小进入到检修门与机壳缝隙中的灰浆量,进一步避免灰浆由上述缝隙流到机壳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橡胶条之间形成用于排除灰浆的清洁通道,所述清洁通道朝向所述机壳底部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由所述清洁通道朝向机壳内部方向导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引导清洁通道内部的灰浆回流到机壳内部,避免灰浆流到机壳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门一侧边缘的遮板与所述机壳的外壁铰接设置,所述检修门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检修门与机壳的扣式锁紧件。

进一步的,所述可视窗口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机壳内部物料高度的刻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清楚的对机壳内部灰浆的量加以观测。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门的数量为多个且绕所述机壳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从机壳的不同方向查看机壳内部的物料状况,对于一些大型搅拌机,多个检测门也更加利于工作人员的维护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可视窗口与检修门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小搅拌机在运转时运动分量传导到可视窗口上的分量,对可视窗口起到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将检修门设置在机壳的侧面,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检修维护工作,同时利于工作人员对机壳内部的物料搅拌情况进行多层次的观察,及时掌握搅拌情况;

(2)通过设置清洁机构,能够有效地保证可视窗口的清洁,避免灰浆在可视窗口上凝固影响可视窗口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搅拌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搅拌机中机壳沿其周向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检修门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壳;2、旋转轴;3、行星轴;4、驱动装置;5、检修门;6、叶片;7、可视窗口;8、凸起;9、喷水管;10、喷头;11、遮板;12、喷水口;13、密封橡胶条;14、单向阀;15、扣式锁紧件;16、刻度;17、橡胶密封层;18、出料口;19、清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轴行星式搅拌机,包括筒状的机壳1、至少一个旋转轴2、搅拌系统、驱动装置4以及设置于机壳1上的检修门5、进料口、出料口18等,检修门5的数量为多个且绕机壳1周向均匀分布。

如图2所述,上述搅拌装置包括多根带叶片6的行星轴3,依靠上述行星轴3旋转时将物料挤压、翻转等复合动作进行强制性搅拌,检修门5设置于机壳1的侧壁上,检修门5上嵌设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可视窗口7,检修门5朝向机壳1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清洁可视窗口7的清洁机构。上述可视窗口7由有机玻璃或塑胶制成,为了避免机壳1的形变导致的可视窗口7破裂,可视窗口7与检修门5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层17,如图5所示。上述橡胶密封层17不仅可以减小搅拌机在运转时运动分量传导到可视窗口7上的分量,对可视窗口7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避免机壳1内部的灰浆溢出到机壳1外部。

为了可以清楚的对机壳1内部灰浆的量加以观测,可视窗口7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机壳1内部物料高度的刻度16。

如图3所示,检修门5的至少一侧边缘设置有连续圆弧形凸起8,优选设置在可视窗口7的顶部,凸起8朝向可视窗口7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开口,清洁机构包括穿设于检修门5内部的管路装置,以及设置于开口处的多个喷水管9。管路装置的一端与多个喷水管9连通,另一端穿出检修门5与外部水源以及水泵相连通。当搅拌机工作结束后,可以通过上述喷水管9喷水对可视窗口7加以清洁,避免灰浆在可视窗口7上聚集影响可视窗口7的观测效果。由于上述管路装置独立于所述机壳1设置,使得整个搅拌机停止运作时上述检修门5仍然能够自行清洁。

为了使得从喷头10喷出的水具有细密均匀的雾化效果,覆盖面积大,能够更加方便地将可视窗口7上的灰浆去除,喷水管9端部转动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实心圆锥形喷头10。

如图3所示,检修门5位于机壳1外部的边缘设置有遮板11,检修门5垂直于其边缘延伸方向的截面呈“L”形设置。检修门5朝向机壳1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喷水口12,多个喷水口12与检修门5内部的管路装置相连通。遮板11能够遮蔽检修门5与机壳1之间的缝隙,避免机壳1内部的灰浆从上述缝隙中流出,同时,设置多个喷水口12可以在不打开上述检修门5的情况下,对检修门5与机壳1之间的灰浆加以清理,保证检修门5正常工作。

多个喷水口12沿检修门5侧壁的延伸方向呈线性排布,检修门5朝向机壳1开口的侧壁上且位于多个喷水口12的两侧设置有密封橡胶条13。密封橡胶条13之间形成用于排除灰浆的清洁通道19,清洁通道19朝向机壳1底部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单向阀14,单向阀14由清洁通道19朝向机壳1内部方向导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密封橡胶条13,能够减小进入到检修门5与机壳1缝隙中的灰浆量,进一步避免灰浆由上述缝隙流到机壳1的外部,并且可以引导清洁通道19内部的灰浆回流到机壳1内部,避免灰浆流到机壳1的外部。

如图1所示,检修门5一侧边缘的遮板11与机壳1的外壁铰接设置,检修门5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机壳1之间设置有用于锁紧检修门5与机壳1的扣式锁紧件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在于:

将检修门5设置在机壳1的侧壁上,当机壳1内部需要维护保养时,工作人员无需爬上机壳1的顶部再进入到机壳1内部,可以直接由机壳1的侧壁进入到机壳1内部,十分方便。在搅拌机工作时,可以利用可视窗口7观察机壳1内部的工作情况,及时地了解物料的搅拌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搅拌更加地均匀,通过设置清洁机构,可以避免搅拌后物料,如灰浆等在可视窗口7上聚集,保证可视窗口7能够长久方便地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