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筋板角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2288发布日期:2018-10-16 19:3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带筋板角接结构。



背景技术:

带筋板角接结构是用于两块带筋板角接的结构,目前市面上传统的带筋板角接一般用角钢连接,然后焊接角钢和带筋板,或者是直接把两块带筋板角接,然后直接焊接。由此可见,该市面上的产品结构会出现强度不够,或者用较大截面型材导致增加结构重量等不利因素。因此目前需要研究出一种结构稳固、实用性强、拆装方便和维护简单的带筋板角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固、实用性强、拆装方便和维护简单的带筋板角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带筋板和与所述第一带筋板角接的第二带筋板,所述第一带筋板和所述第二带筋板之间设有转角卡板结构,所述转角卡板结构设有左卡槽和右卡槽,所述第一带筋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左卡槽内,所述第二带筋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右卡槽内。

进一步,所述左卡槽的卡口与所述右卡槽的卡口的角度范围为30°至135°。

进一步,所述左卡槽的卡口与所述右卡槽的卡口呈90°。

进一步,所述转角卡板结构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竖直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竖直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板上的横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带筋板和所述第二带筋板上,所述第一竖直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带筋板和所述第二带筋板之间,所述第二竖直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带筋板远离所述第一带筋板的侧壁上,所述横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带筋板的侧壁上,所述左卡槽由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横板组成,所述右卡槽由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组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带筋板与所述左卡槽焊接,所述第二带筋板与所述右卡槽焊接。

进一步,所述左卡槽设有与所述第一带筋板相适配的卡扣,所述右卡槽设有与所述第二带筋板相适配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带筋板和与所述第一带筋板角接的第二带筋板,所述第一带筋板和所述第二带筋板之间设有转角卡板结构,所述转角卡板结构设有左卡槽和右卡槽,所述第一带筋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左卡槽内,所述第二带筋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右卡槽内,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固、实用性强、拆装方便和维护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带筋板1和与所述第一带筋板1角接的第二带筋板2,所述第一带筋板1和所述第二带筋板2之间设有转角卡板结构3,所述转角卡板结构3设有左卡槽4和右卡槽5,所述第一带筋板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左卡槽4内,所述第二带筋板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右卡槽5内,由于采用了所述转角卡板结构3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固、实用性强、拆装方便和维护简单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卡槽4的卡口与所述右卡槽5的卡口的角度范围为30°至135°,使得所述第一带筋板1和所述第二带筋板2能够满足不同角度的角接,从而满足实际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卡槽4的卡口与所述右卡槽5的卡口呈9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角卡板结构3包括底板6、设置在所述底板6上的第一竖直板7、设置在所述底板6上的第二竖直板8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板7上的横板9,所述底板6设置在所述第一带筋板1和所述第二带筋板2上,所述第一竖直板7设置在所述第一带筋板1和所述第二带筋板2之间,所述第二竖直板8设置在所述第二带筋板2远离所述第一带筋板1的侧壁上,所述横板9设置在所述第一带筋板1的侧壁上,所述左卡槽4由所述底板6、所述第一竖直板7和所述横板9组成,所述右卡槽5由所述底板6、所述第一竖直板7和所述第二竖直板8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筋板1与所述左卡槽4焊接,所述第二带筋板2与所述右卡槽5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卡槽4设有与所述第一带筋板1相适配的卡扣,所述右卡槽5设有与所述第二带筋板2相适配的卡扣,使得所述第一带筋板1和所述所述第二带筋板2能够稳固的设置在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种带筋板角接结构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