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7025发布日期:2019-01-13 16:3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操作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造型部分存在很多悬挑结构,该部位层次较高,装修中需要借助操作架进行施工。

而现有的操作架架构简单,且稳定性较差,进而存在安全隐患。

故,为进一步提高操作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需要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是常规技术中稳定性较差和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相比于常规技术,可以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柱和两个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柱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通过第一固定板、四个连接板、第二固定板和固定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从上至下和两个第二支撑柱之间从上至下均依次通过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固定架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柱的位置与第一固定板的位置相匹配设置,第二连接柱与第二固定板的位置相匹配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截面均呈L 型,且两个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分别与水平架底部的两侧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底端的中部分别与两个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活动式吸盘,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和两个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分别与爬梯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架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挂钩,两个第一连接柱的顶部和两个第二连接柱的顶部均设有卡槽,且挂钩的尺寸与卡槽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和另外两个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其中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另外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与两个第二支撑柱的顶部之间通过护栏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外壁和两个第二支撑柱的外壁均设有反光贴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内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压力报警器,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有蓄电池,压力报警器通过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的可移动式操作架,设有万向轮可在操作架工作时将操作架固定于地面上,从而增加操作架的稳定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2)本申请的可移动式操作架,设有的L型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便于将水平架卡合固定,设有的挂钩和卡槽可进一步固定水平架,从而提高操作架的稳定性。

3)本申请的可移动式操作架,设有的护栏杆和反光贴膜可保护工作人员在操作架上作业时安全性,从而提高操作架的实用性。

4)本申请的可移动式操作架,设有高低不同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满足作业高度不同的需求,从而提高操作架的实用性。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的第一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的第二连接柱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的爬梯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第一连接柱;4、连接板;5、水平架;6、挂钩;7、护栏杆;8、固定柱;9、固定架; 10、伸缩杆;11、活动式吸盘;12、万向轮;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5、第二连接柱;16、卡槽;17、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操作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柱1和两个第二支撑柱2,第一支撑柱1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柱 2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通过第一固定板13、四个连接板4、第二固定板14和固定柱8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柱1之间从上至下和两个第二支撑柱2之间从上至下均依次通过第一连接柱3、第二连接柱15 和固定架9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柱3的位置与第一固定板13的位置相匹配设置,第二连接柱15与第二固定板14的位置相匹配设置,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的截面均呈L型,且两个第一固定板 13的内侧分别与水平架5底部的两侧卡合连接,两个固定柱8底端的中部分别与两个伸缩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伸缩杆10的底部安装有活动式吸盘11,两个第一支撑柱1和两个第二支撑柱2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12,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13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板14的一侧分别与爬梯17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水平架5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挂钩6,两个第一连接柱3 的顶部和两个第二连接柱15的顶部均设有卡槽16,且挂钩6和卡槽 16卡合连接,便于增加水平架5的稳定性。

优选的,其中两个连接板4的一端和另外两个连接板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3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其中两个连接板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另外两个连接板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柱2的外壁固定连接,便于提高操作架的牢固性。

优选的,两个第一支撑柱1的顶部与两个第二支撑柱2的顶部之间通过护栏杆7固定连接,提高操作架的安全性。

优选的,两个第一支撑柱1的外壁和两个第二支撑柱2的外壁均设有反光贴膜,便于增加操作架的安全性。

优选的,两个第一固定板13内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压力报警器,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柱1的一侧设有蓄电池,压力报警器通过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便于操作,提高操作架的实用性。

具体工作时,本申请中的可移动式操作架,在工作人员作业时,先根据作业高度的不同,选择将水平架5放置在两个第一固定板13 或两个第二固定板14上(第一固定板13与第二固定板14结构相同,且第二固定板14上也安装有压力报警器),同时挂钩6与卡槽16卡合,增加水平架5的牢固性,再通过万向轮12将操作架移动到需要作业的位置,通过万向轮12上的轮刹固定万向轮12,再通过手动控制伸缩杆10的长度,使得活动式吸盘11与地面贴合,再通过扳动活动式吸盘11上的扳手将活动式吸盘11与地面固定,从而稳定操作架,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压力报警器开启,工作人员再通过爬梯17爬上操作架,站在水平架5上,若工作人员的体重和携带的工具超过水平架 5的承受力,则压力报警器发出鸣声,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调整,设有的护栏杆7和反光贴膜可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设有的一个水平架5可减轻操作架的重量,进而便于移动操作架。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