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2672发布日期:2018-11-23 18:3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柔性护栏。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速公路每年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总人数的67%。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近三分之一的事故是车辆与护栏碰撞造成的,由此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传动的护栏的结构一般都是刚性结构,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车辆的速度快、惯性大,经常会出现车辆冲破护栏驶入对向车道的事故。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620527105.7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安全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该护栏虽然设置了能够自由旋转的旋转体,但是这种结构只能够改变撞击车辆的行驶方向,减小冲向对向车道的可能,但是由于旋转体与立柱之间仍然是刚性连接,因此无法达到很好的吸收缓冲撞击的效果。

另外专利号为200710068524.4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旧车轮改装公路危险段护栏。该护栏通过弯臂和旧车轮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吸收缓冲撞击的效果,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结构复杂,不方便安装,周期长。

第二,该结构的护栏是靠弯臂来吸收缓冲撞击的,因此弯臂必定具有一定的弧度,长度较长,因此该护栏最终的宽度宽,占地面积大,若要安装此护栏,只能缩小行车道的宽度,或是对道路进行加宽,而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合适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护栏,该护栏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吸收缓冲撞击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成本低,宽度窄,在原有的道路上即可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柔性护栏,包括立柱,相邻的立柱之间设置有板簧,所述板簧上固定设置有呈U型的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内设置有滚轮,所述的滚轮通过转轴与所述的安装架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上连接板,所述转轴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下连接板,相邻的上连接板之间和相邻的下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且位于上方的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上连接板铰接,位于下方的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下连接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板簧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的立柱相连,且所述的板簧上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螺栓的孔为长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上设置有U型板,且所述的U型板和立柱共同形成了一个插孔,所述板簧的端部插入到所述的插孔内,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压紧在所述的U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直径小于转轴直径的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的连接凸台位于所述上连接板的上部,并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的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上连接板上设置有允许连接凸台穿过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台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安装架上部的用于容纳所述转轴的通孔的深度N大于所述安装槽的深度M。

进一步地,所述的滚轮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竖直部呈与所述板簧外径相同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板簧和橡胶材质的滚轮,能够达到很好的吸收缓冲撞击的效果,不仅能够阻止车辆冲入对向车道,造成更大的交通事故,而且能够吸收撞击能量,帮助车速减慢,减小撞击损害。

2、该护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时仅需要扳手即可,不仅缩短的安装时间,而且加工成本低,方便维修。

3、该护栏相对于现有的柔性护栏宽度窄,在原有的道路上安装即可,需要缩窄原行车道的宽度,也不需要对道路进行加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转轴进行结构改进,改变了传统轴与安装架之间的固定形式,使连接更加稳定,不易松动,不仅保证了护栏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减小了巡查维修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上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11-U型板,2-板簧,21-长圆孔,3-安装架,31-滚轮,32-转轴,321-挡板,322-第二轴段,323-连接凸台,33-上连接板,331-缺口,332-安装槽,34-下连接板,35-第二连接板,36-销轴,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柔性护栏包括立柱1,相邻的立柱1之间设置有向前侧弯曲的板簧2,所述板簧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4与所述的立柱1相连。

所述板簧2的前侧面上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安装架3。所述的安装架3呈U型,且开口朝向前侧。所述安装架3的内部设置有滚轮31,所述的滚轮31通过转轴32与所述的安装架3转动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滚轮31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

所述转轴32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转轴32转动连接的上连接板33,所述转轴32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转轴32转动连接的下连接板34,相邻的上连接板33和相邻的下连接板34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5,位于上方的第二连接板35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销轴36与所述的上连接板33铰接,位于下方的第二连接板35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销轴36与所述的下连接板34铰接。

在这里通过上连接板33、下连接板34和第二连接板35将所有的滚轮31连接成一个整体主要是为了减小对立柱1的冲击,避免单个立柱1受力。如图5所示,通过上连接板33、下连接板34和第二连接板35将所有的滚轮31连接成一个整体,当其中的一个滚轮31受到冲击向立柱1的一侧移动时,该滚轮31两侧的滚轮31均对该滚轮31施加一个阻止其向立柱1一侧运动的力,从而多个滚轮31形成联动作用,避免单个滚轮31受力。这样使整体的结构更加结实,稳定,不易被失控车辆撞到。

进一步地,若所述板簧2的两端与所述的立柱1固定连接,这在受到撞击板簧2发生变形时,立柱1受到的力较大,容易发生松动。为此,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板簧2上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螺栓4的孔为沿板簧2长度方向布置的长圆孔21。

进一步地,由于板簧2在受到撞击变形时,第一螺栓4的受力较大,很容易发生松动或崩落。为此,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立柱1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U型板11,且所述的U型板11和立柱1共同形成了一个插孔,所述板簧2的端部插入到所述的插孔内。所述第一螺栓4的头部压紧在所述U型板11的竖直部的外侧面上。这样当板簧2受到撞击发生形变时,其主要受力的部位是U型板11,所述的第一螺栓4仅起导向作用,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转轴32坠落,传统的做法是,在所述转轴3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圆螺母,从而限制转轴32沿轴向的自由度。但是由于螺纹连接具有易松动的特点,容易造成转轴32的脱落,从而使护栏部分失效。公路上的护栏一般长度较长,通过人工的方式定时逐一排查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完全避免这一现象。

为此,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转轴32的下端设置有限制下连接板34向下移动的挡板321,所述转轴3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轴段322,所述的第二轴段322与所述的转轴32同轴布置,且直径小于所述的转轴32。所述第二轴段322的外侧圆柱面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凸台323。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台323的数量为三个。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上连接板33的用于容纳所述转轴32的通孔外侧设置有允许连接凸台323穿过的缺口331,所述缺口331的数量与所述连接凸台323的数量相同,且沿圆周方向均布。相邻的缺口331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凸台323的安装槽332,且多个所述的安装槽332沿圆周方向均布。所述的连接凸台323通过第二螺栓5与所述的安装槽332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332的下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螺栓5相配合的螺纹孔。

在这里设置安装槽332的原因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所述连接凸台323的下侧面始终与所述安装槽332的下侧面相接触,通过设置安装槽332,即使所述的第二螺栓5出现松动的现象,受到安装槽332的限制也不会发生转动,这样就不会发生转轴32脱落的危险。

安装时,首先将所述滚轮31、上连接板33和下连接板34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从下往上插入转轴32,并使转轴32的连接凸台323对准所述上连接板33上的缺口331,直至所述连接凸台323的下侧面位于所述上连接板33上侧面的上方,然后转动转轴3260°,使所述的连接凸台323对准所述的安装槽332,然后使所述的转轴32向下移动,直至所述连接凸台323的下侧面与所述安装槽332的下侧面相接触,然后拧紧第二螺栓5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所述转轴32的第二轴段322作为受力段,如图6和图7所示,位于所述安装架3上部的用于容纳所述转轴32的通孔的深度N大于所述安装槽332的深度M。优选的,所述安装架3上部的用于容纳所述转轴32的通孔的深度N比所述安装槽332的深度M大15cm。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所述安装架3的竖直部呈弧形,且所述弧形所对应的直径与所述板簧2的外径相同,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