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网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6786发布日期:2018-11-30 20:3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连接件,特别是一种用于围网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连接件作为围网主要零部件,在场地拼装围网比较常见。一般来说,钢管的纵向和横向连接需要多种不同的连接件才能完成。当围网角度不同时,还需采用专用的连接件。在场地围网安装时,由于连接件品种以及零件多,会出现安装操作麻烦、安装拆卸时间比较长等问题。另外,现有的纵向钢管与横向钢管的连接还会采用焊接方式,存在焊接复杂、不易操作、焊接后不能拆卸、焊接不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管体拆装、结构简单、且能实现管体多角度安装的围网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连接件上设有半开放式的凹槽;凹槽的内壁为弧面,弧面的半径与其要相配合的管体的半径一致;弧面的轴线与管体的轴线重合;弧面横截面的弧长小于管体横截面周长的一半;凹槽的外壁设有一个凸台;凸台设有盲孔,盲孔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弧面的轴线,且盲孔的孔径与所要配合的管体外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两端,由外壁往内壁的方向设置有安装六角螺母的凹槽;安装六角螺母的凹槽上设有可通行螺栓的通孔。

围网安装时,需要将两个连接件结合起来使用,使钢管组成多角度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围网安装时使用同一种连接件即可,不需要多种连接件;通过连接件,钢管可组成纵向、横向等多角度的连接;连接件结构简单,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拆装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件对接示意图;

图3为连接件90度对接示意图;

图4为连接件180度对接示意图。

图中:1、连接件;2、凹槽;3、凸台;4、盲孔;5、安装六角螺母的凹槽;6、第一管体;7、第二管体;8、第三管体;9、六角螺母;10、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螺栓;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31、第一凸台;32、第二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连接件1上设有半开放式的凹槽2,凹槽2的内壁为弧面,弧面的半径与其要相配合的管体的半径一致,弧面的轴线与管体的轴线重合,使得弧面能与管体表面吻合。弧面横截面的弧长小于管体横截面周长的一半,使得两个连接件1对接时不会出现重叠干涉。凹槽2的外壁设有一个凸台3,凸台3设有盲孔4,盲孔4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弧面的轴线。当管体在凹槽2内是纵向放置时,盲孔4内的管体就为水平放置。盲孔4与管体为间隙配合,使管体能固定在盲孔4内。

如图2所示,围网安装时,需要将两个连接件1结合起来使用,为了更加清晰的说明,将两个连接件1区别开,分别标识为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11。图上的管体分别标识为:第一管体6、第二管体7、第三管体8。第一连接件10的凹槽标识为第一凹槽21,第二连接件11的凹槽标识为第二凹槽22。第一连接件10的凸台标识为第一凸台31,第二连接件11的凸台标识为第二凸台32。

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22对接后,将第一管体6纵向锁紧。由于第一凸台31、第二凸台32上的盲孔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管体6的轴线,所以第二管体7、第三管体8在盲孔内为水平放置。

进一步地,对形成90度和180度的两种连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11的凹槽对接后,以第一管体6为轴线,调整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11的角度,并且使第一凸台31的盲孔与第二凸台32的盲孔成90度,从而使安装在盲孔内的第二管体7、第三管体8成90度。

如图4所示,在图3的状态下,将第二连接件11以45度轴线为中心线旋转180度后,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就形成了180度对接。

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的对接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作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使用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分别在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22两端,由外壁往内壁的方向设置有安装六角螺母的凹槽5,安装六角螺母的凹槽5上设有可通行螺栓12的通孔。螺栓12穿过通孔后,将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串联,再用六角螺母9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