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灯带的灯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8833发布日期:2018-12-07 21:47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灯带的灯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灯带的灯槽。



背景技术:

灯槽,是天花吊顶的核心元素。通过暗藏灯具,让漫反射的光线来营造环境。在“见光不见灯”的空间里面,渲染一种独特的光影环境。

通常在装饰装修中,为了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通常会使用灯带。LED灯带是指把LED组装在带状的FPC(柔性线路板)或PCB硬板上,因其产品形状像一条带子一样而得名。因为灯带具有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的优点,因此灯带在装饰行业中逐渐崭露头角。目前LED灯带的安装方式通常是利用双面胶粘黏在灯带的背面,再将灯带固定安装在灯槽内。

但是通过采用上述灯带的安装方式,利用双面胶直接将灯带粘黏在灯槽内,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会出现双面胶的粘黏能力减弱,导致灯带脱落,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灯带的灯槽,具有提高灯带安装的稳定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安装灯带的灯槽,包括:

固定杆,其沿水平方向间隔垂直固设在灯槽的底壁上;

安装板,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外壁上;

固定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固定装置可供灯带安装固定;以及,

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固定杆之间,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固定杆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固定装置将灯带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代替原先利用双面胶将灯带直接粘黏在灯槽内的方式,过程简单,且不会由于双面胶在长时间使用后失去粘性导致灯带脱落,同时利用设置在安装板与固定杆之间的调节装置调整固定装置与固定杆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以使安装固定在固定装置上的灯带能够通过调整角度,以改变灯带折射在天花板上的灯影范围,从而更适应室内的装修风格。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夹板;

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夹板下方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一水平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以及,

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夹板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往所述第一夹板的方向靠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转轴以及扭簧,当需要将灯带安装固定在灯槽内时,首先绕转轴转动第二夹板,以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形成足够容纳灯带放置的空间,随后将灯带放置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并松开第二夹板,以使第二夹板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将灯带夹持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从而实现对灯带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面开设有供灯带嵌设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板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设置的第二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夹板上开设第一凹槽,在第二夹板上开设第二凹槽,将灯带放置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从而对灯带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灯带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开设在所述固定杆上的安装槽;

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两侧内壁之间的连接轴,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固定杆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固定杆铰接,所述安装板能够绕所述连接轴转动;以及,

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调整好角度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安装槽两侧内壁之间的连接轴,将安装板与固定杆之间进行铰接装配,并利用设置在安装槽与安装板之间的锁定机构将调整好角度的安装板与滑块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使用者能够通过调整安装板与固定杆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从而调整灯带的角度,以使灯带折射在天花板上的灯影范围发生改变,从而更好地适应室内的装修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以所述连接轴一端为圆心,周向间隔开设在所述安装槽内壁上的嵌槽;以及,

固设在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安装槽内壁一侧的凸条,所述嵌槽的内壁以及所述凸条的材质均为柔性材质,通过绕连接轴转动安装板,以使所述凸条与所述嵌槽卡嵌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槽内壁上开设与固设在安装板外壁的凸条相适配的嵌槽,当安装板上的凸条转动到嵌槽开设的位置时,由于嵌槽内壁具有柔性,以使凸条能够嵌设在嵌槽内,从而方便使用者转动安装板到嵌槽开设的位置时,从而将安装板自动与固定杆进行固定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相邻所述安装板之间固设有一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用者只需要转动其中任一安装板便能够在连接杆的作用下同时带动所有安装板转动,同时不会由于单独转动安装板导致对灯带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夹板;

沿竖直方向开设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竖槽;

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夹板平行设置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设有一竖直设置、与所述竖槽相适配的滑条,所述第二夹板通过所述滑条与所述竖槽滑动装配;

固设在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固定杆一端面的第一铁片;以及,

固设在所述第二夹板靠近所述固定杆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夹板对应设置的第一磁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竖槽、第二夹板、滑条、第一铁片以及第一磁铁片,当需要将灯带固定安装在灯槽内时,首先往远离第一夹板的方向推动第二夹板,以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灯带的空间,随后将灯带放置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并往靠近第一夹板的方向推动第二夹板,以使第二夹板在磁铁片的作用下吸附在第一夹板的铁片上,以使灯带被夹持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以实现灯带的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固定杆一端、且靠近所述第二夹板的方向固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二夹板一端面固设有第二铁片,所述第二夹板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铁片对应设置的第二磁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杆远离第一夹板的一端的外壁上固设第一支撑板,并在支撑板上固设第二铁片,在第二夹板上固设第二磁铁片,以使在对灯带进行安装之前,能够将第二夹板吸附在支撑板上,方便使用者对灯带的安装和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灯带夹持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简单方便且稳定性强,代替原先利用双面胶粘黏在灯带上,直接将灯带粘黏固定在灯槽内,防止由于双面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失去粘性,从而导致灯带的脱落;

2.通过转动安装板以调节安装板与固定杆之间在竖直方向的角度,从而能够调整灯带折射在天花板上的灯影范围,从而适应室内装修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灯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调节装置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固定装置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固定杆;2、底壁;3、安装板;4、固定装置;41、第一夹板;42、第二夹板;43、转轴;44、扭簧;45、竖槽;46、滑条;47、第一铁片;48、第一磁铁片;5、调节装置;51、安装槽;52、连接轴;53、锁定机构;531、嵌槽;532、凸条;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连接杆;9、支撑板;10、第二铁片;11、第二磁铁片;12、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灯带的灯槽,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垂直固设在灯槽的底壁2上的固定杆1;设置在固定杆1外壁上的安装板3;设置在安装板3上、可供灯带12安装固定的固定装置4;以及设置在安装板3与固定杆1之间、用于调节安装板3与固定杆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的调节装置5。通过固定装置4将灯带12安装固定在安装板3上,代替原先需要在灯带12上粘黏双面胶再将灯带12安装固定在灯槽内,利用该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且稳定性强,防止由于双面胶长时间使用失去粘性,导致灯带12的脱落。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固定装置4包括设置在安装板3上的第一夹板41;设置在安装板3上、靠近第一夹板41设置的第二夹板42;水平设置在第二夹板42与安装板3之间的转轴43,转轴43用于实现第二夹板42与安装板3之间转动连接;以及套设在转轴43上的扭簧44,扭簧44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42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夹板42的非铰接端在所述扭簧44的作用下往所述第一夹板41的方向靠近。当需要将灯带12安装固定在灯槽内时,首先转动第二夹板42,以使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灯带12的空间,并将灯带12安装在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随后松开第二夹板42以使灯带12被夹持在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从而实现灯带12的安装固定。同时在第一夹板41远离固定杆1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供灯带12嵌设的第一凹槽6,第二夹板42靠近固定杆1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6对应设置的第二凹槽7,以使第一凹槽6与第二凹槽7之间形成与灯带12相适配的空间,从而对灯带12起到限位的作用,以提高灯带12的固定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调节装置5包括开设在固定杆1上的安装槽51;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安装槽51两侧内壁之间的连接轴52,安装板3靠近固定杆1的一端通过连接轴52与固定杆1铰接,安装板3能够绕连接轴52转动;以及设置在安装槽51与安装板3之间、用于将调整好角度的安装板3与固定杆1固定连接的锁定机构53。锁定机构53包括以连接轴52一端为圆心,周向间隔开设在安装槽51内壁上的嵌槽531;以及固设在安装板3靠近安装槽51内壁一侧的凸条532,同时嵌槽531的内壁以及凸条532的材质均为柔性材质,通过绕连接轴52转动安装板3,当安装板3上的凸条532转动到嵌槽531开设的位置时,凸条532嵌设在嵌槽531内实现凸条532与嵌槽531之间卡嵌配合,且第一夹板41以及第二夹板42的材质均为塑料材质,以使安装板3不会由于承载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从而影响安装板3的固定,通过转动安装板3以调节安装板3与固定杆1之间在竖直方向的角度,从而能够调整灯带12折射在天花板上的灯影范围,从而适应室内装修的要求。同时相邻安装板3之间固设有一连接杆8,以方便使用者只需要转动任一安装板3便能够同时带动其他安装板3转动,同时不会由于安装板3互相独立存在,以使灯带12出现扭转,导致灯带12的损坏。

工作过程概述:

当需要将灯带12固定安装在灯槽内时,首先绕转轴43转动第二夹板42,以使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形成足够容纳灯带12放置的空间,随后将灯带12放置在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并松开第二夹板42,以使第二夹板42在扭簧44的弹力作用下将灯带12夹持在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从而实现对灯带12的安装固定,同时转动安装板3到合适的位置,当安装板3上的凸条532转动到嵌槽531开设的位置时,由于嵌槽531内壁具有柔性,以使凸条532能够嵌设在嵌槽531内,从而方便使用者转动安装板3到嵌槽531开设的位置时,从而将安装板3自动与固定杆1进行固定装配,以使安装固定在固定装置4上的灯带12能够通过调整角度,以改变灯带12折射在天花板上的灯影范围,从而更适应室内的装修风格。

实施例二:一种便于安装灯带的灯槽,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3和图4所示,固定装置4包括设置在安装板3上的第一夹板41;沿竖直方向开设在安装板3上的竖槽45;设置在第一夹板41下方、且与第一夹板41平行设置的第二夹板42,垂直固设在第二夹板42靠近安装板3的一侧、与竖槽45相适配的滑条46;固设在第一夹板41下端面的第一铁片47;以及固设在第二夹板42上端面与第一夹板41对应设置的第一磁铁片48,同时在固定杆1靠近灯槽底壁2一端的外壁上固设有一支撑板9,支撑板9上固设有第二铁片10,第二夹板42下端面固设有第二磁铁片11。当需要将灯带12(如图1所示)固定安装在灯槽内时,首先往远离第一夹板41的方向推动第二夹板42,以使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灯带12的空间,随后将灯带12放置在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并往靠近第一夹板41的方向推动第二夹板42,以使第二夹板42在第一磁铁片48的作用下吸附在第一夹板41的第一铁片47上,以使灯带12被夹持在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以实现灯带12的固定安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