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钢梁与混凝土柱铰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051发布日期:2018-12-14 23:02阅读:2049来源:国知局
新增钢梁与混凝土柱铰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柱改造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增钢梁与混凝土柱铰接节点。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柱的改造及加固项目中,如果需要在柱体侧面增加钢梁,通常采用铰接设计。传统做法是通过植筋将钢埋板固定在柱子侧面,然后通过连接板和高强螺栓将钢梁连接在钢埋板上。该铰接节点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易于施工。但是,当新增钢梁位于混凝土柱端部时,植筋的埋设位置通常处于混凝土梁柱内部钢筋较为密集的核心区域,此时植筋钻孔对应位置及深度难以保证,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导致不能满足对应节点的受力及构造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的新增钢梁与混凝土柱铰接节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增钢梁与混凝土柱铰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的侧面通过植筋连接有第一钢埋板和第二钢埋板;所述第一钢埋板通过连接板和高强螺栓与新增钢梁相连,且所述新增钢梁上设置有第一上加劲板和第二上加劲板;所述第二钢埋板上连接有位于新增钢梁下方的钢牛腿,所述钢牛腿与新增钢梁之间设置有垫块并通过安装螺栓连接,所述垫块下侧的钢牛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上加劲板位置对应的第一下加劲板,且钢牛腿端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上加劲板位置对应的第二下加劲板。

所述第一上加劲板和第二上加劲板均沿新增钢梁双侧设置,且与新增钢梁翼缘等宽。

所述第一下加劲板和第二下加劲板均沿钢牛腿双侧设置,且与钢牛腿翼缘等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增钢梁与混凝土柱铰接节点,在混凝土柱的侧面设置用于支撑新增钢梁的钢牛腿,由于钢牛腿顶标高为钢梁底标高,使得连接钢牛腿的钢埋板植筋钻孔位置低于原有结构的混凝土梁柱核心区域,其结构稳固、受力明确、易于施工,且施工质量能够满足对应节点的受力及构造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增钢梁与混凝土柱铰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柱1,其侧面通过植筋2连接有第一钢埋板3和第二钢埋板4。其中,第一钢埋板3通过连接板5和高强螺栓6与新增钢梁7相连,第二钢埋板4与用于支撑新增钢梁7的钢牛腿10相连。第一钢埋板3主要作为约束支座以保证新增钢梁7平面外的稳定,此处植筋和高强螺栓的规格选取可仅从施工荷载方面考虑。钢牛腿10承压,新增加了新增钢梁7与混凝土柱1铰接连接节点,使承受剪力的第二钢埋板4下移到混凝土柱1核心区域之外,使得钻孔植筋便于实施,从而较好地控制施工质量。为保证新增钢梁7与钢牛腿10之间进行明确传力,通常在两者之间设置垫块11,垫块尺寸11按照平板支座进行设计,同时在垫块11上方和下方对应设置有位于新增钢梁7上的第一上加劲板8和位于钢牛腿10上的第一下加劲板13;为防止新增钢梁7因挠度较大,产生与钢牛腿10端部的接触传力,需要在钢牛腿10端部焊接第二下加劲板14,以及在新增钢梁7上焊接与第二下加劲板14位置相对的第二上加劲板9,有效保证钢牛腿的局部稳定。上述第一上加劲板8和第二上加劲板9焊接在新增钢梁7双侧并与翼缘等宽,第一下加劲板13和第二下加劲板14焊接在钢牛腿10双侧并与翼缘等宽。为便于施工安装,在钢牛腿10顶部与新增钢梁7下翼缘之间用安装螺栓12连接,设计钢牛腿10时应计入该部分的截面削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