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防雨防潮透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2617发布日期:2019-02-19 18:44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防雨防潮透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外墙防雨防潮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严寒地区的建筑设计中,保温设计尤为重要,这其中墙面保温系统又是整个建筑保温设计的重中之重。因为室内外温差极大,温度高的室内水蒸气压力高,而温度低的室外水蒸气压力低。根据水蒸气传递原理,当室内和室外的水蒸气存在压力差,水蒸气分子将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墙体向低的一侧传递。水蒸气沿墙体向室外渗透的过程中,在墙体内部靠外侧遇到某个冷区其温度达到露点,则可能在墙体结构和保温系统中造成冷凝受潮。

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普及和房屋气密性的加强,潮湿对建筑墙体的影响日趋严重。室内水蒸气堆积太多,墙体透气性能差,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时,水蒸气结成冰或体积膨胀直接挤压材料,或致使材料表层剥蚀。此外还可能对材料的内部产生压应力,从而产生裂缝,或致使裂缝进一步扩展,导致外墙脱落,造成安全隐患,建筑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

水蒸气对墙体和保温材料的危害是巨大的。研究表明,轻集料空心砌块的有效导热系数随着其含水率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着含水率增大,水分子连接、固体颗粒连接被切断,砌块中的微孔吸附水分子,导热系数因此慢慢增大;其次因为在严寒地区室外气温极低,建筑物室内外温差大,墙体的含水率增大后易使水分子冷冻由液态变成固态,从而体积变大膨胀,导致墙体开裂形成冷桥,影响整体建筑的保温性能。

所以,针对外墙覆面砖及不透气性涂料容易引起外墙墙体潮湿、发霉及外墙覆面砖脱落等问题,需要保证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基于此实用新型了此专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防雨防潮透气装置,可改善建筑外墙在贴覆面砖或采用不透气性涂料时产生潮湿、发霉及脱落的现象,能有效的防止雨水通过透气孔对外围围护结构的进一步的侵蚀破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外墙防雨防潮透气装置,包括外围嵌入部分、底座和透气孔装置,底座设置在外围嵌入部分的中央,两个透气孔装置位于底座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气孔装置的组成包括防雨帽和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雨帽的形状是半径为10mm的半球形, 防雨帽上檐口边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为75°;防雨帽的下檐口边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为5°。

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气孔的半径为10mm,孔洞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围嵌入部分为平板方框形,所述的底座为平板长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气孔装置的底座的长度和建筑外墙覆面砖的高度相同,透气孔装置的底座的宽度为30mm,为建筑外墙覆面砖的竖向灰缝厚度的3倍,底座的厚度与建筑外墙覆面砖和砂浆的总厚度相同,外围嵌入部分宽度是建筑外墙覆面砖宽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防雨防潮透气孔既能有效的防止因室内外温差过大、水蒸气不能有效的与外界空气进行空气交换而导致的在墙体内部靠外侧遇到某个冷区其温度达到露点冷凝受潮的问题,也能有效的防止因室内水蒸气过多、室内气密性加强而导致的外墙或覆面砖表层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冰直接挤压材料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既能很好的实现建筑外墙与外界空气的交换流通,还具有防雨防潮等优越的性能;此外保温性能良好,还具有施工方便、体积小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外墙防雨防潮透气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雨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粘贴到外墙表面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为外围嵌入部分;2为底座;3为透气孔装置;3-1为透气孔;3-2为防雨帽;4为建筑外墙覆面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外墙防雨防潮透气装置,包括外围嵌入部分1、底座2和透气孔装置3,底座2设置在外围嵌入部分1的中央,两个透气孔装置3位于底座2的外表面上。

如图2-4所示,所述的透气孔装置3的组成包括防雨帽3-2和透气孔3-1;所述的防雨帽3-2的形状是半径为10mm的半球形, 防雨帽3-2上檐口边缘与底座2水平面的夹角为75°;防雨帽3-2的下檐口边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为5°;所述的透气孔3-1的半径为10mm,孔洞形状为圆形;所述的外围嵌入部分1为平板方框形,所述的底座2为平板长方形;所述的透气孔装置3的底座2的长度和建筑外墙覆面砖4的高度相同,透气孔装置3的底座2的宽度为30mm,为建筑外墙覆面砖4的竖向灰缝厚度的3倍,底座2的厚度与建筑外墙覆面砖4和砂浆的总厚度相同,外围嵌入部分1宽度是建筑外墙覆面砖5宽度的一半。

根据图2中的半球状防雨透气帽的设计的位置,此设计可以更好的防止雨水对建筑外墙的侵蚀,又使建筑外墙表面与外界空气可以通过透气孔进行空气交换。

如图5所示,施工时,将防雨防潮半球状透气孔的外围嵌入部分1嵌入到砂浆中,底座2与覆面砖之间用砂浆填实压紧,防雨防潮透气孔凸出覆面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