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切机的缠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5032发布日期:2019-04-09 21:3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线切机的缠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线切机的缠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过程中,有一步需要对晶块进行切割,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金刚线切机对晶块进行切割,在对滚轮缠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缠线不均匀的问题,如果缠线不均匀就会造成晶块的切片的厚度不一,大大增加了次品的生成率,浪费了晶块材料,大大增加了金刚线断裂的几率,大大增加投资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怎样解决滚轮缠线不均匀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一种用于线切机的缠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线切机的缠线装置,避免了因为缠线不均匀造成了损失,同时定位框内还可以盛放切好的晶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线切机的缠线装置,是由:机架、固定桶、固定框、隔线板、滚轮、电机、晶片放置壳、晶片插槽、把手构成;机架两端的内壁下部设置两对固定桶,固定桶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桶形,固定桶开口一端与机架的内壁对应固定,每一对不在同一内壁上的固定桶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每一对不在同一内壁上的固定桶封闭端之间设置一个滚轮,滚轮的直径小于固定桶的直径,每对固定桶其中的一个内设置电机,电机的转动轴透过一对固定桶的相向面的圆心位置,电机位于一对固定桶之间的转动轴的外周设置滚轮,使电机带动滚轮转动,一对滚轮的外周之间设置金刚丝,一对滚轮之间设置固定框,固定框的横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固定框的两端与机架的两端内壁对应固定,固定框内设置晶片放置壳,晶片放置壳为上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机架的一端对应晶片放置壳设置抽出口,晶片放置壳位于抽出口的端面设置把手,固定框靠近一对滚轮的两侧长边上端外侧均匀分布至少十个隔线板,至少十个隔线板与滚轮的外周接触。

所述的至少十个隔线板之间的缝隙宽度一致。

所述的缝隙宽度大于或等于金刚丝的直径。

所述的隔线板与固定框外壁上端之间的夹角为60度~80度。

所述的晶片放置壳靠近一对滚轮的两侧内壁均匀分布至少十个晶片插槽,两个相邻晶片插槽之间的缝隙与两个相邻隔线板之间的空隙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通过在一对滚轮之间设置定位框,定位框的两侧外壁设置隔线板,来解决缠线不均匀的问题,避免了因为缠线不均匀造成了损失,同时定位框内还可以盛放切好的晶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形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显著,结实耐用,长期使用不易损坏,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1、2中:机架1、固定桶2、固定框3、隔线板4、滚轮5、电机6、晶片放置壳7、晶片插槽8、把手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机架1两端的内壁下部设置两对固定桶2,固定桶2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桶形,固定桶2 开口一端与机架1的内壁对应固定,每一对不在同一内壁上的固定桶2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每一对不在同一内壁上的固定桶2封闭端之间设置一个滚轮5,滚轮5的直径小于固定桶2的直径,每对固定桶2其中的一个内设置电机6,电机6的转动轴透过一对固定桶2的相向面的圆心位置,电机6位于一对固定桶2之间的转动轴的外周设置滚轮5,使电机6带动滚轮5转动,一对滚轮5的外周之间设置金刚丝,一对滚轮5之间设置固定框3,固定框3 的横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固定框3的两端与机架1的两端内壁对应固定,固定框3 内设置晶片放置壳7,晶片放置壳7为上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机架1的一端对应晶片放置壳7设置抽出口,晶片放置壳7位于抽出口的端面设置把手9,固定框3靠近一对滚轮5 的两侧长边上端外侧均匀分布至少十个隔线板4,至少十个隔线板4与滚轮5的外周接触。

所述的至少十个隔线板4之间的缝隙宽度一致。

所述的缝隙宽度大于或等于金刚丝的直径。

所述的隔线板4与固定框3外壁上端之间的夹角为60度~80度。

所述的晶片放置壳7靠近一对滚轮5的两侧内壁均匀分布至少十个晶片插槽8,两个相邻晶片插槽8之间的缝隙与两个相邻隔线板4之间的空隙交错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