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9965发布日期:2019-10-19 02:4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小汽车家庭化给现今大城市带来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土地紧张,价格昂贵,修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成为一种合适的选择。20世纪80~90年代,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无地下室建筑,拆除这批建筑重建则代价过大,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施工结构,能够合理利用空间的条件下开发这批建筑物的地下空间。

现有的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施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装置造价成本高,无法合理利用建筑物地下空间建造地下室,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施工结构,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资源,同时排水方便,防止地下室积水过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造价成本高,无法合理利用建筑物地下空间建造地下室,浪费资源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施工结构,包括地梁,所述地梁顶端设有原建筑物,所述地梁下方设有地下室底板,所述地下室底板与地梁间形成地下室,所述地下室设置在土坑内的上部,所述土坑设置在地面内,所述地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咬合桩,多个所述咬合桩均延伸至土坑的底壁内,所述地下室底板顶端设有多个贯穿地下室的框架柱,多个所述框架柱顶端均延伸至地梁内并与地梁固定连接,所述地下室两侧均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的上部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设有滤网,两个所述排水口的一侧侧壁上均设有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内均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一端均与外框相抵,两个所述排水口底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地下室底端设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内设有多个锚杆静压桩,多个所述锚杆静压桩顶端、底端分别与地下室底板、土坑底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咬合桩采用超缓凝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室底板的高度由中间至两边逐渐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地梁与咬合桩采用焊接的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室的高度为4.5-5.0m。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排水管远离排水口的一端均与地下水管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咬合桩自身刚度和隔水效果较好,能紧贴建筑结构,施工速度快,缩短工期,对周围环境扰动较小,且可以在地下室建成后作为外墙永久结构,通过框架柱、地梁、咬合桩的支撑作用,能够防止地下室坍塌,锚杆静压桩与支撑层能够防止地下室底板凹陷;

2、通过设置排水口便于将地下室内的积水排出,起到防潮作用,将地下室底板设置一定的坡度能够在保持平稳停车的同时使得雨水流入排水口内,排水效果好;该装置实现了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在不影响建筑结构稳定的同时,扩展了地下室有效利用空间,增加了建筑物的有效使用面积,达到立体化、高效率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且建设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同时排水方便,防止地下室积水过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地面、2-支撑层、3-锚杆静压桩、4-地下室底板、5-排水管、6-咬合桩、7-框架柱、8-地梁、9-原建筑、10-地下室、11-弹簧、12-挤压块、13-滤网、14-外框、15-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施工结构,包括地梁8,地梁8顶端设有原建筑物,地梁8下方设有地下室底板4,地下室底板4与地梁8间形成地下室10,地下室10设置在土坑内的上部,土坑设置在地面1内,地梁8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咬合桩6,起到支撑作用,多个咬合桩6均延伸至土坑的底壁内,地下室底板4顶端设有多个贯穿地下室10的框架柱7,多个框架柱7顶端均延伸至地梁8内并与地梁8固定连接,地下室10两侧均设有排水口15,便于排出积水,排水口15内的上部设有过滤装置,防止排水口15与排水管5堵塞,过滤装置包括外框14,外框14内设有滤网13,两个排水口15的一侧侧壁上均设有矩形槽,两个矩形槽内均设有弹簧11,具有弹力,使得过滤装置便于拆卸,两个弹簧1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2,两个挤压块12一端均与外框14相抵,两个排水口15底端连通有排水管5,地下室10底端设有支撑层2,支撑层2内设有多个锚杆静压桩3,多个锚杆静压桩3顶端、底端分别与地下室底板4、土坑底壁固定连接。

咬合桩6采用超缓凝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间隔布置,地下室底板4的高度由中间至两边逐渐降低,便于雨水流入排水口15内,地梁8与咬合桩6采用焊接的方式,地下室10的高度为4.5-5.0m,两个排水管5远离排水口15的一端均与地下水管道相连通。

施工时,在地基周围进行支护施工,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形成咬合桩6,从室内地坪处开始开挖地基土,直至原独立基础顶面,采用锚杆静压桩3的方式进行沉桩,在原独立基础顶面上垂直钻孔,通过在独立基础上埋设锚杆固定压桩架,以既有建筑物的自重作为压桩反力,用千斤顶将预制小方桩从压桩孔内压入土中,并同步注浆,沉桩完成后,利用封桩帽技术,将锚杆静压桩3与原基础联结在一起,将上部结构荷载从原独立基础转移至桩基,在基础表面进行地梁的施工,地梁8与框架柱7和咬合桩6连接,在基坑支护结构内侧打设井点降水,进行轻型井点降水,开挖原独立基础侧面和底面以下的土方,直至拟建地下室底板4的设计标高处,开挖至设计深度后,立刻进行地下室底板4施工,在地下室底板4两侧开挖排水口15及管道,将排水管5与地下水管道相连通,同时在排水口15上安装过滤装置,之后,在原独立基础顶面斜钻孔,对原独立基础上的框架柱7进行延长浇筑至坑底,形成延长的框架柱7,截掉除延长的框架柱7外多余的原独立基础和新基础上的锚杆静压桩3,然后对地下室底板4进行浇筑,使地下室底板4形成坡度。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