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6523发布日期:2019-03-02 02:2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热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热地板。



背景技术:

当前,传统的供暖大致分为两种:暖气片的对流和地板的热辐射(即地暖)。现阶段地暖的供暖方式最为普遍,利用在地面内部预埋地暖管;将整个地面作为散热器,利用地面与地板之间的热传递,将热量传递到整个空间,达到取暖的目的。而且由于地暖是由下向上的传导,形成温度梯度,让人感觉脚底热而头部温暖适宜,因此地暖供热是目前最舒适的方式,并被广泛的应用。

传统地暖的施工方式分为干式施工和湿式施工:湿式施工:在水泥地面上铺设隔热材料后,在隔热材料上铺设热水管,然后在热水管上铺设蓄热材料,再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后,铺设地板;干式施工:在地面上铺设隔热材料,然后铺设放热体,上部增加地板等。

但是现有的地暖供热方式存在热能损失大的缺陷,按照传统的湿式施工地暖供热方式,热水的热能经过热水管向混凝土传递,混凝土再向地板传递(中间还有间隙造成热量损失),地板传往空间之中,至少经过5层传递,造成热量传递效率低,大部分热能被浪费;按照传统的干式施工地暖供热方式,虽然干式施工相比于湿式施工,减少了混凝土传递热量的过程,但热量传递效率改善有限,而且干式施工中还会因为热胀冷缩极易造成地板的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地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传统的地板具有散热功能,简化地热设备的施工,并能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大幅度节能降耗,还能减少变形损坏,易生产、易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热地板,包括地板本体,所述地板本体内部设置有金属散热片和热水管通道,所述金属散热片和所述热水管通道连为一体,所述金属散热片上设有热膨胀缓冲结构,所述热水管通道用于铺设软性热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和第三散热部,所述热水管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散热部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膨胀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部上,所述热膨胀缓冲结构为凸起部或凹陷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部和/或所述第三散热部上设有所述热膨胀缓冲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形状均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散热片的材质为不锈钢钢板或铝合金板。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散热片的厚度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地板本体的材料为木质材料或木塑材料。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使地板具有散热功能,不仅能保证供暖效果,还能减少热能损失、提高热量传递效率。金属散热性好,保证热水的热量能均匀快速的传递到地板中,同时减少混凝土地面的、以及混凝土地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热量可以最大限度的通过地热地板传递到空间中,因此能显著减少热能损失,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大幅度节能降耗。

2.减少地板的变形损坏。地热地板受热会发生变形,而在金属散热片中间设有热膨胀缓冲结构,一方面,热膨胀缓冲结构能吸收热胀冷缩的应力,另一方面,金属散热片的设置能增加地热地板的强度,从而,能够减少地热地板的变形损坏。

3.安装简单,显著简化地热设备的施工。正常安装时,只需要将地板按照常规地板形式平铺在地面,地板安装完成后,将软性软管插入热水管通道,在地板两端用分水器连接即可,能够显著简化地热设备的施工工艺,极易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热地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板本体,2-第一散热部,3-第一通道,4-第二散热部,5-热膨胀缓冲结构,6-第二通道,7-第三散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地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传统的地板具有散热功能,简化地热设备的施工,并能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大幅度节能降耗,还能减少变形损坏,易生产、易推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热地板,包括地板本体1,地板本体1内部设置有金属散热片和热水管通道,金属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部2、第二散热部4和第三散热部7,热水管通道包括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6,第一散热部2、第一通道3、第二散热部4、第二通道6、第三散热部7依次连接,第二散热部4上设有热膨胀缓冲结构5,热膨胀缓冲结构5可选为凸起部或凹陷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凸起部,第一通道3、第二通道6用于穿插铺设软性热水管。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6的形状优选设置为圆形,用于软性热水管的包裹,并能减小软性热水管与热水管通道之间的间隙。如此,可根据地热地板尺寸的大小,对金属散热片与热水管通道的个数与位置进行合理设置,至于各金属散热片与热水管通道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连接,也可采用一体成型技术。本实施例中金属散热片的合理布置,还能保证金属散热片与地热地板的接触面积,保证供暖效果,同时金属散热片具有良好的强度,增强地板的强度,增加地板的使用寿命,保证地板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软性热水管直接放于地板中,容易被破坏,因此采用热水管通道对其进行保护,同时热水管通道将软性热水管全部包裹,保证热量全部传递至热水管通道中,并减少热量在传递间隙中的损失。

进一步,金属散热片的材质可选为不锈钢钢板或铝合金板,厚度为 1mm,地板本体1的材料可选为木质材料或木塑材料。金属散热片厚度的设置,使得地热地板的整体厚度与现有技术中的地板厚度保持一致,以便于地热地板的安装施工,同时地板本体1板面还可以设置各种图案,各个地板的连接方式与现有地板一致,通过卡槽进行连接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散热部2和/或第三散热部7上也可设有热膨胀缓冲结构5,还可分别在第一散热部2、第三散热部7与地热地板的接触处留有一定间隙,以吸收金属散热片的热胀冷缩,预防地热地板的热变形与损坏。安装使用时,只需要将地板按照常规地板形式平铺在地面,地板安装完成后,将软性软管插入热水管通道,在地板两端用分水器连接即可,安装工艺简单,显著简化地热设备的施工。尤其对于老式楼房改造时,直接将旧地板拔除,直接安装即可,对于南方未涉及地暖的住宅楼,以及对于农村住宅都可以实现快速安装。而且地热地板还能与现有的供热系统进行连接,如地热地板与家庭热水器进行连接,由家庭热水器给软性热水管供给热水,并通过智能控制,根据环境变化调节供暖量,保证供暖效果,同时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损耗(集中供暖管道损失、泄露损失、腐蚀损失、长距离输送耗能等)。同时在无人居住时,可以停止供暖。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