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炉施工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4061发布日期:2019-05-31 20:3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工业炉施工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工业炉施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一般的工业炉构造是个圆筒形的钢结构炉壳,在其内部沿钢结构炉壳内壁砌筑一圈用于保温隔热的耐火材料,在炉内下部砌筑5 层大体积耐火材料。目前,中小高炉砌炉时,受高炉内部场地限制,砌筑材料在炉内运输多采用人工或单梁电动葫芦( 二自由度) 来实现。受电动葫芦仅能在直形吊梁上作二自由度平面内运动限制,物料到位需人工拖移,劳动强度大,且不能满足炼铁工艺要求炉底砌筑材料大型化的要求,材料破损率高;严重影响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

因此,缺乏高效的全方位吊装工具成了减少传统筑炉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的制约因素,同时限制了高炉炉底、炉缸材料的选型,只能选用小块碳砖来满足人力搬运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炉施工操作平台,降低中小高炉砌筑时的劳动强度,降低材料破损率,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炉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平台;

四根主梁,位于所述平台下方,拼装成井字形结构;

多根次梁,和所述主梁位于同一平面内,每一根所述次梁连接于两根所述主梁之间;

中心转轴系统,它设置在所述平台中央并固定在所述主梁或所述次梁上;

环形梁,其为圆环形轨道,固定于所述主梁和/或所述次梁下;

至少一根旋转梁,位于所述环形梁下方,所述旋转梁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转轴系统上并可以其为中心转动,另一端通过行走机构与所述环形梁连接,并可沿着所述环形梁运动;

起吊设备,设置于所述旋转梁上并可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卡件,设置于所述环形梁上并可沿着所述环形梁运动,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件运动,第二卡件,设置于所述旋转梁上并可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通过卸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梁和所述旋转梁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形,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均为单轨小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件包括: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上均设有一组滚轮,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块平行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用于安装卸扣;所述第二卡件包括:第三墙板与第四墙板,所述第三墙板与第四墙板上均设有一组滚轮,所述第三墙板与第四墙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部设置有第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卸扣。

进一步地,所述卸扣包括:

卸扣主体,其为一侧开放的环形态;

紧固环,其在所述卸扣主体的开放的部位的一端,以内部沿水平方向贯通的环形态形成,在内面形成有螺母形态的第一螺母面;

弹射环,其在所述卸扣主体的开放的部位的另一端,以内部沿水平方向贯通的环形态形成,并与所述紧固环相向配置,在内面形成有螺母形态的第二螺母面;及

卸扣销主体,其依次贯通所述弹射环和所述紧固环并能够与所述第一螺母面和第二螺母面紧固或分离;

其中,所述卸扣销主体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卸扣主体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炉施工操作平台,降低可中小高炉砌筑时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材料破损率,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质量。另外,第一卡件、第二卡件及卸扣连接,当环形梁出现不规则状况时(环形梁半径未统一),第二卡件往复滑动,随着不规则环形梁上的第一卡件的行走而不断变化活动半径,使旋转梁能够顺利的进行移动和行走,不会出现因环形梁不规则而导致的卡壳或停顿现象。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工业炉施工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1-1剖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中卸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主梁,2.次梁,3.中心转轴系统,4.环形梁,5.旋转梁,6.行走机构,7.起吊设备,8.工业炉,100.第一卡件,101.第一墙板,102.第二墙板,103.第一连接板,104.第一安装板,105.第二安装板,106.连接杆,200.第二卡件,201.第三墙板,202.第四墙板,203.第二连接板,204.第三安装板,300.卸扣,301.卸扣主体,302.紧固环,303.弹射环,304.卸扣销主体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炉施工操作平台(图未示),如图1 和图2 所示,它设置在工业炉8内,并包括一个平台,所述平台下还设有:

四根主梁1,位于所述平台下方,拼装成井字形结构;

多根次梁2,和所述主梁1位于同一平面内,每一根所述次梁2连接于两根所述主梁1之间;

中心转轴系统3,它设置在所述平台中央并固定在所述主梁1或所述次梁2上;

环形梁4,其为圆环形轨道,固定于所述主梁1和/或所述次梁2下;

至少一根旋转梁5,位于所述环形梁4下方,所述旋转梁5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转轴系统3上并可以其为中心转动,另一端通过行走机构6与所述环形梁4连接,并可沿着所述环形梁4运动;

起吊设备7,设置于所述旋转梁5上并可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行走机构6包括:第一卡件100,设置于所述环形梁4上并可沿着所述环形梁4运动,驱动设备(图未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件100运动,第二卡件200,设置于所述旋转梁5上并可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卡件100和所述第二卡件200通过卸扣300连接。当环形梁4出现不规则状况时(环形梁4半径未统一),第二卡件200往复滑动,随着不规则环形梁4上的第一卡件100的行走而不断变化活动半径,使旋转梁5能够顺利的进行移动和行走,不会出现因环形梁4不规则而导致的卡壳或停顿现象。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梁4和所述旋转梁5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形,所述第一卡件100和所述第二卡件200均为单轨小车。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卡件100包括:第一墙板101与第二墙板102,所述第一墙板101与第二墙板102上均设有一组滚轮,所述第一墙板101与第二墙板10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3,所述第一连接板103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块平行的第一安装板104和第二安装板105,所述第一安装板104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05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06,所述连接杆106用于安装卸扣300;所述第二卡件200包括:第三墙板201与第四墙板202,所述第三墙板201与第四墙板202上均设有一组滚轮,所述第三墙板201与第四墙板202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03,所述第二连接板203中部设置有第三安装板204,所述安装板204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卸扣300。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卸扣300包括:

卸扣主体301,其为一侧开放的环形态;

紧固环302,其在所述卸扣主体301的开放的部位的一端,以内部沿水平方向贯通的环形态形成,在内面形成有螺母形态的第一螺母面;

弹射环303,其在所述卸扣主体301的开放的部位的另一端,以内部沿水平方向贯通的环形态形成,并与所述紧固环302相向配置,在内面形成有螺母形态的第二螺母面;及

卸扣销主体304,其依次贯通所述弹射环303和所述紧固环302并能够与所述第一螺母面和第二螺母面紧固或分离;

其中,所述卸扣销主体304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卸扣主体301套设于所述连接杆106上。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