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痕混凝土收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3637发布日期:2019-09-06 20:4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痕混凝土收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痕混凝土收光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凝土收光,混凝土收光又叫原浆收光,也叫表面压光。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对混凝土表面用抹子或抹面机进行反复的搓压过程。它可以消除混凝土表面缺陷,防止产生塑性收缩裂缝,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收浆工序中,需要施工人员在收光面上作业、行走。由于收光面还未干透,施工人员踩上去会出现凹坑,同时由于工人鞋底凹凸不平,会在收光面上形成各种压痕,影响施工质量。

授权公告号为CN 206220541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收光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挡脚围边,挡脚围边围设在供脚部容置的踩踏空间,所述挡脚围边包括鞋头和后跟,后跟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供后跟远离或靠近鞋头的滑移组件,后跟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使得后跟与底板相对固定的定位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包括与底板固接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后跟固接。

上述专利中为了使混凝土收光鞋适应不同施工人员脚的尺寸,在底板上开设滑槽,将后跟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但是混凝土收光鞋长期处在建筑施工环境中,混凝土原浆难免会渗入填埋在滑槽内,影响后跟在滑槽内的滑动,因此需要及时清洗,若长时间不清洗混凝土会在滑槽内凝固,导致后跟无法在滑槽内滑动,滑移组件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痕混凝土收光装置,能够自由调节装置的大小以适应不同施工人员的脚码,而且不会因为周围混凝土环境影响装置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痕混凝土收光装置,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挡脚围边,所述挡脚围边围设形成的中间区域为供脚部踩踏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脚围边包括后跟和鞋头,所述后跟和鞋头之间还设置有两条围帮,所述后跟远离鞋头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后跟与鞋头之间相对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后跟与调节组件相连并滑动设置在底板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架和调节螺栓,所述固定架围设在后跟的外侧,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调节螺栓从固定架的外侧面穿设进螺栓孔并从固定架的内侧面穿出;所述调节螺栓的末端转动连接在后跟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的面积大于人脚部的面积,底板底面代替脚部与施工面的接触,增大了压力分摊面积,减小施工面的单位面积形变量,使施工面更平整。后跟滑动设置在底板上并与调节组件相连,通过调节组件可调整后跟与鞋头之间的距离,不同施工人员均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自己脚的尺寸大小来调节后跟,使调节后整体鞋码的大小与自己的脚部更加适配,提高作业的舒适度和作业质量。旋动调节螺栓时,调节螺栓能够带动后跟移动,即后跟沿底板作滑移运动,滑移的方向与后跟指向鞋头的方向平行,且调节螺栓的设置使得后跟在滑移的过程中不发生偏移。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与后跟相对应的部分为弧形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跟能够与固定架相贴合,增加了后跟的滑移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栓头的侧表面上设置有扳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在穿上收光鞋后,方便自己手动调节扳手,使后跟贴合在与自己脚部匹配的位置,不需要再借助其他辅助工具或人员来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两条围帮之间设置有加固带,其中一条围帮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穿设环,另一侧围帮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加固带穿过穿设环并通过锁紧件进行锁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的脚部放置在踩踏空间内后,采用加固带对脚部与底板之间的连接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脚部与底板发生脱离,影响正常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包括套管、压头和弹簧,所述套管内壁的上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压头的下端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凸棱,所述压头通过凸棱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压头的底面和套管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压头和套管上分别开设有两个呈一字形分布的通孔,所述加固带穿设在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穿上收光鞋后,可通过按压压头,朝锁紧件的外侧拉动加固带,使加固带与脚面保持一个合适的松紧状态后松开压头,由于弹簧向上的弹力使得套管与压头上的通孔产生错位进而将加固带压紧;同理,需要脱下收光鞋时,按压压头向相反方向松动加固带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后跟的内侧设置有防磨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磨垫对施工人员的脚后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鞋体的后跟将脚磨破,提高施工人员作业过程的舒适感。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边缘有平滑的弧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施工人员在穿着混凝土收光鞋进行抹平收光作业时,抬脚或落脚过程中由于踩偏,导致底板的边缘与施工面发生剐蹭,保证了施工面的平整度和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为一种由PE塑料材质制成的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塑料化学稳定性好,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底板采用PE塑料材质使得底板质轻,减少混凝土收光鞋的整体重量,减轻使用时对施工面增加的负担。同时其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使其与施工面长期接触也不会使得其受到损坏,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收光鞋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旋动调节螺栓时,调节螺栓能够带动后跟移动,后跟沿底板作滑移运动,即通过调节组件可调整后跟与鞋头之间的距离,不同施工人员均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自己脚的尺寸大小来调节后跟,使调节后整体鞋码的大小与自己的脚部更加适配,提高作业的舒适度和作业质量。

2.调节螺栓控制后跟沿底板滑移,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施工中附着在鞋体上的少许混凝土不会影响调节组件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节螺栓与后跟连接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锁紧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防滑纹路;2、挡脚围边;21、后跟;22、鞋头;23、围帮;24、加固带;25、锁紧件;251、套管;252、压头;253、滑槽;254、通孔;255、弹簧;26、防磨垫;3、调节组件;31、固定架;311、弧形架;312、延长板;32、调节螺栓;321、转动块;321、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无痕混凝土收光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用于踩踏并抹光施工面的底板1,底板1上表面的中间设置有挡脚围边2。挡脚围边2包括设置在底板1长度方向一端的鞋头22,底板1上与鞋头22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后跟21。鞋头22呈球面状,鞋头22的内部为用于放置施工人员脚部前段的腔体;后跟21靠近鞋头22的一面呈向底板1中心部位弯折的圆弧面,在后跟21的两侧圆弧端面与鞋头22之间设置有两条长板状的围帮23。后跟21、鞋头22和围帮23三者围设形成的中间区域为供施工人员脚部踩踏的容置空间,在后跟21远离鞋头22的一侧还设置有调节组件3,通过调节组件3可控制后跟21在底板1上滑动,从而调节后跟21与鞋头22之间的距离。

底板1采用PE塑料材质,底板1的下表面为平滑的光面,且底板1的下表面与其侧表面之间平滑过渡形成弧状结构,避免施工人员在穿着混凝土收光鞋进行抹平收光作业时,抬脚或落脚过程中由于踩偏,导致底板1的边缘与施工面发生剐蹭,保证了施工面的平整度和施工质量。底板1上围帮23和鞋头22围设形成的容置空间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11,具体的防滑纹路11为弹性垫,弹性垫的表面为圆弧状,具有防滑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施工人员脚底的舒适度。后跟21靠近脚部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防磨垫26,防磨垫26为质地柔软的硅胶材料,用于减轻施工人员脚部的疼痛。

结合附图1和2所示,调节组件3包括围设在后跟21外圈的固定架31和穿设在固定架31上的调节螺栓32,固定架31包括与后跟21的弧面相对应的弧形架311,弧形架311与后跟21的开口方向相同,弧形架311开口侧的两端面分别向鞋头22方向延伸有延长板312,延长板312的末端抵靠在围帮23的外侧面上;调节螺栓32从弧形架311远离后跟21的一侧面上穿入并从另一侧面穿出,弧形架311上对应于调节螺栓32的位置开设有凹槽,调节螺栓32的末端设置有转动块321,调节螺栓32通过转动块321转动连接在后跟21的凹槽内,通过旋动调节螺栓32可控制后跟21沿底板1的上表面滑动,且后跟21的两侧与延长板312的内侧面光滑贴合,进而实现后跟21与鞋头22之间距离的调节,以适应不同施工人员脚的尺寸。调节螺栓32螺栓头的侧表面上还相对设置有两个扳手321,方便施工人员手动调节。

结合附图1和3所示,围帮23之间设置有三组加固带24,其中一侧围帮2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穿设加固带24的穿设环,另一侧围帮23的外侧面上连接有锁紧件25,加固带24穿设在穿设环和锁紧件25之间。

锁紧件25包括套管251和插装在套管251内的压头252,套管251内壁的上部沿周向开设有滑槽253,压头252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凸棱,压头252通过凸棱滑动设置在滑槽253内,套管251上位于滑槽253中间部位的管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54,两个通孔254呈一字形分布,压头252上也开设有与通孔254相对应的孔,压头252的底端面抵接在滑槽253底部时,压头252上的孔与套管251上的通孔254相重合,此时可将加固带24从通孔254中穿过,压头252的底面和套管251底面之间设置有弹簧255,弹簧255处于压缩状态,故正常状态下弹簧255会将压头252顶起,压头252上的孔与套管251上的通孔254产生错位将加固带24锁紧,需要松动加固带24时,只需按压压头252,拉动加固带24进行调整即可。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施工人员将脚穿进鞋子内,通过旋动调节螺栓32,将后跟21调整至与施工人员脚部相贴合并自身感受舒适的位置,然后调整锁紧件25,使加固带24绑在与脚面贴合的位置,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抹平作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