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6310发布日期:2019-06-26 00:4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伸缩杆。



背景技术:

施工人员在对墙面进行作业的时候,需要使用脚手架紧贴墙面进行施工,整个过程中得反复上下脚手架,既繁琐又具有一定危险性,所以伸缩杆应运而生。伸缩杆是一种采用金属带材或塑料片材卷制而成的可伸缩空心圆柱体杆,常由金属带材或塑料片材预先定型为具有记忆功能的小于杆体外径的弹力卷曲层,从而具有自紧功能,使卷曲层始终具有对伸缩杆施加压力的弹性势能,而伸缩杆经常与墙面工具配合使用,此时针对不同的墙面,施工人员经常需要更换适合的墙面工具,但是现有的伸缩杆在墙面较高时无法有效支撑墙面工具使用,容易产生松滑甚至倾倒的现象,且更换工具不方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伸缩杆,以克服现有伸缩杆在墙面较高时无法有效支撑墙面工具使用,容易产生松滑甚至倾倒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杆,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套装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底端设置有后帽,顶端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外管内的底端设有端盖,顶端从外管处伸出,并在端头处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内管的管壁上开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可与所述外管的锁紧机构相卡合,使得所述内管可相对所述外管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在沿所述内管的管壁上沿直线型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套、撬杆和锁轴销,所述锁紧套通过紧固件套装在所述外管外壁,并在所述锁紧套上开设有长槽,所述撬杆落入所述长槽内,所述锁轴销穿过所述撬杆、锁紧套、外管落入内管的定位孔内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撬杆后端延伸弯曲一定角度形成撬板,所述撬板与所述锁紧套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撬杆的前端能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将锁轴销从所述定位孔中抽出。

(三)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伸缩杆,伸缩杆外管上套装有锁紧机构,内管上开设有数个定位孔,锁紧机构的销轴插入定位孔内将内外管固定,施工人员可根据墙面的高度调整伸缩杆整体的高度,相比现有技术的伸缩杆,内外管之间的销轴连接更稳定,不容易产生松滑甚至倾倒的现象,且内管前端设置有连接管,更换不同的墙面工具更加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伸缩杆外管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内管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为端盖、2为内管、3为定位孔、4为长槽、5为连接管、6为撬板、7为后帽、8为撬杆、9为弹性元件、10为锁紧套、11为外管、12为锁轴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伸缩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外管19和内管2,所述内管2套装在所述外管19内,所述外管19底端设置有后帽7,顶端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内管2位于所述外管19内的底端设有端盖1,顶端从外管19处伸出,并在端头处设置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与所述内管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直径大于所述外管19的直径,并可在连接管5上套装相应的墙面工具,使得施工人员在应对不同的墙面时更换更加快捷,使用更加简单;所述内管2的管壁上开有多个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可与所述外管19的锁紧机构相卡合,使得所述内管2可相对所述外管19上下滑动。

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孔3在沿所述内管2的管壁上沿直线型等距分布,施工人员可根据墙面高度调整伸缩杆的长度。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套10、撬杆8和锁轴销12,所述锁紧套10通过紧固件套装在所述外管19外壁,并在所述锁紧套10上开设有长槽4,所述撬杆8落入所述长槽4内,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撬杆8和锁紧套10,并设置有锁轴销12,所述锁轴销12穿过所述撬杆8、锁紧套10、外管19落入内管2的定位孔3内固定,内外管之间的销轴连接更稳定,不容易产生松滑甚至倾倒的现象。

其中,锁轴销12为T型,上端与所述撬杆8相卡扣,底端落入内管2的定位孔3内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撬杆8后端延伸弯曲一定角度形成撬板6,所述撬板6与所述锁紧套10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9,所述弹性元件9为弹簧,按压所述撬板6,所述撬杆8的前端能在所述弹性元件9的作用下将锁轴销12从所述定位孔3中抽出。

本实用新型一种伸缩杆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在连接管5上套装相应的墙面工具,再按下撬杆8的撬板6,在弹性元件9的作用下,T型锁轴销12从定位孔3中抽出,再根据墙面的高度相应调整内管2伸出的长度,此过程中,撬板6一直处于按下状态,调整完内管2的长度后,放下撬板6,锁轴销12再次落入内管2内,将内管2、外管11牢牢固定,施工人员可不借助脚手架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内管2与外管11之间连接牢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