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智能机械停车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5736发布日期:2019-10-12 23:3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小型智能机械停车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型智能机械停车树。



背景技术:

城市中集中停放车辆的场所。露天停放的场所称停车场,地下或室内停放的场所,20世纪初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激增,机动车辆拥有量迅速上升,停车场地不足成为严重的城市问题。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安排足够的停车场(库)用地,其规模要能适应规划期内所预测的城市各种车辆的增长量。

但在现有的停车场,对于地面上的空间占用极其不合理,使得停车难变成一个社会现象,因此建造一个构造简单,空间占用合理的停车场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型智能机械停车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小型智能机械停车树,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回转底座,回转底座沿铅垂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外侧至少设置有两块移动块,各移动块沿支撑柱的柱面进行铅垂方向的往复运动,且各移动块的移动路径彼此避让,每个移动块均水平向外延伸出一根铲臂,各铲臂的悬臂端处设置有可供车辆开上并停稳的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包括第二电机和齿轮箱,沿所述支撑柱的柱面上面贴合设置有铅垂状延伸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个数与移动块的个数相对应,且齿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第二电机启停的接触开关,铲臂的固定端上设置有齿轮箱,且齿轮箱的输出端齿轮与齿条间形成齿轮齿条配合,所述第二电机位于齿轮箱的一旁,且第二电机啮合齿轮箱的输入端齿轮以便驱动齿轮箱进行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底座包括穿设在支撑柱底部的蜗轮,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由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带动蜗轮进行旋转,且蜗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启闭回转底座以及控制回转底座旋转幅度的回转底座开关。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为车辆的进出口,且该进出口设置成方便车辆上下的斜坡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弧形的凹槽,车辆的轮胎卡位在凹槽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支撑柱的一侧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悬臂端,所述支撑板的悬臂端设置有防止车辆掉落的护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摒弃了传统停车场对于地面上面积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转为占用立体空间的面积;通过将车辆停靠在支撑板上,之后在移动块与回转底座的帮助下将车辆停靠在支撑柱的上方,从而有效的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同时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复杂,只有支撑柱、移动块、回转底座、铲臂以及支撑板等几个部件,大大节省了所需的材料。

2)在上述小型智能机械停车树的进一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块采用齿轮齿条配合进行升降,由于齿轮齿条在传递过程中的精准度极高,使得停靠在支撑板上的车辆可以平稳而又精准的升降;

在回转底座方面,由于回转底座的旋转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蜗轮蜗杆带动支撑柱进行旋转;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蜗杆进行转动,使得与蜗杆进行配合的蜗轮开始转动,接着带动支撑柱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支撑板的位置变换。

3)在上述小型智能机械停车树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不仅将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成倾斜状,从而方便车辆停靠在支撑板上,并且在支撑板上开设弧形凹槽,从而方便开上支撑板的车辆能停稳在支撑板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支撑柱;2-接触开关;3-回转底座开关;

41-齿条;42-支撑板;43-铲臂;

44-第二电机;45-齿轮箱;

421-凹槽;422-护栏;

91-第一电机;92-蜗杆;93-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小型智能机械停车树包括支撑柱1、回转底座以及移动块所组成,所述回转底座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蜗轮93,蜗轮93的一侧固定有带动蜗轮93旋转的蜗杆92,且第一电机91驱动蜗杆92运动,所述蜗轮93上方穿设有支撑柱1,支撑柱1上设置有沿支撑柱1铅垂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移动块,各移动块分布在支撑柱1的四周,且各移动块互相路径彼此避让,移动块包括沿移动块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铲臂43以及固定在铲臂43上的支撑板42,支撑板42为供车辆开上并停稳的水平板状,铲臂43上由齿轮箱45带动铲臂43进行升降运动,且齿轮箱45由第一电机44提供能源,齿轮箱45的输入端齿轮与设置在支撑柱上的齿条41相啮合,齿条41为面贴和固定在支撑柱1上的长条状。

为了控制车辆平稳的在停车树上的运动,一方面,每个齿条41的上下两端都设置有控制移动块启停的接触开关2;另一方面,蜗轮93的一侧设置有回转底座开关,回转底座开关通过接收不同的脉冲当量从而控制回转底座的启停。

在上述条件基础上,支撑板42的两侧设置有供车辆上下的斜坡状,且支撑板42的水平板面上设置有供车辆停稳的弧形的凹槽421。

考虑到高空中停在支撑板42上车辆的安全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板上设置了防止车辆掉落的护栏(422)。

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描述步骤如下:

一、停车时

1)车主选定支撑柱1上的任一支撑板42,若选定的支撑板42位于停车处的上方,第二电机44启动,支撑板42沿支撑柱1下降,直至停靠在停车处,支撑板42停止运动;若选定的支撑板42没有位于停车处的上方,开启的脉冲信号传递给回转底座开关3,支撑柱1在蜗轮93的带动下进行旋转,直到所选的支撑板42停靠在停车处上方,此时关闭的脉冲信号传递给回转底座开关3,回转底座停止运动,之后第二电机44启动,支撑板42沿支撑柱1下降,直至停靠在停车处。

2)车主驱动车辆沿着支撑板42上的斜坡开上支撑板42,然后对准支撑板42上的凹槽421,将车辆的轮胎驱动到凹槽421上。

3)停车后的车主开门下车,走到支撑板42的一边,确认是否停稳。

4)确认完毕后,支撑板进行复位,此时第二电机44启动,车辆在移动块的帮助下沿支撑柱1开始上升,当接触到上方的接触开关2,移动块停止运动,移动块停止运动后支撑板是否运动具有两种形式,其中:若支撑板原本位于停车处上方,此时支撑板不进行运动;若支撑板原本不位于停车处上方,开启的脉冲信号传递给回转底座开关3,支撑柱1在蜗轮93的带动下进行旋转,直到支撑板42回到原本位置,关闭的脉冲信号传递给回转底座开关3,此时回转底座停止运动。

5)车主确认停车完毕。

二、取车时

1)车主选定车辆。

2)确认完毕后,若选定的支撑板42位于停车处的上方,第二电机44启动,支撑板42沿支撑柱1下降,直至停靠在取车处,支撑板42停止运动;若选定的支撑板42没有位于取车处的上方,开启的脉冲信号传递给回转底座开关3,支撑柱1在蜗轮93的带动下进行旋转,直到所选的支撑板42停靠在取车处上方,此时关闭的脉冲信号传递给回转底座开关3,回转底座停止运动,之后第二电机44启动,支撑板42沿支撑柱1下降,直至停靠在取车处。

3)车主将支撑板42上的车辆取出。

4)取车完毕后,支撑板进行复位,此时第二电机44启动,车辆在移动块的帮助下沿支撑柱1开始上升,当接触到上方的接触开关2,移动块停止运动,移动块停止运动后支撑板是否运动具有两种形式,其中:若支撑板原本位于取车处上方,此时支撑板不进行运动;若支撑板原本不位于取车处上方,开启的脉冲信号传递给回转底座开关3,支撑柱1在蜗轮93的带动下进行旋转,直到支撑板42回到原本位置,关闭的脉冲信号传递给回转底座开关3,此时回转底座停止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