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号多管径井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8055发布日期:2019-11-16 01:0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同型号多管径井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排水管道附属构筑物模具,具体说,涉及一种同型号多管径井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给排水管道的圆形检查井的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木模或定型钢模具,每个型号的模具只能用于同管径管道使用。举个例子:某项排水工程有dn400、dn500、dn600三种不同管径的管道,需要根据三种不同管径分别定制井模具,模具的增加造成检查井成本增加,并且增加了现场支模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型号多管径井模具,能够用于多种管径的给排水管道上检查井的浇筑,并且组合安装方便,能够循环使用。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型号多管径井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内模位于外模的内侧;内模包括:第一内模、第二内模、第三内模、第四内模,第一内模、第二内模、第三内模、第四内模为弧形结构,围成一个筒形结构,筒形结构在侧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通过第一内模、第二内模、第三内模、第四内模的弧形边围成;外模包括:第一外模、第二外模,第一外模、第二外模为弧形结构,围成一个筒形结构,筒形结构在侧部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通过第一外模、第二外模的弧形边围成。

进一步,还包括:第五内模、第六内模;第五内模和第六内模安装在第一开口内,外侧与第一开口通过相连接,第五内模和第六内模的下部弧板围成第二开口。

进一步,第五内模和第六内模在侧边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后将第五内模和第六内模相连接。

进一步,第五内模和第六内模的结构相同,包括:内模外侧弧形边、内模内侧弧形边、内模直边,内模外侧弧形边、内模内侧弧形边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内模直边两端。

进一步,第二内模、第三内模形状相同,位于内模的左右两侧,第一内模、第四内模位于内模的下部并位于第一开口两侧,第一内模、第二内模、第三内模、第四内模的侧边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将第二内模、第三内模与第一内模、第四内模相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外模、第四外模;第三外模、第四外模安装在第三开口内,第三外模、第四外模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后外侧与第三开口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三外模、第四外模的下部弧板围成第四开口。

进一步,第三外模、第四外模的结构相同,包括:外模外侧弧形边、外模内侧弧形边、外模直边,外模外侧弧形边、外模内侧弧形边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外模直边两端。

进一步,第一内模、第二内模、第三内模、第四内模、第五内模、第六内模、第一外模、第二外模、第三外模、第四外模的结构包括:支撑架和面板,面板固定在支撑架上,在支撑架的内侧连接有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多种管径的给排水管道上检查井的浇筑,并且组合安装方便,能够循环使用,节省资源、降低了给排水管道的成本,安装简单、快速、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同型号多管径井模具的安装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内模横切面的a-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内模横切面的b-b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外模横切面的c-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同型号多管径井模具的安装俯视图;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内模横切面的a-a向视图;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内模横切面的b-b向视图。

同型号多管径井模具的结构包括:内模1和外模2,内模1位于外模2的内侧。

内模1的结构包括:第一内模11、第二内模12、第三内模13、第四内模14、第五内模15、第六内模16;第一内模11、第二内模12、第三内模13、第四内模14为弧形结构,围成一个筒形结构,筒形结构在侧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通过第一内模11、第二内模12、第三内模13、第四内模14的弧形边围成。

第二内模12、第三内模13形状相同,位于内模1的左右两侧,第一内模11、第四内模14位于内模1的下部并位于第一开口两侧,第一内模11、第二内模12、第三内模13、第四内模14侧边设置有通孔,螺栓3穿过通孔,将第二内模12、第三内模13与第一内模11、第四内模14相连接。

当检查井需要适应粗管径给排水管道4时,内模1使用第一内模11、第二内模12、第三内模13、第四内模14;当检查井需要适应细管径给排水管道5时,内模1使用第一内模11、第二内模12、第三内模13、第四内模14、第五内模15、第六内模16,利用第五内模15、第六内模16缩小第一开口的内径,并围成第二开口。

第五内模15和第六内模16安装在第一开口内,侧边设置有通孔,第五内模15和第六内模16之间通过螺栓3相连接后,外侧与第一开口通过螺栓3相连接。第五内模15和第六内模16的下部弧板围成第二开口。

第五内模15和第六内模16的结构相同,包括:内模外侧弧形边、内模内侧弧形边、内模直边,内模外侧弧形边、内模内侧弧形边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内模直边两端。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外模横切面的c-c向视图。

外模2的结构包括:第一外模21、第二外模22、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第一外模21、第二外模22为弧形结构,围成一个筒形结构,筒形结构在侧部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通过第一外模21、第二外模22的弧形边围成。

第一外模21、第二外模22、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侧边设置有通孔,螺栓3穿过通孔,将第一外模21、第二外模22相连接,将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与第一外模21、第二外模22相连接。

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安装在第三开口内,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之间通过螺栓3相连接后,外侧与第三开口通过螺栓3相连接。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的下部弧板围成第四开口。

当检查井需要适应粗管径给排水管道4时,外模2使用第一外模21、第二外模22;当检查井需要适应细管径给排水管道5时,外模2使用第一外模21、第二外模22、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利用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缩小第三开口的内径,并围成第四开口。

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的结构相同,包括:外模外侧弧形边、外模内侧弧形边、外模直边,外模外侧弧形边、外模内侧弧形边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外模直边两端。

第一内模11、第二内模12、第三内模13、第四内模14、第五内模15、第六内模16,以及第一外模21、第二外模22、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的结构包括:支撑架和面板,面板固定在支撑架上,在支撑架的内侧连接有加强筋板。支撑架、加强筋板的材料选用50mm*50mm角钢,面板选用3mm厚钢板。

使用时,先组装内模1,内模1组装完成后组装外模2,并按照管径考虑是否需要第五内模15、第六内模16、第三外模23、第四外模24,然后就可以在内模1、外模2之间浇筑混凝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