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砖干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926发布日期:2019-11-12 23:13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面砖干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明涉及墙面砖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砖干挂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室内外装饰趋势的发展,墙面作为室内外的重要装饰面,很多业主和单位会选择面砖砖来作为装饰材料,目前室内墙砖装饰饰面趋向于干挂的安装方式。

干挂墙砖目前主要使用云石胶加背衬衬块的固定方式,但云石胶不适于长期受力,此种连接方式有一定的隐患。另外单纯的胶黏界面的胶黏力剪切破坏强度可能不是干挂墙砖剥离脱落的最重要因素,也可能由于云石胶与墙砖表层实现了很好的粘结,但墙砖表面与云石胶的粘合面形成了的新的表层,而新的表层与墙砖内部层界面间发生破坏,从而造成干挂墙砖剥离脱落。所以避免胶黏界面是消除干挂墙砖隐患的主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砖干挂结构,它具有安装稳定、操作简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面砖干挂结构,用于将面砖干挂于墙面上,包括挂件,所述挂件包括挂板和固接在挂板端部的挂座,所述挂座远离挂板的一端设有环形的卡沿,卡沿与挂座的外形呈T形,所述挂板上开设有连接孔;面砖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挂件设置为两个,挂座和卡沿插入卡槽内、与卡槽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台和卡沿与卡槽卡接配合,使挂件可拆卸的固定在卡槽内,然后通过云石胶或AB胶等胶黏剂填满卡槽与对应的挂件之间的缝隙,从而起到进一步加强连接的作用。在墙体上安装有承重钢架,承重钢架上固接有挂座,在挂板的连接孔上穿设螺栓,通过螺栓将挂件固定在挂座上,以此实现面砖在墙体上的固定安装,然后将面砖从下至上依次排布安装,完成对墙体表面的装饰;整个安装过程快捷方便,而且避免了胶黏界面受力,保证了面砖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座的外周面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卡槽倒圆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过渡使挂件插入卡槽的过程更加平滑流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板的外形呈Z形,所述挂座固接在挂板的一端,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挂板的另一端,挂板设有连接孔的一端朝向背离挂座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板设置为Z形,面砖安装时,挂板的端部靠近挂座,方便人们进行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板、挂座以及卡沿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保证了挂件整体的强度,而且方便批量生产,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为长条状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条状的通孔使螺栓在挂板上能够进行位置调节,减少施工误差带来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设于面板两侧、靠近其上端处,面板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插槽,上端的插槽内嵌合有平整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上方的面砖的下端插在下方面砖的平整片上,平整片对上下相邻的面砖起到调平的作用,以此类推,从而使整个面砖饰面的平整度得到保障,进而保证了面砖的装饰效果。而面砖两侧的插槽设置在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处,挂件卡接在卡槽中后加强了面砖上端的稳定性,该面砖的下端通过下方的平整片进行限位固定,使每个面砖仅需两个挂件、一个平整片以及适量胶黏剂就可实现固定,极大的减弱了面砖安装的复杂度,降低了安装时间,增加干挂效率,减少大量的人工和材料费,并且减少胶的使用量,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整片的外形为正方形,倾斜45°角后插入插槽内,所述插槽的内部呈三角形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整片的对角线位于相邻面砖之间的接缝处,此时平整片承力程度最大,保证了相邻面砖的稳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整片为铝合金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高强度、高耐久、温度形变小,使平整片更耐用,面砖安装的寿命更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面砖上开槽并配置相应的挂件,利用挂件实现面砖在墙体上的固定安装,将面砖从下至上依次排布安装,完成对墙体表面的装饰;

2、通过在相邻面砖之间设置平整片,平整片对上下相邻的面砖起到调平的作用,以此类推,从而使整个面砖饰面的平整度得到保障,进而保证了面砖的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承重钢架;3、挂座;4、挂件;41、挂板;42、挂台;43、卡沿;44、连接孔;5、面砖;51、卡槽;52、插槽;6、平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面砖干挂结构,如图1所示,在墙体1上安装有承重钢架2,承重钢架2上固接有挂座3,面砖5通过挂件4固定在挂座3上。挂座3可选为角钢或方钢,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承重钢架2上。

如图2所示,挂件4包括挂板41和固接在挂板41上的挂台42,挂台42的外形为矩形体,挂台42远离挂板41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的卡沿43,挂台42和卡沿43的整体外形呈T形;挂板41的外形呈Z形,挂台42固接在挂板41的一端,挂板41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连接孔44,挂板41设有连接孔44的一端朝向背离挂座3的方向倾斜设置。挂板41、挂台42及卡沿43一体成型,以保证挂件4整体的强度。

如图2所示,面砖5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条卡槽51,卡槽51的内部形状尺寸与挂台42相适配,每个卡槽51中均插入一个挂件4,挂台42和卡沿43与卡槽51卡接配合,使挂件4可拆卸的固定在卡槽51内,然后通过云石胶或AB胶等胶黏剂填满卡槽51与对应的挂件4之间的缝隙,从而起到进一步加强连接的作用。将挂座3的外周面设置为圆弧面,相应的,卡槽51倒圆角设置,从而使挂件4插入卡槽51的过程更加平滑流畅。

在挂板41的连接孔44上穿设螺栓,通过螺栓将挂件4固定在挂座3上,以此实现面砖5在墙体1上的固定安装(参照图1);进一步的,将连接孔44设为长条状的通孔,使螺栓在挂板41上能够进行位置调节,减少施工误差带来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将面砖5从下至上依次排布安装,完成对墙体1表面的装饰;整个安装过程快捷方便,而且云石胶起到加强连接的作用,避免了胶黏界面受力,进一步提高挂件4安装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面砖5安装后饰面的平整度,在相邻面砖5之间设置有平整片6,如图2所示,平整片6为铝合金片,外形为正方形,面砖5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插槽52,插槽52的内部呈三角形分布,平整片6倾斜45°,使其形状为正菱形后插入面砖5上端的插槽52中,与插槽52相嵌合,位于上方的面砖5的下端插在该平整片6上,平整片6对上下相邻的面砖5起到调平的作用,以此类推,从而使整个面砖5饰面的平整度得到保障,进而保证了面砖5的装饰效果。

进一步的,将面砖5两侧的插槽52设置在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处,挂件4卡接在卡槽51中后,挂板41上的连接孔44高于面砖5的上端面,这样既方便进行螺栓固定,同时又加强了面砖5上端的稳定性,而该面砖5的下端则插入下方面砖5的平整片6上,通过平整片6对位于上方面砖5的下端进行限位固定,该限制力来自于位于下方面砖5的挂件4对面砖5产生的作用力,从而使每个面砖5的上下两端受到的作用力大小相似,进而保证了整个面砖5饰面的稳定性;而且每个面砖5仅需两个挂件4、一个平整片6以及适量胶黏剂就可实现固定,极大的减弱了面砖5安装的复杂度,降低了安装时间,增加干挂效率,减少大量的人工和材料费,并且减少胶的使用量,绿色环保。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