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锚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9778发布日期:2019-07-24 08:5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锚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锚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的锚固是指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连接,使建筑物更牢固,目的是使两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担各种应力(协同工作承受来自各种荷载产生压力、拉力以及弯矩、扭矩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土木工程建造过程中使用的到锚固结构通常是四个单独的固定螺柱,实现先在地基上挖出一个坑,在坑内注入水泥,将四个固定螺柱插入水泥内部,待水泥凝固之后,在固定螺柱上连接钢结构,这种方式,难以有效的保持螺柱之间的距离,且插入水泥之后,螺柱的高度难以统一,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使用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锚固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锚固结构,具备安装时,固定螺柱之间的距离固定,且四个螺柱能够同时升降调节,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难以有效的保持螺柱之间的距离,且插入水泥之后,螺柱的高度难以统一,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使用较为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锚固结构,包括固定板和稳定调节机构,所述稳定调节结构安装于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稳定调节机构包括螺环、固定螺柱、螺纹柱、连接杆、固定环、固定筒、轴承、扭力弹簧、活动板、限位板、凹孔、滑槽、滑块和稳定柱,两组相对称的固定筒均固定安装于固定板的上表面,两组固定螺柱分别设置于两组固定筒的内部,两组活动板分别设置于两组固定筒的内部,且活动板的上表面与固定螺柱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滑槽开设于固定筒的内部,两个滑块分别卡接在两个滑槽的内部,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活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稳定住固定安装于固定筒的内底壁,凹孔开设于固定螺柱的底面,稳定柱的顶端贯穿活动板并延伸至凹孔的内部,限位板设置于凹孔的内部,且限位板的底面与稳定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螺柱的顶端贯穿固定筒并延伸至固定筒的外部。

所述轴承固定镶嵌于固定板的上表面,螺纹柱的顶端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扭力弹簧缠绕于螺纹柱的外表面,扭力弹簧的底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扭力弹簧的顶端与螺纹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螺环套设于螺纹柱的外表面,且螺环的内圈与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两组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螺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组固定环分别套设于固定螺栓的外表面,且固定环的内圈与固定螺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组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组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面的大小大于螺纹柱顶端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表面呈粗糙状。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限位螺柱,所述限位螺柱的底端贯穿转盘并与连接杆的上表面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均呈尖角状。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柱位于两组固定筒之间,且螺纹柱与固定筒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在地基的上部挖一个坑,将锚固结构放入坑内,通过转动螺纹柱,使螺纹柱外表面设置的螺环与螺纹柱外表面的螺纹发生螺纹关系,带动连接杆进行升降调节,连接杆升降调节时带动固定环进行升降调节,使得固定环内部安装的固定螺栓进行升降调节,使得四个螺柱能够同时升降调节,避免插入水泥之后,螺柱的高度难以统一,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通过固定板和连接杆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证两组固定螺栓之间的距离,避免因外力导致出现偏差,致使水泥凝固只够难以与钢结构上的空位对应,当使用人员高度将固定螺栓的高度调节过高时,可以通过松开螺纹柱,使扭力弹簧利用自身的扭力带动螺纹柱反转,从而使固定螺柱的高度降低,调节完成之后,将限位螺环与连接杆上的螺孔螺纹连接进行限位,之后注入水泥,完成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土木工程施工用锚固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螺纹柱、螺环、连接杆、固定环和固定螺栓之间的配合设置,当时用人员将锚固结构放入坑内时,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柱,使螺纹柱外表面设置的螺环与螺纹柱外表面的螺纹发生螺纹关系,带动连接杆进行升降调节,连接杆升降调节时带动固定环进行升降调节,使得固定环内部安装的固定螺栓进行升降调节,使得四个螺柱能够同时升降调节,避免插入水泥之后,螺柱的高度难以统一,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通过固定板和连接杆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证两组固定螺栓之间的距离,避免因外力导致出现偏差,致使水泥凝固只够难以与钢结构上的空位对应。

2、本发明通过扭力弹簧的设置,当使用人员高度将固定螺栓的高度调节过高时,可以通过松开螺纹柱,使扭力弹簧利用自身的扭力带动螺纹柱反转,从而使固定螺柱的高度降低。

3、本发明通过固定筒、滑槽、滑块、活动板、凹孔、限位板和稳定住之间的配合设置,当固定螺柱进行升降调节时,使得活动板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滑动,之后固定螺柱能够在稳定住的限位限位下进行升降调节,避免固定螺柱在生将调节的过程中发生偏斜,导致固定螺柱卡死,影响固定螺柱的调节。

4、本发明通过转盘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转盘对螺纹柱进行转动,且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螺环移动过多移出螺纹柱,影响锚固结构整体的正常使用,通过手柄的设置,便于使用人员转动转盘,且能够有效的增加使用人员转动转盘时手与手柄之间的摩擦力,通过限位螺柱的设置,当使用人员对固定螺柱的高度调节完成之后,可以通过限位螺柱对转盘进行限位,避免转盘因扭力弹簧的扭力发生反转。

5、本发明通过稳定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持两组固定螺柱之间的位置距离,且四个螺柱能够同时升降调节,避免插入水泥之后,螺柱的高度难以统一,和位置发生偏斜,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的问题,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固定板正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筒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正视结构图。

图中:1-固定板,2-稳定调节机构,201-螺环,202-固定螺柱,203-螺纹柱,204-连接杆,205-固定环,206-固定筒,207-轴承,208-扭力弹簧,209-活动板,210-限位板,211-凹孔,212-滑槽,213-滑块,214-稳定柱,3-手柄,4-转盘,5-限位螺柱,6-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锚固结构,包括固定板1和稳定调节机构2,稳定调节结构2安装于固定板1的上表面,稳定调节机构2包括螺环201、固定螺柱202、螺纹柱203、连接杆204、固定环205、固定筒206、轴承207、扭力弹簧208、活动板209、限位板210、凹孔211、滑槽212、滑块213和稳定柱214,两组相对称的固定筒206均固定安装于固定板1的上表面,两组固定螺柱202分别设置于两组固定筒206的内部,两组活动板209分别设置于两组固定筒206的内部,且活动板209的上表面与固定螺柱202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滑槽212开设于固定筒206的内部,两个滑块213分别卡接在两个滑槽212的内部,两个滑块21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活动板20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稳定住214固定安装于固定筒206的内底壁,凹孔211开设于固定螺柱202的底面,稳定柱214的顶端贯穿活动板209并延伸至凹孔211的内部,限位板210设置于凹孔211的内部,且限位板210的底面与稳定柱2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螺柱202的顶端贯穿固定筒206并延伸至固定筒206的外部。

轴承207固定镶嵌于固定板1的上表面,螺纹柱203的顶端与轴承207的内圈固定连接,扭力弹簧208缠绕于螺纹柱203的外表面,扭力弹簧208的底端与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扭力弹簧208的顶端与螺纹柱2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螺环201套设于螺纹柱203的外表面,且螺环201的内圈与螺纹柱2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两组连接杆20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螺环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组固定环205分别套设于固定螺栓202的外表面,且固定环205的内圈与固定螺栓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组连接杆20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组固定环2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螺纹柱2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4,转盘4底面的大小大于螺纹柱203顶端的大小,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转盘4对螺纹柱203进行转动,且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螺环201移动过多移出螺纹柱203,影响锚固结构整体的正常使用。

转盘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3,手柄3的外表面呈粗糙状,便于使用人员转动转盘4,且能够有效的增加使用人员转动转盘4时手与手柄3之间的摩擦力。

手柄3的一侧设置限位螺柱5,限位螺柱5的底端贯穿转盘4并与连接杆204的上表面螺纹连接,当使用人员对固定螺柱202的高度调节完成之后,可以通过限位螺柱5对转盘4进行限位,避免转盘4因扭力弹簧208的扭力发生反转。

固定板1的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每个限位杆6的底端均呈尖角状,当工作人员将锚固机构放入坑内时,四个限位杆6能够插入地基的内部,提高稳定性,避免注入水泥石使得锚固机构发生偏斜。

螺纹柱203位于两组固定筒206之间,且螺纹柱203与固定筒206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能够有效的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提高整体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