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盆模具及花盆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76158发布日期:2019-07-13 10:10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盆模具及花盆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花盆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花盆模具,在制备花盆的过程中,需要在模具内贴布以满足花盆强度的要求,具体的是把搅拌好的胶凝材料敷在(或刷在)模具内,然后贴上一层布,再上一层料,再贴上一层布,且盆口必须保证上料的密实、盆底的漏水孔轮廓清晰以达到产品的外观要求。上料完成后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中养护固化。如果环境温度偏低,必须采取措施增加温度,以便在规定时间内拆模。通常这个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左右,固化到一定强度就可将产品从模具中脱离出来。将脱模后的产品进行模线的铲除、气孔引起的缺料的填补砂光等一些后期修复工作,成型工序即告结束。

因此,采用现有技术的模具用于制备花盆,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而且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在劳动力日益紧张的今天,企业招到相应技能的人员非常难,间接导致生产成本极大的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少花盆成型后续修补步骤的花盆模具。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花盆模具制备花盆的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花盆模具,其包括:外模和套于外模内的内模,所述内模与外模形成花盆形状的膜腔,所述内模包括内模主体,所述内模主体主要由多个主体块组成。

本方案替代传统方法中只有外模并采用敷料的方法,通过模具设置内模、外模,实现以浇灌代替敷料方法,减小成本,其中将多个主体块组合制成内模主体,可减小铸造花盆过程,拆除模具过程中的摩擦力,花盆表面更加光滑,无需后续修补。脱模后得到的花盆外观效果与目前的敷料方法一样,且内壁更加整洁。

花盆模具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内模主体主要由多层主体块层叠加而成,所述主体块层主要由主体块组成。

本方案将主体块先组合成主体块层,主体块层叠加成内模主体,将拆除过程产生的摩擦力逐级先分散到主体块层,再分散到各个主体块,使分散到每个主体块的摩擦力最小。拆除时,拆除越靠近内模中间的主体块,对花盆产生摩擦力的作用力越小,当拆除最靠近内模中间的主体块后,拆除余下的主体块,对花盆基本不产生摩擦力,因此,使用本方案模具铸造花盆,可使铸造后的花盆表面光滑,无需后续修补。内模主体的形状和大小固定,主体块层的层数越高或/和主体块的数量越多,产生的摩擦力越小,但主体块层的层数越高或/和主体块的数量越多产生的人工成本越高,经过多次实验表明,当主体块层的层数为2~8层,每层主体块层中主体块的块数为2~25时,拆除所产生的摩擦力对花盆的影响可忽略,且成本低。

花盆模具优选的方案中,每层主体块层中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其作用是便于主体块取出。

花盆模具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内模主体主要由2~8层主体块层紧密叠加而成,每层主体块层主要由2~25块主体块组成。

花盆模具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内模还包括凸层,所述凸层套设在内模主体表面。

本方案通过凸层将内模主体包裹,进一步将每块抽出的主体块,通过凸层将摩擦力分散至无限小,且凸层便于花盆的形状进行设计;当内模主体拆除完全之后,再拆除凸层;由于无内模主体的挤压力,在脱模油的润滑下,拆除凸层相对于花盆的摩擦力非常微小。凸层可以根据花盆的形状制作成若干片,如长方体的花盆,凸层可以分批制作成四片,分别在长方体形状的内模主体四个侧面贴紧;凸层还可以制作成整片环绕于内模主体的表面。

花盆模具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外模的上端设有上端口,所述内模上端嵌套于外模的上端口。

本方案将内模的上端紧密嵌套于外模的上端口,便于从外模的上端口对内模进行拆模。在外模的任意一个地方可以设置一个罐料口,便于罐料,并设置一个刚好覆盖罐料口的罐料盖;也可以在内模的任一部分设置罐料口,并可以设置与罐料口相应大小的主体块将罐料口覆盖,内模上设置罐料口,可以是从内模主体内部贯穿至凸层外直至与模腔贯通,也可以是直接从内模主体内部贯穿至模腔。本方案可适用于无机胶凝材料,可一次浇灌成型,并能在罐料过程中对内模施加作用力,提高材料倒模的流畅以及固化后的硬度及韧性,脱模后得到的花盆外观效果与目前的敷贴方法一样,且内壁更加整洁。

花盆模具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模腔包括内沿型腔,所述凸层上端与内模主体上端存在间隔,使凸层上端、内模主体上端和外模上端之间形成花盆盆口内沿形状的内沿型腔。

本方案模具更适用于具有盆口的花盆的制备,本方案优选凸层上端与内模主体上端之间设置间隔,目的在于与外模上端内侧面围成花盆盆口内沿状的内沿型腔,将内沿型腔设置在模腔的上端,罐料后或罐料前可将模具朝下放置,在浆料和凸层的重力下,且外加从罐料口对内模施加向模具上端的作用力提高花盆盆口材料倒模的流畅,减少气孔的产生,提高固化后花盆盆口内沿的硬度和韧性,减少传统方法要修补孔引起的缺料的填补砂光等一些后期修复工作,极大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花盆的品质。该模具可以从模具的上端开始拆模,避免其他拆模方法对盆口的损伤,提高花盆盆口的硬度,减少后续修补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花盆模具制备花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主体块组成内模之后,并内模和外模分别涂抹脱模油,并将内模套入外模内;

s2:向模腔内罐料,直至料浆充满整个模腔后,固化;

s3:固化后拆模,得到花盆;拆内模时,从花盆的盆口取出内模的主体块。

本发明制备花盆的方法优选的方案中,步骤s2中,从罐料口向将模向模腔内罐料,罐料过程中,对内模施加向模具上端的作用力,其作用力大于浆料对内模的重力或浮力,优选的,将模具朝下放置,便于对内模施加作用力,罐料后,将罐料盖盖上固化。

本发明制备花盆的方法的优选方案中,步骤s3中,拆模的顺序为内模主体、凸层和外模。

固化结束后,准备拆模,将整个模具和花盆盆口朝上。从外模主体的上端口拆卸内模,依次从上到下取出内模主体块后,取出内模的凸层,再拆卸外模。

制备花盆的方法的优选的方案中,步骤s3中,取内模主体的过程中,从上往下取出主体块。所述浆料包含以下组分:无机胶凝材料、石英粉或粉煤灰、填充料、短丝、玻纤布或钢网和水。其中各组分按重量份比分别为: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或其他复合材料)50~60%、石英粉或粉煤灰5~10%、填充料(木屑或其他轻质材料)5~15%、添加剂0.5~2%、短丝1.5~4%、水30~40%。

本发明上述所有的方案中,花盆的形状为但不仅限于圆柱性、立方体。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模具构建一个包括有多个主体块的内模,从而以替代人工敷料制作花盆的方法,降低了制作花盆的复杂性和劳动强度,降低对于花盆制作技术人员的要求,降低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至少提高一倍的效率。拆模对花盆的损伤小,制备的花盆其花盆表面更光滑。

2、应用本发明的模具,便于花盆朝下的一次性浇灌成型,可减少制作的花盆盆口由于气孔引起的缺料的补砂光、模线的铲除的方法修复工作,提高效率,简化制作流程韧性和硬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模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模;11:内模主体;12:凸层;2:外模;3:罐料口;4:模腔;41:内沿型腔;5:花盆;51:花盆内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指的上和下分别与花盆的上下方向对应。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花盆模具,其包括外模2和内模1,内模1嵌套连接于外模2内,内模1由2~8层主体块层紧密叠加而成,每层主体块层又由2~25块主体块组成;每层主体块层中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所述内模1与外模2形成花盆形状的模腔4。

应用本实施例花盆模具制作花盆,其步骤依次如下:

s1:模具安装:将主体块组成内模1之后,并内模1和外模2分别涂抹脱模油,并将内模1套入外模2内;

s2:罐料:将嵌套好内模1的外模2放置在震动台的水平位置上,往模腔4内灌料,直至料浆充满整个模腔4后,固化;

s3:拆模:固化后拆除内模1和外模2,其中拆除内模1时,从花盆盆口通过拆除主体块直至内模1拆除完成。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一种花盆模具,其包括外模2和内模1,内模1嵌套连接于外模2内,内模1与外模2形成花盆形状的模腔4。外模2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端口和罐料口3,罐料口3与模腔4连通,并设有能完全覆盖罐料口3的罐料盖;其中内模1上端通过外模2上端口嵌套于外模2,内模1由2~8层主体块层紧密叠加而成,每层主体块层又由2~25块主体块组成;每层主体块层中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

应用本实施例花盆模具制作花盆,其步骤依次如下:

s1:模具安装:将主体块组合制成内模1,将内模1和外模2分别涂抹脱模油,并使内模1上端嵌套于外模2的上端口上;

s2:罐料:将嵌套好内模1的外模2上端朝下放置在震动台的水平位置上,从外模2的罐料口3往模腔4内灌料,在罐料过程中,对内模1施加的向下作用力只要大于浮力即可,当料浆充满整个模腔4后,释放下压作用力,盖上罐料盖,等待固化。

s3:拆模:固化后拆模,从外模2的上端口开始拆除主体块,直至内模1拆除完成,再外模2,得到内壁光滑无需后续修补的花盆。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一种花盆模具,其包括外模2和内模1,内模1嵌套连接于外模2内,内模1与外模2形成花盆形状的模腔4。外模2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端口和罐料口3,罐料口3与模腔4连通,并设有能完全覆盖罐料口3的罐料盖;其中内模1上端通过外模2上端口嵌套于外模2。内模1包括内模主体11和凸层12,内模主体11上端与外模2上端口嵌套连接,凸层12紧密套设在内模主体11表面,并凸层12上端与内模主体11上端存在间隔,使内模主体11上端与外模2上端口嵌套连接,并使凸层12上端、内模主体11上端和外模2上端之间形成花盆内沿的内沿型腔41。其中,内模主体11由2~8层主体块层紧密叠加而成,每层主体块层又由2~25块主体块组成;每层主体块层中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

优选的内模主体块层为2层,每层主体块为2块,层主体块层中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

优选的内模主体块层为8层,每层主体块为25块,层主体块层中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

优选的内模主体块层为3层,每层主体块为24块,层主体块层中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

优选的内模主体块层为5层,每层主体块为18块,每层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

优选的内模主体块层为7层,每层主体块为4块,层主体块层中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

优选的内模主体块层为4层,每层主体块为9块,层主体块层中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

优选的内模主体块层为4层,每层主体块为16块,层主体块层中相邻的两块主体块至少有一块设有导角;

应用实施例中的模具制作花盆的方法,以立方体花盆为例,其步骤如下:

s1:模具安装:将主体块组合制成内模主体11,将内模1、外模2分别涂抹脱模油,并将内模主体11,并使内模主体11上端嵌套于外模2的上端口上,内模主体11下端套在凸层12内,;

s2:罐料:将嵌套好内模1的外模2上端朝下放置在震动台的水平位置上,从外模2的罐料口3往模腔4内灌料,在罐料过程中,对内模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大于浆料对凸层的浮力,当料浆充满整个模腔4后,释放下压作用力,盖上罐料盖,等待固化。

s3:拆模:固化后,将模具倒转过来,使模具的上端朝上,从外模2的上端口开始从上到下依次拆除主体块层,每层主体块层先取出有导角的主体块,再取该层无导角的主体块,直至该层主体块取完,再以同样的方式取下一层的主体块,直至内模主体11拆除完全,再从外模2的上端口将凸层12拉出,再外模2,得到一次性成型的内壁光滑无需后续修补的盆口带有内沿的花盆,盆口的气密性强、韧性和硬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质量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