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三维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5968发布日期:2019-08-17 02:2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三维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三维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风”古代建筑被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运用现代施工技术进行仿古建筑建设也有较大的发展和研究空间。

其中古建屋面檐椽结构施工是仿古建筑施工的一大难点,仿古建筑往往设置有大量的异型飞檐,结构多样化,一般是针对飞檐的外形特点制作定型钢模板来进行现浇混凝土飞檐的施工。

目前,古建屋面模板施工效果好,但古建屋面模板使用结构单一、灵活性差,因为每个翘角的大小、弧度、标高、裱花都比较多,模板多为一次性使用,周转重复使用率低,古建屋面模板通常造价高,不能重复利用,增加施工成本,因此,提供一种可调三维模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三维模板,通过组合使用屋顶板、侧檐板、斜檐板、飞檐板,共同构成屋面模板,各部分之间连接方式简单,拆卸方便,解决了现有的古建屋面模板周转重复使用率低、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可调三维模板,包括一屋顶板,所述屋顶板为多边形平板状或三角状或多块平板构成的棱锥状或棱台状;一侧檐板,所述侧檐板搭建在屋顶板的周侧,且侧檐板与屋顶板上与其相接的平板之间的夹角为90~180度;两相连所述侧檐板之间相卡接,并通过一定位组件固定连接,若干所述侧檐板拼接成与屋顶板相配合对应的结构;所述侧檐板为伸缩板,包括过渡侧板及滑动设置在过渡侧板两端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一斜檐板,所述斜檐板与侧檐板一一对应搭建,所述斜檐板与侧檐板的背面通过若干组支撑组件相连接;所述斜檐板为伸缩板,包括过渡斜板及滑动设置在过渡斜板两端的第一斜板、第二斜板;一飞檐板,所述飞檐板通过卡接的方式搭建在斜檐板的一端侧,并通过一限位组件固定位置;所述飞檐板上与斜檐板相接的一侧转动设有一调节板;所述屋顶板、飞檐板下表面均通过钢管支架固定在施工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有一卡块;所述卡块上开设有一插孔;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开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插孔相配合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侧板内设有一与卡槽相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二侧板的背面开设有一与滑槽相连通的第一滑槽;一所述侧檐板上的卡块卡接在与其相连的侧檐板的卡槽内,并通过滑动在滑槽内的定位组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插杆,所述插杆的端部固定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一第一螺杆,所述插杆、滑块、第一螺杆相互垂直;其中,所述插杆贯穿卡槽侧壁上的通孔并插接在卡块上的插孔内;所述第一螺杆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并通过一螺合在第一螺杆上的螺母固定在侧檐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一端部均开设有一容腔;所述过渡侧板的两端均设有一限位块,所述过渡侧板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容腔内,并通过分别螺合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的若干调节螺钉固定;所述过渡斜板与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过渡侧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斜檐板的两端侧均开设有一第三滑槽,所述斜檐板的背面开设有一与第三滑槽相贯通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转动设置在飞檐板一侧的凹槽内,并通过若干螺合在飞檐板背面的调节螺钉固定;其中,所述调节板上并排设置有一第一滑条、一第二滑条;所述飞檐板通过第一滑条、第二滑条与第三滑槽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斜檐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一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螺杆;所述挡板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并通过螺合在第二螺杆上的螺母固定在斜檐板上,且挡板的上表面与飞檐板上的第二滑条的下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固定在侧檐板的背面;其中,所述支撑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斜撑、第二斜撑;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在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斜撑、第二斜撑均铰接在斜檐板的背面;所述第一斜撑、第二斜撑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所述支撑杆、第一斜撑、第二斜撑均为电动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飞檐板单个或组合使用;当屋顶结构为三角状时,采用单独的飞檐板;当屋顶结构为多边形棱柱或棱台状屋顶时,所述飞檐板在两相邻斜檐板之间成对组合使用,构成一完整飞檐结构。

一种可调三维模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s01:根据建筑施工预先设计的方案,选择适用的多边形平板状或三角状或多块平板构成的棱锥状或棱台状屋顶板,并通过钢管支架将屋顶板固定支撑在施工位置;

ss02:根据选择的屋顶板,选择相应数量的侧檐板,并通过钢管支架的支撑将侧檐板搭建在屋顶板周侧,形成屋顶模块板结构;并将支撑杆一端固定在侧檐板背面,支撑杆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施工位置;其中,两相连的侧檐板之间相互卡接,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

ss03:将第一斜撑、第二斜撑安装在斜檐板的背面,将斜檐板一一搭建在与侧檐板相配合处;将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的端部铰接在支撑杆上;

ss04:根据预先设计的屋顶结构,在进行步骤ss02、ss03时,抽动过渡侧板、过渡斜板调节侧檐板、斜檐板的长度,并通过调节螺钉固定;抽出过渡侧板、过渡斜板造成的表面凹陷,采用板材放上去填充;

ss05:通过支撑杆、第一斜撑、第二斜撑调节侧檐板、斜檐板之间的夹角,以调整模板对应的屋面结构;

ss06:根据预先设计的屋顶结构选择不同弧度、翘角、裱花的飞檐板,并将飞檐板通过第三滑槽卡接进斜檐板的一侧,并通过限位组件固定在斜檐板上;

ss07:通过转动调节板,调节飞檐板与斜檐板之间的夹角,使飞檐板的侧面与斜檐板的侧面相贴合;并通过钢管支架将飞檐板固定支撑在施工位置;

ss08:模板铺设后,根据预先设计的屋顶结构对模板进行校核、调整;

ss09:准备材料并对屋顶进行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对模板进行拆除,具体拆除步骤为:

s0091:拆除飞檐板下方的钢管支架,推动限位组件,使限位组件远离飞檐板,并向斜下方滑动飞檐板,将飞檐板拆除;

s0092:依次拆除第一斜撑、第二斜撑,将斜檐板拆除;

s0093:依次拆除支撑杆、固定座,推动定位组件使插杆远离插孔,拆除各个侧檐板;

s0094:拆除屋顶板下方的钢管支架,拆卸屋顶板;

ss010:将屋顶板、侧檐板、斜檐板、飞檐板分类整理回收、入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组合使用屋顶板、侧檐板、斜檐板、飞檐板,共同构成屋面模板,屋顶板、侧檐板、斜檐板、飞檐板各部分之间连接方式简单,安装方便,提高古建屋面模板周转重复使用率低、降低施工成本;

用户可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并组合使用相应的屋顶板、侧檐板、斜檐板、飞檐板,使用结束后,拆卸方便,便于回收利用,使用安全、且适用性高,有较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可调三维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侧檐板的搭建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侧檐板、斜檐板的搭建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结构右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斜檐板、飞檐板的搭建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侧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过渡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飞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斜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具体实时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具体实时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具体实时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屋顶板,2-侧檐板,3-斜檐板,4-飞檐板,5-调节螺钉,6-定位组件,7-支撑组件,8-限位组件,21-第一侧板,211-卡块,212-插孔,22-过渡侧板,221-限位块,23-第二侧板,231-第一滑槽,232-卡槽,24-容腔,31-第一斜板,32-过渡斜板,33-第二斜板,34-第二滑槽,35-第三滑槽,41-第一滑条,42-第二滑条,43-调节板,61-插杆,62-滑块,63-第一螺杆,71-支撑杆,72-第一斜撑,73-第二斜撑,74-固定座,81-第二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背面”、“相连”、“中”、“长度”、“内”、“周侧”、“侧”、“端”、“接触”、“并排”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16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可调三维模板,包括一屋顶板1,屋顶板1为多边形平板状或三角状或多块平板构成的棱锥状或棱台状;如图1所示,屋顶板1为四边形平板状,如图17所示,屋顶板1为四块平板构成的棱锥状,如图18所示,屋顶板1为四块平板构成的棱台状,如图19所示,屋顶板1为两块板构成的三角状;

一侧檐板2,侧檐板2搭建在屋顶板1的周侧,且侧檐板2与屋顶板1上与其相接的平板之间的夹角为90~180度,具体夹角根据屋面设计调整;两相连侧檐板2之间相卡接,并通过一定位组件6固定连接,四个侧檐板2拼接成与屋顶板1相配合对应的结构;侧檐板2为伸缩板,包括过渡侧板22及滑动设置在过渡侧板22两端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适用于配合不同的屋顶板1使用,利用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一斜檐板3,斜檐板3与侧檐板2一一对应搭建,具体使用时,可在斜檐板3、侧檐板2的背面设置铰叶连接二者,斜檐板3与侧檐板2的背面通过两组支撑组件7相连接,两组支撑组件7分别位于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第一斜板31、第二斜板33背面;斜檐板3为伸缩板,包括过渡斜板32及滑动设置在过渡斜板32两端的第一斜板31、第二斜板33;一飞檐板4,飞檐板4通过卡接的方式搭建在斜檐板3的一端侧,并通过一限位组件8固定位置;飞檐板4上与斜檐板3相接的一侧转动设有一调节板43,微调飞檐板4侧面的角度,保证飞檐板4与斜檐板3的侧面相贴合;屋顶板1、飞檐板4下表面均通过钢管支架固定在施工位置。

其中,第一侧板21的一端设有一卡块211;卡块211上开设有一插孔212;第二侧板23的一端开设有一卡槽232;卡槽232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插孔212相配合对应的通孔;第二侧板23内设有一与卡槽232相连通的滑槽,第二侧板23的背面开设有一与滑槽相连通的第一滑槽231;一侧檐板2上的卡块211卡接在与其相连的侧檐板2的卡槽232内,并通过滑动在滑槽内的定位组件6固定。

其中,定位组件6包括一插杆61,插杆61的端部固定有一滑块62,滑块62上固定有一第一螺杆63,插杆61、滑块62、第一螺杆63相互垂直;其中,插杆61贯穿卡槽232侧壁上的通孔并插接在卡块211上的插孔212内;第一螺杆63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231内,并通过一螺合在第一螺杆63上的螺母固定在侧檐板2上。

其中,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的一端部均开设有一容腔24;过渡侧板22的两端均设有一限位块221,过渡侧板2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的容腔24内,并通过分别螺合在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上的若干调节螺钉5固定;过渡斜板32与第一斜板31、第二斜板33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过渡侧板22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其中,斜檐板3的两端侧均开设有一第三滑槽35,斜檐板3的背面开设有一与第三滑槽35相贯通的第二滑槽34。

其中,调节板43转动设置在飞檐板4一侧的凹槽内,并通过若干螺合在飞檐板4背面的调节螺钉5固定;其中,调节板43上并排设置有一第一滑条41、一第二滑条42;飞檐板4通过第一滑条41、第二滑条42与第三滑槽35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斜檐板3相连。

其中,限位组件8包括一挡板,挡板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螺杆81;挡板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34内,并通过螺合在第二螺杆81上的螺母固定在斜檐板3上,且挡板的上表面与飞檐板4上的第二滑条42的下表面相接触。

其中,支撑组件7包括一支撑杆71,支撑杆71的端部固定在侧檐板2的背面;其中,支撑杆71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斜撑72、第二斜撑73;支撑杆71的底端固定在一固定座74上;第一斜撑72、第二斜撑73均铰接在斜檐板3的背面;第一斜撑72、第二斜撑73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支撑杆71、第一斜撑72、第二斜撑73均为电动伸缩杆。

其中,飞檐板4单个或组合使用;当屋顶结构为三角状时,采用单独的飞檐板4;当屋顶结构为多边形棱柱或棱台状屋顶时,飞檐板4在两相邻斜檐板3之间成对组合使用,构成一完整飞檐结构。

一种可调三维模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s01:根据建筑施工预先设计的方案,如搭建如图1所示的屋面,选择一个四边形平板状的屋顶板1,并通过钢管支架将屋顶板1固定支撑在施工位置;

ss02:根据选择的屋顶板1,选择四个侧檐板2,并通过钢管支架的支撑将四个侧檐板2搭建在屋顶板1周侧,形成屋顶模块板结构;并将支撑杆71一端固定在侧檐板2背面,支撑杆71另一端通过固定座74固定在施工位置;其中,两相连的侧檐板2之间相互卡接,并通过定位组件6固定;

ss03:将第一斜撑72、第二斜撑73安装在斜檐板3的背面,将斜檐板3一一搭建在与侧檐板2相配合处;将第一斜撑72、第二斜撑73的端部铰接在支撑杆71上;

ss04:根据预先设计的屋顶结构,在进行步骤ss02、ss03时,抽动过渡侧板22、过渡斜板32调节侧檐板2、斜檐板3的长度,并通过调节螺钉5固定;抽出过渡侧板22、过渡斜板32造成的表面凹陷,采用板材放上去填充;

ss05:通过支撑杆71、第一斜撑72、第二斜撑73调节侧檐板2、斜檐板3之间的夹角,以调整模板对应的屋面结构;

ss06:根据预先设计的屋顶结构选择不同弧度、翘角、裱花的飞檐板4,并将飞檐板4通过第三滑槽35卡接进斜檐板3的一侧,并通过限位组件8固定在斜檐板3上;

ss07:通过转动调节板43,调节飞檐板4与斜檐板3之间的夹角,使飞檐板4的侧面与斜檐板3的侧面相贴合;并通过钢管支架将飞檐板4固定支撑在施工位置;

ss08:模板铺设后,根据预先设计的屋顶结构对模板进行校核、调整;

ss09:准备材料并对屋顶进行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对模板进行拆除,具体拆除步骤为:

s0091:拆除飞檐板4下方的钢管支架,推动限位组件8,使限位组件8远离飞檐板4,并向斜下方滑动飞檐板4,将飞檐板4拆除;

s0092:依次拆除第一斜撑72、第二斜撑73,将斜檐板3拆除;

s0093:依次拆除支撑杆71、固定座74,推动定位组件6使插杆61远离插孔212,拆除各个侧檐板2;

s0094:拆除屋顶板1下方的钢管支架,拆卸屋顶板1;

ss010:将屋顶板1、侧檐板2、斜檐板3、飞檐板4分类整理回收、入库。

一种可调三维模板,通过组合使用屋顶板1、侧檐板2、斜檐板3、飞檐板4,共同构成屋面模板,屋顶板1、侧檐板2、斜檐板3、飞檐板4各部分之间连接方式简单,安装方便,提高古建屋面模板周转重复使用率低、降低施工成本;用户可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并组合使用相应的屋顶板1、侧檐板2、斜檐板3、飞檐板4,使用结束后,拆卸方便,便于回收利用,使用安全、且适用性高,有较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具体生产制造时,根据设计的模块结构,在屋顶板1、侧檐板2、斜檐板3、飞檐板4各部分相接处,设计有相适用斜边结构,组合时,两斜面贴合;其中,斜边上所对应的槽道、卡块等连接结构也相对应的在斜面上呈一定角度设置,便于卡接,可参照图4所示,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相接处的均为斜边,且卡块211、卡槽232也对应呈一定角度设置,组装拆卸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