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举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7829发布日期:2019-08-30 22:5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的举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物的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建筑物的层高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城市建设导致室外地面大幅度增高而室内地坪标高远低于室外地面高度等原因,从而必须将建筑物抬升以满足使用要求。

市场上的(公告号为cn10391213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建筑物抬升施工的提升装置,它包括4根h型钢钢柱、上下提升钢梁、8根32mm精轧螺纹钢筋提升杆组成,抬升施工时将提升装置固定在需抬升柱底部的混凝土承台上,将抬升千斤顶安置在下提升钢梁上,并调节千斤顶使其顶住固定在需抬升柱上部的钢抱箍牛腿上,通过同步抬升千斤顶使需抬升上柱抬升,抬升过程中通过调节固定在下提升钢梁底部提升杆上的固定螺母,使抬升梁和千斤顶随着结构柱同步抬升。

但是采用这种抬升方式,由于各个千斤顶总是会存在细微差异,因此一旦各个千斤顶的抬升进度不同步,建筑物就会有倾倒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的举升装置,其优点是:一旦各个液压千斤顶的抬升进度不同步,操作者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息迅速调节左右两侧对应液压千斤顶的举升速度,从而将建筑物的位置调整过来,以减少建筑物在举升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物的举升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建筑物两侧的l形举升板以及液压千斤顶,所述l形举升板的两内边分别与建筑物的底面和侧面相抵触,所述液压千斤顶的输出端抵触在l形举升板的底边,所述l形举升板沿竖直方向的一边嵌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建筑物的侧壁相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举升建筑物时,操作者首先将液压千斤顶放置在建筑物底部,然后将l形举升板放置在液压千斤顶跟建筑物底部之间,并使得l形举升板的两内边分别与建筑物的底面和侧面相抵触,此时液压千斤顶工作将建筑物顶升时,两个l形举升板可以对建筑物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减少建筑物左右倾倒的可能,并且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建筑物对l形举升板的压力,若建筑物发生轻微倾斜,则两个l形举升板上的压力传感器所受的压力一个增大一个减小,从而操作者可以根据此信息迅速调节左右两侧对应液压千斤顶的举升速度,从而将建筑物的位置调整过来,以减少建筑物在举升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地面上开设有放置沟,所述放置沟远离建筑物的侧壁上开设有加强槽,所述加强槽内设有延伸至放置沟底部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上表面与加强槽顶部接触,所述液压千斤顶位于放置沟的加强层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压千斤顶放置在加强层上,加强层可以对液压千斤顶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减少液压千斤顶工作时,底部的支撑基因强度不够而下陷,导致液压千斤顶举升不稳的可能;并且加强层嵌置在加强槽内,液压千斤顶对加强层产生压力时,加强槽上部的土壤会对加强层产生一个限制力,从而减少加强层翘起的可能,保证了液压千斤顶的工作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层上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嵌置有硬木,所述液压千斤顶底部放置于硬木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硬木具有良好的韧性,因此在支撑液压千斤顶的过程中可以将压力分散,减少应力集中而导致加强层碎裂的可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建筑物外设有若干防倾斜单元,所述防倾斜单元包括压平板、导向管以及导向杆,所述压平板沿水平方向压紧在建筑物顶部,所述压平板的两端延伸出建筑物,所述导向管设有两个并分别连接在压平板的两端,所述导向杆对应导向管设有两根且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插入导向管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和导向管的配合使得导向管只能沿竖直方向移动,因此压平板也只能整体沿竖直方向移动,当建筑物有轻微倾斜的趋势时,水平设置的压平板可以对建筑物起到一个阻碍作用,从而可以保证建筑物的顶部水平不倾斜,提高建筑物举升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管内设有拉紧弹簧,所述拉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导向管管底和导向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紧弹簧可以对导向管和压平板产生一个拉力,从而使得压平板在这个拉力下始终抵紧在建筑物顶部,以保证压平板对建筑物顶部的抵触稳定性,减少压平板受外力与建筑物顶部而分离的可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平板朝向建筑物顶部的一侧设有若干找平块,所述找平块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朝向建筑物顶部的一侧开有夹口,所述夹口卡接在建筑物顶部的边缘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材料制成的找平块可以夹紧在建筑物顶部的边缘上,此时找平块的顶部形成平面,以便于压平板压在平面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找平块外设有匚形固定板,所述匚形固定板的内侧顶部与找平块的顶部相贴合,所述匚形固定板相对的两边上均螺纹连接有与找平块外壁相抵触的调节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找平块夹紧在建筑物的边缘上后,操作者可以转动调节螺栓使其抵触在找平块上,从而将找平块稳固的固定在建筑物的边缘上,减少找平块脱落的可能,提高找平块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匚形固定板的顶部平面不易变形,从而可以给压平板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平面支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建筑物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设有所述防倾斜单元,且两个方向的所述防倾斜单元中的压平板层叠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方向的防倾斜单元可以沿建筑物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对建筑物起到一个限位作用,从而提高建筑物提升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两侧的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支点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朝向建筑物的一端与建筑物侧壁相接触,所述支杆与建筑物接触的端点至支点的长度大于支点到建筑物的水平距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使建筑物意外产生倾倒,此时支杆可以抵在建筑物的侧壁上,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传感器朝向建筑物的一侧设有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与建筑物之间,可以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减少压力传感器外壳被压损的可能,也可以减少压力传感器与建筑物之间的磨损,延长压力传感器的使用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两个l形举升板可以对建筑物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减少建筑物左右倾倒的可能;

2、若建筑物发生轻微倾斜,则两个l形举升板上的压力传感器所受的压力一个增大一个减小,从而操作者可以根据此信息迅速调节左右两侧对应液压千斤顶的举升速度,从而将建筑物的位置调整过来,以减少建筑物在举升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

3、防倾斜单元可以保证建筑物的顶部水平不倾斜,提高建筑物举升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放置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建筑物;2、l形举升板;21、压力传感器;22、橡胶垫;3、液压千斤顶;4、放置沟;5、加强槽;6、加强层;61、缓冲槽;62、硬木;7、防倾斜单元;71、压平板;72、导向管;73、导向杆;74、拉紧弹簧;75、找平块;76、夹口;77、匚形固定板;78、调节螺栓;8、支架;9、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建筑物1的举升装置,如图1和图2,包括分别位于建筑物1两侧的l形举升板2(如图3)以及液压千斤顶3,地面上挖有放置沟4,放置沟4远离建筑物1的侧壁上挖有加强槽5,放置沟4的底部和加强槽5内灌注有混凝土砂浆,混凝土砂浆凝结后形成加强层6,加强层6填满加强槽5并延伸至放置沟4底部,操作者在混凝土砂浆凝结前将硬木62压入,从而加强层6形成时会具有一个缓冲槽61,硬木62嵌置于缓冲槽61内,操作者将液压千斤顶3放置于硬木62上,液压千斤顶3的输出端抵触在l形举升板2的底边,l形举升板2的两内边分别与建筑物1的底面和侧面相抵触,液压千斤顶3工作时即可将建筑物1向上顶升,并且此时两个l形举升板2可以对建筑物1的两侧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减少建筑物1向两侧倾倒的可能。

如图2和图3,l形举升板2沿竖直方向的一边嵌置有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1朝向建筑物1的一侧设有橡胶垫22,压力传感器21通过橡胶垫22与建筑物1的侧壁相抵触,此时橡胶垫22可以减少压力传感器21的磨损,液压千斤顶3在举升建筑物1时,压力传感器21实时监测建筑物1对l形举升板2的压力,若建筑物1发生轻微倾斜,则两个l形举升板2上的压力传感器21所受的压力一个增大一个减小,从而操作者可以根据此信息迅速调节左右两侧对应液压千斤顶3的举升速度,将建筑物1的位置调整过来,进一步减少建筑物1在举升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

如图2和图4,建筑物1外还设有若干防倾斜单元7,防倾斜单元7包括设置在建筑物1顶部的若干压平板71,压平板71的两端延伸出建筑物1并分别连接有一个导向管72,地面上对应每个导向管72均固设有一个导向杆73,导向杆73远离地面的一端插入导向管72内,导向管72内设有拉紧弹簧74,拉紧弹簧7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导向管72管底和导向杆73远离地面的一端。拉紧弹簧74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因此压平板71在拉紧弹簧74的拉力作用下始终压紧在建筑物1顶部,以保证压平板71对建筑物1顶部的抵触稳定性,减少压平板71受外力与建筑物1顶部而分离的可能。

如图2和图4,若建筑物1的顶部不平整,压平板71很难沿水平方向压紧在建筑物1顶部。因此压平板71朝向建筑物1顶部的一侧设有两个由不锈钢制成的匚形固定板77,匚形固定板77内设有找平块75,找平块75由橡胶制成,找平块75上开设有一个夹口76,找平块75通过夹口76卡接在建筑物1顶部的边缘上,此时匚形固定板77的两边穿设有调节螺栓78,操作者调整找平块75的位置使得找平块75的上表面保持水平,然后将调节螺栓78拧紧并抵触在找平块75的外壁上,从而将找平块75快速稳定的固定在建筑物1顶部边缘上,此时压平板71便沿水平方向压紧在建筑物1顶部。

如图1,建筑物1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防倾斜单元7,建筑物1沿宽度方向设有一个防倾斜单元7,两个方向的防倾斜单元7中的压平板71层叠设置。液压千斤顶3在顶升建筑物1时,若建筑物1有轻微倾斜的趋势,此时两个方向的防倾斜单元7中水平设置的压平板71可以沿建筑物1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对建筑物1起到一个阻碍作用,从而可以保证建筑物1的顶部水平不倾斜,提高建筑物1举升稳定性。

如图1和图2,建筑物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以及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支架8,支架8设置为三角形,支架8的顶部具有支点,支架8通过支点铰接有支杆9,支杆9朝向建筑物1的一端与建筑物1侧壁相接触,并且支杆9与建筑物1接触的端点至支点的长度大于支点到建筑物1的水平距离,即使建筑物1意外产生倾倒,此时支杆9可以抵在建筑物1的侧壁上,从而对建筑物1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操作步骤:操作者首先将液压千斤顶3放置在建筑物1底部,然后将l形举升板2放置在液压千斤顶3跟建筑物1底部之间,并使得l形举升板2的两内边分别与建筑物1的底面和侧面相抵触,此时液压千斤顶3工作将建筑物1顶升,顶升过程中,若建筑物1发生轻微倾斜,则两个l形举升板2上的压力传感器21所受的压力一个增大一个减小,从而操作者可以根据此信息迅速调节左右两侧对应液压千斤顶3的举升速度,将建筑物1的位置调整过来,若发生意外整个建筑物1有倾倒趋势,支杆9可以抵在建筑物1的侧壁上,从而对建筑物1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大大提高了举升建筑物1时的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