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装配式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4482发布日期:2019-10-23 01:2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多层装配式房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多层装配式房屋。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绿色建筑行动”和“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驱动下,装配式建筑现已成为国内研究和探索的热点。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两大体系。装配式钢结构相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轻质、高强、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设计、生产、施工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成熟、规范图集等标准体系配套完备、生产设施配套齐全等优点;是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最优载体。因此,在当前急需化解我国钢材产业产能过剩的市场迫切需求下,在“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行业导向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正被大力示范、推广应用。

然而,受到结构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的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多为单层结构,如何建造出结构稳定的多层装配式房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装配式房屋,该多层装配式房屋既可以节约装配式建筑的安装节点,又可以保证对梁、柱连接的稳定性,在保证房屋结构稳定性、承载力的同时,实现了多层房屋的建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装配式房屋,包括若干地桩组件、连接于地桩组件上方的底层框梁组件、通过若干立柱安装于底层框梁组件上方的多层框梁组件;

所述地桩组件进一步包括基板、若干安装套管和基桩,所述安装套管固定连接于基板的拐角处,所述基桩上端与安装套管下端连接,所述基桩向外倾斜设置,从而与基板之间形成一钝角夹角,所述基板中央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连接有一弧形块,此弧形块嵌入基板的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垫圈,所述弧形块下部嵌入垫圈中央,使得弧形块的弧形面与垫圈接触连接,所述弧形块的周向表面与凹槽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根地桩组件的连接柱之间通过一梁体连接;

所述底层框梁组件和多层框梁组件均进一步包括若干梁体和用于连接相邻梁体的安装节点,所述安装节点包括可与立柱连接的竖向连接体和至少两个可与梁体连接的横向连接体,所述横向连接体的一端端面与竖向连接体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此横向连接体的另一端用于与梁体连接,不同的横向连接体与竖向连接体的不同侧表面连接;

位于横向连接体上方和下方的竖向连接体侧面上分别开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横向连接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开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横向连接体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顶面连接的顶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各自的底部具有一向外的第一翻边部,所述底层框梁组件和多层框梁组件之间的立柱两端分别与底层框梁组件、多层框梁组件各自的竖向连接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梁体包括主板和平行设置于主板两侧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各自的上端面通过主板连接,和/或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各自的下部均具有一向外的翻边部。

2.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板为三角形板,所述安装套管的数目为3个,分别焊接连接于基板的三个拐角处,或者所述基板为方形板,所述安装套管的数目为4个,分别焊接连接于基板的四个拐角处。

3.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板的边缘处分别具有一向下的翻边条,此翻边条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套管焊接固定。

4.上述方案中,所述凹槽由基板挤压而成,且所述凹槽为圆形凹槽。

5.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柱为圆管连接柱,此圆管连接柱上端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具有螺纹。

6.上述方案中,所述垫圈与弧形块接触处设置为与弧形块的弧形面相配合的斜面或者弧形面。

7.上述方案中,相邻两个横向连接体的第一翻边部焊接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翻边部外端面处具有一向下的第二翻边部。

8.上述方案中,所述横向连接体的数目为2个,分别与竖向连接体相邻的两个侧表面连接,或者所述横向连接体的数目为3个,分别与竖向连接体的三个侧表面连接,或者所述横向连接体的数目为4个,分别与竖向连接体的四个侧表面连接。

9.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第二安装孔上连接有一螺帽,此螺帽位于竖向连接体和/或横向连接体内,一螺栓穿过立柱和竖向连接体上的第一安装孔,并与第一安装孔上的螺帽锁接,和/或一螺栓穿过梁体和横向连接体上的第二安装孔,并与第二安装孔上的螺帽锁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其通过安装节点与柱、梁的组合设置,在保证房屋结构稳定性、承载力的同时,实现了多层房屋的建筑;采用结构巧妙的安装节点,可用于直角拐角处、“t字型”连接处和“十字型”连接处的柱梁连接,且通过一个安装节点就可以同时实现对横梁和立柱的连接,既可以节约装配式建筑的安装节点,又可以保证对梁、柱连接的稳定性,为建造多层的装配式房屋提供可能;进一步的,其地桩组件将多根基桩组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地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地桩打入地面后,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房屋的抗拉拔性;而安装套管的倾斜设置,使得嵌入安装套管内的基桩保持同样角度的倾斜,基桩倾斜打入底面后,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了抗拉拔性,同时基桩受到倾斜方向的力以及水平与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使得土壤对基桩的抓力大大增加,使得房屋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拉拔和承载能力;再通过弧形块、垫圈与凹槽的组合设置,为连接柱与基板之间的连接提供了可调节的空间,从而在地桩受到震动时,可以快速对受到了震动力进行缓冲,大大减少震动对地桩的影响,从而保证地桩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构件与地桩上方的建筑的稳定性,使得房屋建筑整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2.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其安装节点的横向连接体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顶面连接的顶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各自的底部具有一向外的第一翻边部,第一翻边部的设置,既提高了横向连接体的力学性能,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又可以对与其连接的横梁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本连接单元的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另外,其相邻两个横向连接体的第一翻边部焊接连接,将相邻的翻边部焊接为一体,提高了连接节点的一体性,从而增强了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使用本连接单元的建筑的结构性能;另外,其第一翻边部外端面处具有一向下的第二翻边部,第二翻边部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防止横向连接体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进一步增强了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3.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其基板的边缘处分别具有一向下的翻边条,此翻边条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套管焊接固定,翻边条的设置,既对安装套管起到加强的作用,保证安装于安装套管内基桩的稳定性,还增强了基板的力学性能,且翻边条嵌入土壤内,可以起到一定的固定和限位作用,防止结构整体摆动,保证地桩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其盖板下表面与基板上表面接触,且此盖板和基板之间通过螺栓锁接,盖板的设置,对连接柱上的弧形块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增强地桩的一体性,增强地桩的抗拉拔性能,保证地桩的稳定;另外,其垫圈与弧形块接触处设置为与弧形块的弧形面相配合的斜面或者弧形面,斜面或者弧形面的设置,使得弧形块与垫圈之间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进一步增强了地桩结构的稳定性,还使得连接柱可以适应性微调保证垂直度;另外,其凹槽由基板挤压而成,使得凹槽与基板为一体结构,保证了地桩结构的一体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中地桩组件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中地桩组件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附图3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5为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中安装节点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6为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中安装节点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7为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中安装节点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8为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多层装配式房屋中梁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基板;2、连接柱;3、盖板;4、凹槽;5、弧形块;6、垫圈;7、间隙;8、通孔;9、螺纹;11、安装套管;12、基桩;13、翻边条;30、地桩组件;31、底层框梁组件;32、立柱;33、多层框梁组件;34、梁体;101b、主板;102b、第一侧板;103b、第二侧板;104b、翻边部;35、安装节点;1a、竖向连接体;2a、横向连接体;201a、第一侧板;202a、第二侧板;203a、顶板;204a、第一翻边部;205a、第二翻边部;3a、第一安装孔;4a、第二安装孔;5a、螺帽;6a、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多层装配式房屋,包括若干地桩组件30、连接于地桩组件30上方的底层框梁组件31、通过若干立柱32安装于底层框梁组件31上方的多层框梁组件33;

所述地桩组件30进一步包括基板1、若干安装套管11和基桩12,所述安装套管11固定连接于基板1的拐角处,所述基桩12上端与安装套管11下端连接,所述基桩12向外倾斜设置,从而与基板1之间形成一钝角夹角,所述基板1中央具有一凹槽4,所述凹槽4内安装有一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下端连接有一弧形块5,此弧形块5嵌入基板1的凹槽4内,所述凹槽4内设置有一垫圈6,所述弧形块5下部嵌入垫圈6中央,使得弧形块5的弧形面与垫圈6接触连接,所述弧形块5的周向表面与凹槽4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7,相邻两根地桩组件30的连接柱2之间通过一梁体34连接;

所述底层框梁组件31和多层框梁组件33均进一步包括若干梁体34和用于连接相邻梁体34的安装节点35,所述安装节点35包括可与立柱32连接的竖向连接体1a和至少两个可与梁体34连接的横向连接体2a,所述横向连接体2a的一端端面与竖向连接体1a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此横向连接体2a的另一端用于与梁体34连接,不同的横向连接体2a与竖向连接体1a的不同侧表面连接;

位于横向连接体2a上方和下方的竖向连接体1a侧面上分别开有若干第一安装孔3a,所述横向连接体2a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开有若干第二安装孔4a,所述横向连接体2a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01a、第二侧板202a和分别与第一侧板201a、第二侧板202a顶面连接的顶板203a,所述第一侧板201a、第二侧板202a各自的底部具有一向外的第一翻边部204a,所述底层框梁组件31和多层框梁组件33之间的立柱32两端分别与底层框梁组件31、多层框梁组件33各自的竖向连接体1a连接。

上述梁体34包括主板101b和平行设置于主板101b两侧的第一侧板102b、第二侧板103b,上述第一侧板102b、第二侧板103b各自的上端面通过主板101b连接,上述第一侧板102b、第二侧板103b各自的下部均具有一向外的翻边部104b;

上述基板1为三角形板,上述安装套管11的数目为3个,分别焊接连接于基板1的三个拐角处,上述基板1的边缘处分别具有一向下的翻边条13,此翻边条1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套管11焊接固定;上述凹槽4由基板1挤压而成,且上述凹槽4为圆形凹槽;上述连接柱2为圆管连接柱,此圆管连接柱上端的外表面具有螺纹9;上述垫圈6与弧形块5接触处设置为与弧形块5的弧形面相配合的弧形面。

实施例2:一种多层装配式房屋,包括若干地桩组件30、连接于地桩组件30上方的底层框梁组件31、通过若干立柱32安装于底层框梁组件31上方的多层框梁组件33;

所述地桩组件30进一步包括基板1、若干安装套管11和基桩12,所述安装套管11固定连接于基板1的拐角处,所述基桩12上端与安装套管11下端连接,所述基桩12向外倾斜设置,从而与基板1之间形成一钝角夹角,所述基板1中央具有一凹槽4,所述凹槽4内安装有一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下端连接有一弧形块5,此弧形块5嵌入基板1的凹槽4内,所述凹槽4内设置有一垫圈6,所述弧形块5下部嵌入垫圈6中央,使得弧形块5的弧形面与垫圈6接触连接,所述弧形块5的周向表面与凹槽4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7,相邻两根地桩组件30的连接柱2之间通过一梁体34连接;

所述底层框梁组件31和多层框梁组件33均进一步包括若干梁体34和用于连接相邻梁体34的安装节点35,所述安装节点35包括可与立柱32连接的竖向连接体1a和至少两个可与梁体34连接的横向连接体2a,所述横向连接体2a的一端端面与竖向连接体1a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此横向连接体2a的另一端用于与梁体34连接,不同的横向连接体2a与竖向连接体1a的不同侧表面连接;

位于横向连接体2a上方和下方的竖向连接体1a侧面上分别开有若干第一安装孔3a,所述横向连接体2a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开有若干第二安装孔4a,所述横向连接体2a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01a、第二侧板202a和分别与第一侧板201a、第二侧板202a顶面连接的顶板203a,所述第一侧板201a、第二侧板202a各自的底部具有一向外的第一翻边部204a,所述底层框梁组件31和多层框梁组件33之间的立柱32两端分别与底层框梁组件31、多层框梁组件33各自的竖向连接体1a连接。

上述基板1为方形板,上述安装套管11的数目为4个,分别焊接连接于基板1的四个拐角处;相邻两个横向连接体2a的第一翻边部204a焊接连接,上述第一翻边部204a外端面处具有一向下的第二翻边部205a;

上述横向连接体2a的数目为2个,分别与竖向连接体1a相邻的两个侧表面连接,或者上述横向连接体2a的数目为3个,分别与竖向连接体1a的三个侧表面连接,或者上述横向连接体2a的数目为4个,分别与竖向连接体1a的四个侧表面连接;

上述第一安装孔3a和/或第二安装孔4a上连接有一螺帽5a,此螺帽5a位于竖向连接体1a和/或横向连接体2a内,一螺栓6a穿过立柱32和竖向连接体1a上的第一安装孔3a,并与第一安装孔3a上的螺帽5a锁接,和/或一螺栓6a穿过梁体34和横向连接体2a上的第二安装孔4a,并与第二安装孔4a上的螺帽5a锁接。

采用上述多层装配式房屋时,其通过安装节点与柱、梁的组合设置,在保证房屋结构稳定性、承载力的同时,实现了多层房屋的建筑;采用结构巧妙的安装节点,可用于直角拐角处、“t字型”连接处和“十字型”连接处的柱梁连接,且通过一个安装节点就可以同时实现对横梁和立柱的连接,既可以节约装配式建筑的安装节点,又可以保证对梁、柱连接的稳定性,为建造多层的装配式房屋提供可能;

进一步的,其地桩组件将多根基桩组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地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地桩打入地面后,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房屋的抗拉拔性;而安装套管的倾斜设置,使得嵌入安装套管内的基桩保持同样角度的倾斜,基桩倾斜打入底面后,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了抗拉拔性,同时基桩受到倾斜方向的力以及水平与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使得土壤对基桩的抓力大大增加,使得房屋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拉拔和承载能力;再通过弧形块、垫圈与凹槽的组合设置,为连接柱与基板之间的连接提供了可调节的空间,从而在地桩受到震动时,可以快速对受到了震动力进行缓冲,大大减少震动对地桩的影响,从而保证地桩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构件与地桩上方的建筑的稳定性,使得房屋建筑整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另外,第一翻边部的设置,既提高了横向连接体的力学性能,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又可以对与其连接的横梁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本连接单元的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另外,其相邻两个横向连接体的第一翻边部焊接连接,将相邻的翻边部焊接为一体,提高了连接节点的一体性,从而增强了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使用本连接单元的建筑的结构性能;另外,其第一翻边部外端面处具有一向下的第二翻边部,第二翻边部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防止横向连接体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进一步增强了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另外,翻边条的设置,既对安装套管起到加强的作用,保证安装于安装套管内基桩的稳定性,还增强了基板的力学性能,且翻边条嵌入土壤内,可以起到一定的固定和限位作用,防止结构整体摆动,保证地桩结构的稳定性;另外,盖板的设置,对连接柱上的弧形块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增强地桩的一体性,增强地桩的抗拉拔性能,保证地桩的稳定;

另外,斜面或者弧形面的设置,使得弧形块与垫圈之间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进一步增强了地桩结构的稳定性,还使得连接柱可以适应性微调保证垂直度;另外,凹槽与基板为一体结构,保证了地桩结构的一体性与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