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旗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6539发布日期:2019-12-21 02:52阅读:9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升降旗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礼仪物品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升降旗杆。



背景技术: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高高飘扬的旗帜,很多的学校,企业都会标志性的地方升起国旗和象征着自己学校或企业的私人旗帜,高高飘扬的旗帜代表着热情认真努力的宝贵品德,但是生活中根据天气情况保护旗帜免收雨水损坏并不是每个公司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很少会有人经常关注旗帜的状态,市面上的升旗装置都是滑轮然后人工控制升降,但是人们无法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将旗帜降下,同时,需要人们控制的升旗装置操作繁琐,比较费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升降旗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旗杆,能够对自动将旗帜升降,同时在升降的时候将旗帜收纳或展开高效一体化设备,该设备反应灵敏,功能丰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升降旗杆,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圆腔;

所述圆腔内后端壁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叶片,所述圆腔内设有通过叶片高速旋转使坚果碰撞壁体使坚果破裂的剥壳机构,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所述叶片转动将坚果剥壳;

所述圆腔下方设有开口向右的运输腔,所述运输腔后端壁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运输腔内设有运输食品塑料筐的滚动机构;

所述圆腔右壁设有开口向下且与所述运输腔连通的封口腔,所述封口腔内设有将食品塑料筐内空气抽取并封口的封口机构,所述封口腔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设有将塑料筐内空气抽取的吸气针,所述第一滑块底壁设有开口向下的转轴空腔,所述转轴空腔内前后对称转动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将塑料筐封口的封口夹爪;

所述封口腔后端壁连通设有的滚动腔,所述滚动腔设有控制所述封口机构上下滑动的控制机构,所述滚动腔左端壁设有第一风力腔,所述滚动腔与所述第一风力腔之间转动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通过齿轮啮合控制所述第一滑块上下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设备根据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将升旗滑块带到旗杆顶端,在升旗滑块上升的过程中将收纳好的旗帜展开,此过程具有较高的一体化程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动能利用率,旗杆顶端带有太阳能板可以检测天气情况实时对设备进行保护,太阳能板给电机提供动力,设备无需人工干涉使用,整体安全环保有具有较高的一体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4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旗杆,包括旗杆10,所述旗杆10右侧固定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内含有第一滑块35,所述第一滑块35内含有收纳腔36,所述收纳腔36内含有将旗帜展开或收纳的控制机构90,所述收纳腔36内后端壁上固定设有马达46,所述第一滑槽11左端面固定有齿条12,所述马达46顶端面转动设有第一转轴38,所述第一转轴38上固定设有蜗杆45,所述收纳腔36左侧后端壁上转动设有第二转轴44,所述第二转轴44顶端固定设有与所述蜗杆45啮合的涡轮43,所述涡轮43后侧位于所述第二转轴44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齿条12啮合的第一齿轮50,所述第一转轴38顶端固定设有第二齿轮37,所述第一转轴38右侧转动设有第三转轴40,所述第三转轴40顶端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齿轮37啮合的第三齿轮39;

所述旗杆10左侧固定设有第二滑槽30,所述第二滑槽30内含有给设备提供动力并保护设备的动力机构91,所述第二滑槽30内滑动设有第二滑块28,所述第二滑块28内固定设有第一开口槽27,所述第一开口槽27内转动设有第四转轴26,所述第二滑块28底端面与所述第二滑槽30底端面之间连接设有弹簧29,所述第二滑槽30顶端壁固定设有电磁铁25,所述旗杆10顶端面固定设有第一连杆14,所述第一连杆14顶端转动设有第五转轴15,所述第五转轴15上固定设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内固定设有第二开口槽16。

所述控制机构90包括所述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内含有所述第一滑块35,所述第一滑块35内含有所述收纳腔36,所述收纳腔36内后端壁上固定设有所述马达46,所述第一滑槽11左端面固定有所述齿条12,所述马达46顶端面转动设有所述第一转轴38,所述第一转轴38上固定设有所述蜗杆45,所述收纳腔36左侧后端壁上转动设有所述第二转轴44,所述第二转轴44顶端固定设有与所述蜗杆45啮合的所述涡轮43,所述涡轮43后侧位于所述第二转轴44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齿条12啮合的所述第一齿轮50,所述第一转轴38顶端固定设有所述第二齿轮37,所述第一转轴38右侧转动设有所述第三转轴40,所述第三转轴40顶端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齿轮37啮合的所述第三齿轮39,所述第三转轴40前侧转动设有第六转轴56,所述第三转轴40上固定设有第一摩擦轮41,所述第六转轴56上固定设有第二摩擦轮55,所述第三转轴40与所述第六转轴56之间转动设有第七转轴57,所述第七转轴57上固定设有第四齿轮48,所述第三转轴40下侧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齿轮48啮合的第五齿轮49,所述第六转轴56下侧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齿轮48啮合的第六齿轮53,所述第七转轴57左侧所述收纳腔26底端壁上固定设有支撑块34,所述支撑块34顶端面转动设有第八转轴32,所述第八转轴32上固定设有转动轮31,所述转动轮31底端面与所述支撑块34之间连接设有扭簧33,所述转动轮31上固定设有旗帜54,所述第一滑块35右端壁固定设有前后对称的吹风装置42,当所述马达46正转时,所述马达46正转使所述第一转轴38正转,所述第一转轴38转动带动所述蜗杆45转动,所述蜗杆45转动带动所述涡轮43转动,所属涡轮43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44转动,所述第二转轴44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0转动,所述第一齿轮50转动通过与所述齿条12的啮合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5向上滑动,此时,所述第一转轴38转动带动所述所述第二齿轮37转动,所述第二齿轮37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三齿轮39转动,所述第三齿轮39转动带动所述第三转轴40转动,所述第四转轴40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摩擦轮41转动,所述第四转轴40转动带动所述第五齿轮49转动,所述第五齿轮49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四齿轮48转动,所述第四齿轮48转动带动所述第六齿轮53转动,所述第六齿轮53转动带动所述第六转轴56转动,所述第六转轴56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摩擦轮55转动,所述第二摩擦轮55与所述第一摩擦轮41转动将所述旗帜54展开,所述旗帜54展开带动所述转动轮31转动,所述转动轮31转动使所述扭簧33蓄力,当所述第一滑块35移动到最高点时,所述第一滑块使所述吹风装置42开启,当需要收纳所述旗帜54时,所述马达46反转,所述马达46反转使所述第一转轴38反转,所述第一转轴38反转带动所述蜗杆45反转,所述蜗杆45反转带动所述涡轮43反转,所属涡轮43反转带动所述第二转轴44反转,所述第二转轴44反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0反转,所述第一齿轮50反转通过与所述齿条12的啮合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5向下滑动,此时所述第一摩擦轮41与所述第二摩擦轮55将所述旗帜54收纳,所述转动轮31在所述扭簧33的作用下将所述旗帜54收纳卷好。

所述动力机构91包括所述第二滑槽30,所述第二滑槽30内滑动设有所述第二滑块28,所述第二滑块28内固定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槽27,所述第一开口槽27内转动设有所述第四转轴26,所述第二滑块28底端面与所述第二滑槽30底端面之间连接设有所述弹簧29,所述第二滑槽30顶端壁固定设有所述电磁铁25,所述旗杆10顶端面固定设有所述第一连杆14,所述第一连杆14顶端转动设有所述第五转轴15,所述第五转轴15上固定设有所述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内固定设有所述第二开口槽16,所述第五转轴15在所述第二开口槽16内转动,所述固定块17顶端面固定设有收缩块18,所述收缩块18顶端面固定设有太阳能板19,所述太阳能板19与所述电磁铁25电联,所述收缩块18内固定设有第三滑槽20,所述第三滑槽20内滑动设有第三滑块21,所述第三滑块21内固定设有第三开口槽22,所述第三滑槽22内转动设有第九转轴23,第九转轴23与所述第四转轴26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24,当天气较好时,所述太阳能板19使所述电磁铁25通电,所述电磁铁25通电产生磁力使所述第二滑块28向上滑动,所述第二滑块28向上滑动通过所述铰接的第二连杆24带动所述收缩块18转动,此时所述第三滑块21向右滑动使所述收缩块18转动将所述太阳能板19铺开,此时所述马达46正转,当天气好不时,所述太阳能板19使所述电磁铁25失去磁力,所述第二滑块28在所述弹簧29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二滑块28回到初始位置使所述伸缩块18回到初始位置,所述伸缩块18回到初始位置将所述太阳能板19收纳,所述太阳能板19收纳使所述马达46反转。

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

1.当所述马达46正转时,所述马达46正转使所述第一转轴38正转,所述第一转轴38转动带动所述蜗杆45转动,所述蜗杆45转动带动所述涡轮43转动,所属涡轮43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44转动,所述第二转轴44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0转动,所述第一齿轮50转动通过与所述齿条12的啮合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5向上滑动;

2.当所述第一滑块35向上滑动时,所述第一转轴38转动带动所述所述第二齿轮37转动,所述第二齿轮37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三齿轮39转动,所述第三齿轮39转动带动所述第三转轴40转动,所述第四转轴40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摩擦轮41转动,所述第四转轴40转动带动所述第五齿轮49转动,所述第五齿轮49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四齿轮48转动,所述第四齿轮48转动带动所述第六齿轮53转动;

3.所述第六齿轮53转动带动所述第六转轴56转动,所述第六转轴56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摩擦轮55转动,所述第二摩擦轮55与所述第一摩擦轮41转动将所述旗帜54展开,所述旗帜54展开带动所述转动轮31转动,所述转动轮31转动使所述扭簧33蓄力,当所述第一滑块35移动到最高点时,所述第一滑块使所述吹风装置42开启,当需要收纳所述旗帜54时;

4.所述马达46反转,所述马达46反转使所述第一转轴38反转,所述第一转轴38反转带动所述蜗杆45反转,所述蜗杆45反转带动所述涡轮43反转,所属涡轮43反转带动所述第二转轴44反转,所述第二转轴44反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0反转,所述第一齿轮50反转通过与所述齿条12的啮合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5向下滑动,此时所述第一摩擦轮41与所述第二摩擦轮55将所述旗帜54收纳,所述转动轮31在所述扭簧33的作用下将所述旗帜54收纳卷好,设备一体化程度高;

5.当天气较好时,所述太阳能板19使所述电磁铁25通电,所述电磁铁25通电产生磁力使所述第二滑块28向上滑动,所述第二滑块28向上滑动通过所述铰接的第二连杆24带动所述收缩块18转动,此时所述第三滑块21向右滑动使所述收缩块18转动将所述太阳能板19铺开,此时所述马达46正转,当天气好不时,所述太阳能板19使所述电磁铁25失去磁力,所述第二滑块28在所述弹簧29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二滑块28回到初始位置使所述伸缩块18回到初始位置,所述伸缩块18回到初始位置将所述太阳能板19收纳,所述太阳能板19收纳使所述马达46反转,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各个机构传动配合紧密,动能利用率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