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7018发布日期:2020-02-11 13:2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shear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在海边、江边等靠水的区域,容易产生极大的强风。在靠水区域设置的墙,传统的都是用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堆积而成,然后通过水泥相互固定,该种结构的石块之间没有额外的配合制约,经过长时间潮湿的海风江风的吹刮,被腐蚀后容易造成石块间结构的不牢固,大风也使墙结构承受更大的压力,并且靠水的区域土质更为松软,更需要加固墙结构来抵抗强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对墙体表面的风进行一个导向疏通,可以有效提高墙体御风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包括导风墙体以及阵列开设于所述导风墙体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贯穿所述导风墙体的前后两侧面,每一导风槽内设置有一常闭通风结构,所述常闭通风结构包括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的叶片、设置在所述叶片外侧的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与分别与所述导风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环绕在所述叶片的外侧,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占圆心角角度范围为120~160°,所述叶片至少为三片且均布在所述转动轴的四周,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叶片的外端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于导风墙体的前侧形成进风口,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于导风墙体的后侧形成出风口。

进一步,所述导风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常闭通风结构的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前弹片、后弹片以及连接所述前弹片和后弹片的连接片,所述前弹片和后弹片的底部均通过弹性恢复装置与所述导风墙体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底部与所述导向槽的下侧壁铰接,位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前弹片与后弹片之间形成用于包容所述第二弧形壳体外壁的凹型结构,所述前弹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0°~170°,所述后弹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80°,所述第二弧形壳体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三角挡块和第二三角挡块,所述第二弧形壳体与所述卡合结构卡合后,所述第一三角挡块用于所述前弹片的外端定位,所述第二三角挡块用于所述后弹片的外端定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分别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导向槽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弹性密封层,所述弹性密封层的外侧表面上均布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

进一步,所述叶片连接至一套筒,所述套筒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连接筋采用弹簧钢材料制成,所述前弹片、后弹片以及连接片均采用弹簧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

进一步,所述抗风墙块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风墙体后侧的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天花板和地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导风墙体的后侧墙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包括导风墙体以及阵列开设于所述导风墙体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贯穿所述导风墙体的前后两侧面,导风槽用于通风可将前侧面的风导入导风墙体的后侧面。每一导风槽内设置有一常闭通风结构,所述常闭通风结构包括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的叶片、设置在所述叶片外侧的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与分别与所述导风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占圆心角角度范围为120~160°,所述叶片至少为三片且均布在所述转动轴的四周,因此,无论叶片处于什么状态,在小风力时,叶片不转动或者转动较慢,两弧形壳体内的叶片总是能将其封闭,达到常闭状态。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叶片的外端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于导风墙体的前侧形成进风口,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于导风墙体的后侧形成出风口,在大风力时,叶片转动,叶片将导风墙体外侧的风不断地转动输送到室内,风通过常闭通风结构疏通,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阻,还能往室内导一部分风力,达到通风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1在b-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在c-c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伸缩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导风墙体1、导向槽2、常闭通风结构3、转动轴301、叶片302、第一弧形壳体303、第二弧形壳体304、连接筋305、第一三角挡块306、第二三角挡块307、套筒308、卡合结构4、前弹片401、后弹片402、连接片403、弹性恢复装置404、弹性密封层5、伸缩板6、第一板体601、第二板体602、导轨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向的示意图,图3为图1在b-b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在c-c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伸缩板6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包括导风墙体1以及阵列开设于所述导风墙体1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贯穿所述导风墙体1的前后两侧面,本处所述的前后两侧面,前侧面为导风墙体1面向室外一侧,后侧面为导风墙体1面向室内一侧,每一导风槽内设置有一常闭通风结构3,所述常闭通风结构3包括转动轴301、与所述转动轴301传动连接的叶片302、设置在所述叶片302外侧的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所述转动轴301的两端与分别与所述导风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筋305固定连接,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为圆筒型的壳体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以所述转动轴301为中心环绕在所述叶片302的外侧,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所占圆心角角度范围为120~160°,所述叶片302至少为三片且均布在所述转动轴301的四周,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的内壁与所述叶片302的外端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于导风墙体1的前侧形成进风口,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于导风墙体1的后侧形成出风口。

本实施例中,抗风墙块结构包括导风墙体1以及阵列开设于所述导风墙体1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贯穿所述导风墙体1的前后两侧面,导风槽用于通风可将前侧面的风导入导风墙体1的后侧面。每一导风槽内设置有一常闭通风结构3,所述常闭通风结构3包括转动轴301、与所述转动轴301传动连接的叶片302、设置在所述叶片302外侧的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所述转动轴301的两端与分别与所述导风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所占圆心角角度范围为120~160°,所述叶片302至少为三片且均布在所述转动轴301的四周,因此,无论叶片302处于什么状态,在小风力时,叶片302不转动或者转动较慢,两弧形壳体内的叶片302总是能将其封闭,达到常闭状态。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的内壁与所述叶片302的外端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于导风墙体1的前侧形成进风口,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于导风墙体1的后侧形成出风口,在大风力时,叶片302转动,叶片302将导风墙体1外侧的风不断地转动输送到室内,风通过常闭通风结构3疏通,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阻,还能往室内导一部分风力,达到通风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常闭通风结构3的卡合结构4,所述卡合结构4包括前弹片401、后弹片402以及连接所述前弹片401和后弹片402的连接片403,所述前弹片401和后弹片402的底部均通过弹性恢复装置404与所述导风墙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片403的底部与所述导向槽2的下侧壁铰接,位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前弹片401与后弹片402之间形成用于包容所述第二弧形壳体304外壁的凹型结构,所述前弹片40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0°~170°,优选为160°,所述后弹片40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80°,优选为65°,所述第二弧形壳体304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三角挡块306和第二三角挡块307,所述第二弧形壳体304与所述卡合结构4卡合后,所述第一三角挡块306用于所述前弹片401的外端定位,所述第二三角挡块307用于所述后弹片402的外端定位。本实施例中,卡合过程,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组成的整壳体从导向槽2的前侧开口插入到后侧开口,第二弧形壳体304与下方的后弹片402接触,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卡合结构4绕下端的铰接点顺时针反转,在不断推进整壳体的过程中,直至第二三角挡块307将后弹片402的外端定位,此时第一三角挡块306将前弹片401的外端定位,防止了整壳体向后移动,实现了卡合,采用此过程,方便了整体的装配,实现了模块化的设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分别与所述导向槽2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导向槽2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弹性密封层5,所述弹性密封层5的外侧表面上均布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通过密切的配合,实现了整壳体与导向槽2之间的密封,当然,整壳体的侧面也可以设置相关的密封垫等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302连接至一套筒308,所述套筒308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301的外侧,套筒308与转动轴301之间可通过键连接,方便了装配。所述连接筋305采用弹簧钢材料制成,所述前弹片401、后弹片402以及连接片403均采用弹簧钢材料制成。连接筋305采用弹簧钢材料制成,使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本实施例连接筋305位于整壳体的前端开口处,即位于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靠前一侧的开口处,因此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之间的角度可以相对于变化,可以方便装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优选为25°,采用此种角度,可以更大程度地接收墙壁外侧表面的风,导风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风墙块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风墙体1后侧的伸缩板6,所述伸缩板6包括第一板体601和第二板体602,所述第一板体601和第二板体602的上下两侧通过导轨7分别与天花板和地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体601和第二板体602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导风墙体1的后侧墙面,第一板体601和第二板体602可以相对滑动,具体原理和滑动开窗的原理类似,第一板体601和第二板体602配合用于封闭所述导风墙体1的后侧墙面,在不需要透风时,实现关闭,增加了本装置的多功能性。

装配过程,先将套筒308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301的外侧,实现了叶片302与转动轴301的装配,然后沿导向墙体的后侧将转动轴301从开口槽内装配进导向槽2中,通过轴承与导向槽2的两侧壁表面转动连接,将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之间的角度微微张开,沿导向墙体的前侧将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卡入叶片302的外侧,在连接筋305的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状态,通过卡合装置和导向槽2的上侧壁实现了第一弧形壳体303和第二弧形壳体304的固定,随后对各部位进行密封即可,完成了装配过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